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精)说课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2923174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精)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精)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精)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精)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精)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精)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精)说课讲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伟大的历史转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并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综合国力大大提升 主题1无农不稳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改革我国的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历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尤其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年年必考 较为集中的命题点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和影响 人民公社化的特点和危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特点和作用等

2、 近四年 新课标全国卷 海南 上海 安徽和江苏高考都进行了考查 其中江苏还命制了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变迁的非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经济部门 三农 问题事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首先 要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变化 此后农业仍在不断改革发展 其次 要从背景 核心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概括分析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明确不同 分析实质 辩证地评价我国的农业政策 注意结合当今我国的农村 农业和农民问题 认识继续推进农业改革 加大农业投入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典

3、题例证1 2013 漳州模拟 某农户家1974年 1980年 1985年贴出的三副春联 1974年 过年只有两升米 压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 我也过年 1980年 过年储米十余担 压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 欢度春节 1985年 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 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 横批 永跟党走 这三副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的辛勤劳动B 农业经济的发展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的实施 解析 选D 材料中这位农民由不能解决温饱到生活富足的历程 其主要原因是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 主题2民族腾飞的印记 新中国经济体

4、制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也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 考查的重点是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和影响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 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 1 表现 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向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变 2 原因 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 照搬苏联模式 急于实现工业化 3 核心内容 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4 结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

5、 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其严重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 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 表现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2 原因 党中央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 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外经验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 核心内容 发展多种所有制体制 调整产业结构 改变企业管理模式 实行政企分开等 4 结果 解放了生产力 增强了企业活力 使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 1 表现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2 原因 党

6、中央在总结经验和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 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 核心内容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把企业推向市场 4 结果 这次调整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首先要理解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特点 其次 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概括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变化的三个阶段 最后 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 分析经济体制变化的原因 辩证认识不同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要重

7、点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作用 典题例证2 2012 潍坊模拟 英国 金融时报 自1978年以来 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 分别是1984年 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三个代表 理论的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 建立4个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方谈话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的综合分析能力 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形成创业高潮 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