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高三历史第一次适应性考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22322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南充高三历史第一次适应性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南充高三历史第一次适应性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南充高三历史第一次适应性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南充高三历史第一次适应性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南充高三历史第一次适应性考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1.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以至于曲沃封邑大于晋国国都。之后,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了A. 诸侯争霸导致社会转型B.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 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D. 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题意中并未体现出社会转型的内容,故排除A项;“桓叔好德”并不能说明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故排除C项;根据“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曲沃三代封君”可知贵族政治并未瓦解,故排除D项。根据“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可知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B。【点睛】曲沃桓叔(

2、公元前802年公元前731年),姬姓,名成师,谥号桓,排行为叔。晋穆侯之子,晋文侯之弟,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封君。曲沃桓叔死后,经过儿子曲沃庄伯、孙子晋武公的数十年努力,最终曲沃消灭苟延残喘的晋国公室,重新统一晋国。2.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A. 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B. 民族认同感的增强C. 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D. 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

3、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知从先秦到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不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故排除B、C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故选A。3.西汉以来,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纷争不已,唐初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仰靠,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这一举措A. 导致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B. 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C. 有利于儒学与其他思想融合D. 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答案】D【解

4、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唐代以后形成了宋明理学,所以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的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儒家学说不属于政府的法律规范,只能从道德学术方面约束官员,但不能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故排除B项;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成为经学的标准解释,并没有体现儒学和其他思想的融合,故排除C项。根据“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可知这一举措提高了儒学的政治地位,故选D。4.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材料表明A. 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植B. 农民阶级出现分化C. 小农经济与市场

5、联系密切D. 小农经济已经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农民对市场的依赖增强并不能说明乡村开始普遍种植经济作物,故排除A项;题意中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分化的内容,故排除B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小农经济的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D项。根据“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可知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故选C。5.林则徐在主张对外贸易的奏章中说:“利之所在,谁不争趋?且闻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以为内地人民格于定例,不准赴各国贸易以致利薮转归外夷。”材料反映出A. 国家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B. 林则徐主张全面对外贸易C. 清政府对外

6、贸易政策松动D. 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内地人民格于定例,不准赴各国贸易以致利藪转归外夷”可知题意主要反映了清末国家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没有体现林则徐主张全面对外贸易,也没有涉及到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松动和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的内容,故排除B、C、D项。故选A。6.1926年8月,中共中央就向全党发出中央扩大会议通告一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强调必须高度警惕腐化分子混入党内的现象,“应该很坚决的(地)清洗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斗争,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据材料可知A. 党内腐败现象已经很严重B. 大革命使中共组织更纯洁C. 党内“左

7、倾”倾向比较突出D. 中共重视党组织的廉洁性【答案】D【解析】【详解】中共中央坚决和腐败分子以及贪污腐化的不良倾向作斗争,并不能说明党内腐败现象和“左”倾现象严重,故排除A、C项;中共中央发出了和腐败分子以及不良倾向作斗争的通告,但没有体现大革命使中共组织更纯洁的内容,故排除B项;根据“必须高度警惕腐化分子混入党内的现象”、“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可知中共重视党组织的廉洁性,故选D。7.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与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撒满吾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踏此血迹而前进,

8、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材料可以反映出A. 蒋介石的抗战政策受国际势力支配B. 蒋介石坚持对日战争态度没有改变C. 敌我力量变化使蒋介石改变抗战立场D. 为了持久抗战使蒋介石拒绝国际援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可知蒋介石的抗战政策并没有受到国际势力支配,也没有发生改变,故排除A、C项;题意没有涉及国际援助的内容,故排除D项。根据“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可知蒋介石对日战争的态度没有改变,故选B。8.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反映了A. 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成B. 国

9、家重点发展工业的结果C. 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D. 工业化的目标已全面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从题干示意图中无法体现,故排除A项;根据示意图可知,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并不是农业发展停滞不前,故排除C项;示意图展示了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能体现工业化目标已经全面完成,故排除D项。从示意图中可知,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上升,农业则在下降,建筑业所占比重较低,说明工业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我国在50年代重点发展工业的结果,故选B。【点睛】建国初期我国工业水平极

10、度落后,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维护国防安全,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C. 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从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A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

11、义原则,1982年宪法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故排除B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1982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点睛】对宪法的修订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1982年宪法适应了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0.2014年农业部在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基础上,又选择山东、安徽、四川三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表明A. 国家调整了农

12、村生产关系B. 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C. 农民此后可自由买卖土地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土地承包确权是对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所有制形式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B项。我国的土地均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并不可以自由买卖土地,故排除C项;土地确权并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的标志,故排除D项。农村土地承包确权是我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在农村进行的又一次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故选A。【点睛】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2013年1月31日下发的中

13、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11.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原因是A. 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B. 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C. “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D. 两岸“一国两制”的认同【答案】C【解析】【详解】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已经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所以快速增长的原因不是因为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故排除A项;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故排除B项;两岸均认同的是“一个中国”原则,而不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只是大陆方面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故排除D项。“一个中国”共识于1992年达成,又称“九二共识”,由此推动了

14、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故选C。【点睛】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久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12.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 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 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D. 多边外交

15、,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2017年中国的特色大国外交并不是围绕联合国展开,故排除A项;根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可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不局限于区域合作,故排除C项。根据题意内容可知,习近平主席出访多国,出席多个会议,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的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和求发展,并没有突出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故排除B项。故选D。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头巾是宋文人代士大夫的至爱,往往能显其风雅之情趣。尤其是以某一名士所戴头巾命名者,更是风行于世。如程子巾相传宋代理学创立人程颢曾戴此巾,故名;宋代士大夫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浓郁的文化意识带进服饰天地,如林景熙诗曰:“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在历代名臣像中抗金英雄岳飞就是头束幅巾、身着圆领斓衫的儒将形象。因此所谓“儒将”和“儒帅”,便成为宋人品藻军事将帅的一种审美风范。摘自竺小恩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材料二 到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內,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退位的溥仪也穿西装,梳一头中分,戴金丝边眼镜。其实,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