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英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人民必修2 .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22292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英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人民必修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大英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人民必修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大英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人民必修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大英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人民必修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英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人民必修2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质不是太理想。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

2、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课标解读: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至此形成。“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帮助,但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践踏。“斯大林模式”的缺点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使人们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各种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并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斯大林模式”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照搬斯大林

4、模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我国在建国初期搞社会主义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许多做法,结果走了很长一段弯路。斯大林模式的危害: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生产效益低下,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全盘农业集体化给苏联农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苏联长期面临粮食和农产品短缺的严峻局面;民主受到破坏;思想上专制、个人迷信盛行。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学习要求

5、: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认识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和经验,从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生产积极性等方面归纳其教训。重点: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难点:对斯大林模式基本特点及其成因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简述苏联工业化的历程,认识苏联工业化之路的特点及利弊。了解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探讨其得失。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简要予以评价。二、过程与方法根据个人阅读兴趣,从爱伦堡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及纪德的访苏归来等纪实作品中选择一部加以阅读,通过具体的细节去品味历史,认

6、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苏联人民在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的严重影响,破除权威迷信,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科学,解放思想,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教学流程】投影:猜猜我是谁?【斯大林儿时像】现在知道了吧【斯大林做鬼脸】;斯大林漫画像【和旁边两位相比,兄弟我也算是一表人才吧!】1924年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斯大林。对于他,人们历来褒贬不一。投影: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

7、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那么真实的斯大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我们还是来听听一贯坚决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评价吧。投影: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问:从这句话中,同学们能体会到丘吉尔对斯大林是褒还是贬?答:褒。问:丘吉尔赞扬斯大林的什么呢?答:斯大林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扶木犁的穷国)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拥有核武的强国)。投影: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则以一种硬度

8、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投影: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

9、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请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的道路?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答: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点:发展轻工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可以为重工业积累资金。请思考: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义国家有何不同?主要理由是什么?答:首先发展重工业。理由: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为了保卫国家,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的担忧是否有道理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资料来了解苏联工业化的背景。播放:大国崛起风云新途片段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

10、产国际做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而同样庞大的亚洲近邻中国的境遇,也更加坚定了这个钢铁般的领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意志。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投影:材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

11、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材料三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请思考:苏联的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答: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投影: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让它见鬼

12、去)。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斯大林: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苏联的工业化成就如何,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资料来了解。播放:大国崛起风云新途片段1929年5月,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讨论的内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剧院里灯火辉煌,主席台上挂着大幅的苏联地图。报告人每提到一项建设工程,在地图上相应的地点就会亮起一盏小灯。等到报告结束时,苏联地图上已经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灯光,一千多个迷人的亮点闪烁着。就在苏联人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这一年,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危机爆发了。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的疯狂下

13、跌开始,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而特立独行的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拖拉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因为,它解放的是最广大的农业生产力。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十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问:

14、看了这段视频,苏联的工业化给你印象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答:速度快。在国家主导下,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苏联还进行了农业集体化。投影: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否真的像宣传画上描绘的那样好呢?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37最后一段和“资料卡片”,想一想: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存在着哪些弊端?答:强制加入,违背自愿原则;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挫伤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长久发展;在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的都是国家强制性手段,都是靠国家政令推动的。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苏联确立

15、了新的体制,后人将其称为“斯大林模式”。(板书)概念:斯大林模式一、定义: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三、表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38139“斯大林模式”一目,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板书)概念:斯大林模式一、定义: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三、表现经济: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高度集权思想文化:行政干预手段管理学术文化;个人崇拜投影: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这就是计划经济。投影:1929年12月21日,举国上下庆祝斯大林50寿辰。真理报用8个版面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祝寿文章,称颂斯大林是列宁的唯一主要助手,是列宁事业的继承人,是活着的列宁。各地党政组织和个人也纷纷向斯大林发出致敬信。许多城市、工厂、农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