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三中六中校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 苏教必修3.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20887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京三中六中校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 苏教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南京三中六中校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 苏教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南京三中六中校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 苏教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南京三中六中校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 苏教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京三中六中校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 苏教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案12考试说明(1) 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 汉子与书画: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知识归纳一、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贡献1、造纸术:西汉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外传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贡献是书写材料的革命,促进欧洲文化发展2、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外传13世纪传入西欧 贡献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3、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外传13世纪活字印刷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借鉴欧洲人借鉴中国印刷术

2、,造出活字印刷机贡献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社会进步4、火药: 唐初发明火药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宋朝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外传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贡献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使骑士阶层衰落二、汉字与书画1、汉字起源: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六千多年前开始创造文字;商代形成完整体系)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 隶书 楷书古文字阶段 隶楷阶段(盛行于汉代) (盛行于隋唐)正式书体隶书、楷书 辅助书体草书、行书趋势: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2、中国书画 书法两个阶段: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实用功能自觉阶段魏晋时期,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形体

3、特点代表人物和作品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高。魏晋有钟繇和王羲之贡献最大;初唐欧阳询、盛唐颜真卿、晚唐柳公权;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性,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盛唐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祭姪文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笔墨丹青中国画时期成 就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驭龙图,表明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秦汉时代壁画夫妇宴饮图,长沙马王堆帛画魏晋时期东晋顾恺之名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绘画理论“以形写神”,表现人

4、物气质隋唐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吸收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两宋时期绘画艺术全面发展,绘画成为商品适应市民的需要,宫廷画院最为活跃,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时文人画成就突出,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的是写意画,代表元代王冕墨梅、明代徐渭牡丹礁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拓展与探究1中国古代科技(1)领先世界的原因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良好环境;生产力发展促进科技进步,为科技进步奠定基础,并提出要求;民族间联系和

5、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中华民族勤劳、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根本原因中国落后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束缚科学技术进步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清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不利科学技术成果产生和推广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2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1)四大发明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是中

6、华民族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它未能使中国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独领风骚,更没有使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2)中国古代科技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科技一旦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动力。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使中国古代史去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条件;(3)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4)中国古代医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张有重要地位;(5)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

7、挥太大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6)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中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古典的应用科技,而西方的属于实验科学。【例1】.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段话反映出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3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1)先秦:新石器时代

8、出现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虽然还不能准确识读,但却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西周晚期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出现。春秋战国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但也出现了混乱局面,不利于经济文化交流。(2)秦朝: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又以书写简便的“隶书”作为新的字体,从而克服广阔帝国文化交往中的文字障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1.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请简介会徽的艺术风格。4书法艺术 (1)发展历程:自发阶段: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

9、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自觉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2)著名书法家:东晋王羲之,楷书、草书、行书兼长,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隋唐一统,书法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

10、造,祝枝山和文徵明是当时的代表人物。 巩固与测评1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2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3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

11、代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4.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5.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一下嘴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 D.唐三彩答案 A6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7.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十分繁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耕作技

12、术大体经理了从“刀耕火种”.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8“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9“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10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那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应是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