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两个中译本比较.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21530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厨房》的两个中译本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厨房》的两个中译本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厨房》的两个中译本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厨房》的两个中译本比较.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厨房的两个中译本比较摘 要: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用另一种语言去诠释原作者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更是对原著语言的再创造。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经验不仅会左右译本的形式和内容,还会对读者解读文本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导向性作用。因而翻译文本的质量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往翻译理论中说的“翻译标准”属于观念上的标准,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将采用可接受性和最大对应关系这两个技术指标就厨房的两种汉译本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实例分析来诠释两种译本的各自特点, 考察其中的得与失。 关键词:厨房;译本比较;可接受性;最大对应关系一、前言吉本芭娜娜,本名吉本真秀子,日本现代著名女作家,与村上春树齐名,二人分别被冠以日本现代文学天

2、王与天后的美名。她其处女作厨房自1987 年问世后, 便接连获得了许多文学大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售出120 ?f部, 并且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在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出版。在我国大陆市面上发行的厨房译本中,早期译本有著名日本学研究专家张哲俊教授的译作,在1997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为了精益求精,延续经典,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了李萍译的厨房。总的来说, 两个译本都各有千秋,都不失为好的作品。然而, 每个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经验限制着其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 决定了哪个译本更为成功。因此, 笔者将试着李萍的译本和张哲俊的译本进行比较, 看谁的作品略胜一筹。文章将以张哲俊和李萍的译

3、本为比较对象,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进行比较。对译本进行比较,自然涉及到评价标准的问题。在下一章中本文将选择一种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较为科学的译文评价标准,作为本文的评价指针。二、本文的评价指针本文袭用林璋(2008)中提到的可接受性和最大对应关系这两个技术手段来来对比作为比较这两个译本的翻译质量。分析哪个译本翻译技术含量更高,更能最大程度的接近原文文本。三、两个译本的比较考察1.从译文的可接受性来考察两个译本例1 、台所食事?鏊?私。?C能的使思。乾清?何枚白。(p.7)张译本: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是什么样子,只要那里是厨房,只要是做饭的地方,我就不会厌恶。如果可能,最好是用具齐全。时常使用的厨房

4、,要有几条洁净干爽的毛巾,还有洁白瓷砖,闪闪发亮。李译本:无论在哪里,是怎样的,只要是厨房,是做饭的地方,我就不会感到难过。可能的话,最好是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备有好多块干爽整洁的抹布,还有洁白的瓷砖熠熠生辉。其中两个译本对“”这个词分别译成“不会感到难过”和“不会厌恶”。虽然这两个译法都具有合语法性,但可接受程度却不同。我们试分析下:这两个表示心情的词汇其实微妙地反应了主人公美影的性格。主人公樱井美影,父母早逝,一直由祖父母抚养。但好景不长,中学时祖父去世,大学时相依为命的祖母也走了,只剩下她孑然一身。此后,她孤单的她不管在哪个房间总是睡不安稳, 于是不断变化地方,最终, 她发现在厨房的冰箱

5、旁可以安然入睡。从这些大致描述中不然发现,美影所寻找的,首先是一个能够给人安全感的地方。像美影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渴望温暖和力量的人,对于厨房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可能不是“厌恶”与否。相对来说,李译版的“难过”接受程度更高,同时也细腻地表现出美影的性格。对于第二个句子我们先讨论下句中的用词,关于“?C能的”这个词语,新明解国语辞典(p.327)对其的解释为“?C能有?郡?P”即“机能性的,功能性的”意思。张译本翻译为“用具齐全”忽略了厨房的“功能性”改变了词的原意。相对来说,李译本的“功能齐全”则对应了原文的意思,接受度更高。我们从就整个句子,整个段落来看也会发现张译本的后面一句强调要有几条毛巾

6、,还有瓷砖。仿佛“用具齐全”在这里的的含义就只包含了毛巾和瓷砖。而原文中这是两个单独的句子,属于并列的关系,即厨房最好“功能齐全”,比如说可以炒,煮,炖等这些属于厨房这一空间的料理功能(当然还有更多的其他功能),同时要备有干净的抹布和洁白的瓷砖。但是,我们又发现其实两种翻译都是可以接受的(从读者的角度看),但是作为对译文的评价来看,张译本的翻译不全面,是不能接受的。这里就存在着“可接受性差异”之说。再看“使?z”这个词,对应的李译本为“使用方便”,张译本的为“时常使用”。原文中“使?z”的实际用途就是作为对“厨房”的修饰,所以我们首先考虑译出其言语意义。就新明解国语辞典(p.922)上对“使?

7、z”的解释为“?L?g使?T”。对应的翻译笔者认为“使用习惯了的”是最恰当的,张译本和李译本接受度都较低。因为使用习惯了就意味着一种熟悉。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恐怕最为熟悉的地方莫过于家了。在美影看来,只要是厨房,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样子,即使邋遢得不行,她也难抑喜爱之情。这才是美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所以笔者认为“使用习惯了的”接受度更高。最后“”这个词,新明解国语辞典(p.1218)上的解释为“食器小布”。由此可判断出“”这个词正确的意思应为厨房里的“抹布”而并非“毛巾”。而“使?z”这个词也出现了两种翻译结果,但这属于最大对应关系的范畴,我们将提到下一节来进行详细分析。关于“可接受性差异

8、”之说,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例2 、道目思日何多。?郅工椤?救。(p.68)张译本:甚至爱情,也不能拯救一切。 李译本:甚至连爱,也不能拯救一切。这句话的背景是“我”和雄一的变性母亲惠理子在谈话,了解了惠理子过去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磨难发出的感叹。感慨人生的不如意,前途的艰难险峻。甚至连“?邸币膊荒苷?救一切。这里的“?邸本烤挂氤伞鞍?情”还是“爱”呢?我们通读整篇小说可以了解到整个故事是以田边雄一家这一“特殊”的家庭为舞台展开的。雄一的母亲很早去世,父亲又因为太眷恋妻子,不想再婚,索性变性成了雄一的“母亲”惠理子,也像母亲一样照顾着田边和美影。而美影和雄一的关系虽然扑朔迷离,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9、,“两人之间只存在着亲情,毫无恋情可言”(由同来2010:126)。所以,在一个完全没有爱情的背景下,“我”想到绝不应是“爱情”来拯救这一切。两句译文虽然都没有语病,但以专业翻译者的态度考察原著的背景就可发现张译本的翻译是有问题的。以上几个例子中的译文都是没有语病的,但是意思却大相径庭,在可接受程度上也不同。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译文没有语病不等于可以接受。同时在接受程度上也存在差异。2.从最大对应关系来考察两个译本译文不能只具有可接受性,同时要争取最大限度的与原文对应。由于受到可译性的影响,从总体上说翻译只能做到部分对应,而不可能做到完全对应。因此,翻译的目标是,在可接受的前提下追求最大的对应

10、关系。例3 向席、雨降。私言、晴?宗太郎言。(p.39)张译本:“不,天会转晴的。”李译本:“哪儿呀,会转晴吧。”原文中“?”是一个反问句,表示说话人”虽然不能清楚断定,但是大概如此”的推测性判断。张译本的“不,天会转晴的。”将其直接翻译为了直白的肯定句。而李译本最后用了“吧”这个推测的语气,句式上对应了原文,同时也更符合原文的含义。由于受到可译性的限制,我们在对比译文中使用最大?关系这个判断基准。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虽然这是个弹性原则,但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对应关系的优先顺序,即语用意图言语意义语言意义。翻译要做的事,就是不断地挑战可译性的限度,在可接受的前提下寻求最大对应关系。(林璋

11、2008:6)四、总结以往的翻译标准主要是一种观念,在使用翻译标准评价译文的时候,难以运用比较确切的可操作的技术评价指标。而本文从译文的质量指标,即好的译文必须同时具备可接受性和最大对应关系,来衡量这两个译本的翻译质量。由于人的语感存在个体差异,且读者同专业翻译人员的角度不同,所以可接受判断存在“可接受性差异”。最大对应关系也有个可循规律,即语用意图言语意义语言意义。我们得出在保障译文的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去追求译文与原文的最大对应关系的话,能让读者更多地感受到原文的特色。李译本也正是因为更多地符合这两个指标才更胜一筹。掌握这个技术手段,有助于我们以后更好地评价译文,同时也更好地进行翻译研究。参考文献:1胡志伟.和谐才是美试用“和谐说”赏析小说两个译本,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2林璋,关于译文的质量指标可接受性+最大对应关系.福州,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43王晓平.日本文学翻译中的“汉字之痒”.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5.4夏长宏.许渊冲与翻译.科技信息,1982.35由同来.对满月厨房一处译文的分析及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5资料出处6吉本,日本:福武?店,*。7张哲俊,厨房,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8李萍,厨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9新明解国语辞典(第五版),三省堂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