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高新中学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22948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咸阳高新中学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咸阳高新中学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咸阳高新中学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咸阳高新中学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咸阳高新中学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中学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第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S-32 O-16 Cu-64 Fe-56 N-14 Na-23 I-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我们正在进行高三第一轮系统复习,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C原子晶体、离子品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D原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2. 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

2、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ASO2的排放 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的泄漏 CC02的排放 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3. 实验室可用右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则R可能是( ) AS02 BNH3 CHCl DCl2 4. 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

3、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6.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 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A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7. 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3和O2互为同位素 BO2比O3稳定 C等体积O3和O2含有相同质子数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8.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

4、要成分是硅酸盐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 B C D9. 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Cu2、Cl、NO3 B K、Na、SO32、S2C K、Na、AlO2、SO42 D Ba2、Fe2、NO3、Br1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C 碳酸钙溶于醋酸:

5、CaCO32HCa2CO2H2O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11.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 ) AO3+2KI+H2O=2KOH+I2+O2 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 CI2+2NaClO3=2NaIO3+Cl2 D4HNO3+C=CO2+4NO2+2H2O12.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B NH3的结构式为HHC HCl的电子式为H+ D 热稳定性:H2SHI13.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6、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XYZB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C 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D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14. 将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 )A. B. C. D. 15. 配制100 mL 1.0 molLNa2C03溶液,下列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

7、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D转移Na2CO3溶液时,不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人容量瓶中16. 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A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 B. C. D. 17. 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十Mn02 MnCl2+C1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02B每生成1 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每消耗1 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mol D生成的Cl2中,除

8、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18. 将a 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 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 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1 molL1 B02molL1 C04 molL1D08molL119. 取0.04mol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mol气体,在反应后剩余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并加热,又收集到bmol气体,设此时Mn元素全部以Mn2存在于溶液中,则ab的最小值为( )A0.04 B0.08 C0.10 D0.2020. 铜与1molL1的稀硝酸反应,如果

9、c(NO3)下降0.2molL1,则溶液中c(H+)同时下降(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A0.2 molL1B0.4 molL1C0.6 molL1D0.8 molL1第 卷(共40分)二填空题21. 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2.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

10、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1)X是 ,Y是 ,Z是 。(2)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3)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和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3. 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1、)。请回答:(1)W的电子式是_。(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III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V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装置II中物质的化学式是_。用X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V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所需仪器装置是_ _(从上图选择必要装置,填写编号)。(4)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12、_ _。三 .实验题24. 实验室进行某项实验的装置如下图标号干燥装置标号干燥装置实验现象记录如下: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生成物A能使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镁带能在另一种生成物B中燃烧生成一种固态物质C,C与A起反应生成碱性物质D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E回答以下问题:(1)虚线方框内应选的干燥装置是_(填标号) (2)A的名称为_;B的分子式为_(3)在制氨的装置中,固体NaOH的作用是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氨与灼热氧化铜的反应_ C与A的反应_ _三 .计算题26.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2NO2Na2CO3NaNO3NaNO3CO2 NONO2Na2CO32NaNO2CO2 (1)根据反应,每产生22.4 L(标准状况下)CO2,吸收液质量将增加 g。(2)配制1000 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需Na2CO310H2O多少克?(3)现有1000 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硝酸工业尾气,每产生22.4 L(标准状况)CO2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 g。 计算吸收液中NaNO2和Na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