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20346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检测 岳麓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单元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爱国实业家。其中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代表人物的是,()A曾国藩B陈启沅C范旭东 D荣宗敬【答案】C【解析】曾国藩是洋务派代表人物,陈启沅创办的是缫丝厂,荣宗敬创办的是面粉、纺织等轻工业。2张裕公司之歌葡萄美酒不夜天唱到:“举杯回首望云烟,一八九二到今天,沧桑岁月创业史,溶进芬芳葡萄园。”下列对“一八九二”的张裕公司表述正确的是()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的推动C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D反映民族资本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兴起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

2、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排除B、C两项;D项明显错误,排除。3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答案】C【解析】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座大山的阻碍必然使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它的不同点是()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C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答案】C【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

3、业初步发展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有关。5“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之压迫榨取”主要是指()A外国资本主义 B官僚资本主义C封建地主 D民族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注意提取有效信息,文中所言指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在抗战胜利后所受的主要压迫。6(2010安庆)一位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C列强势力在中国

4、较为强大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列强在华势力强大。7(2010安庆)“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由的用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摘自茅盾小说春蚕的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A18531863年 B18951905年C19121922年 D19221932年【答案】C【解析】从题目所给的时间和现象容易联系到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其最主要的因素是“一

5、战”。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促进了原料生产。8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敲动木槌,一句“祝贺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历史性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欧美国家经济危机严重,经济萧条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ABCD【答案】B【解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中国

6、的社会动荡。另外,题干指出,“开平碉楼与村落”主要是旅美加的华侨兴建的,所以关系不大,排除。欧美国家的经济危机对华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经济危机下的西方国家都对外倾销商品,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张謇深知于此时(1913年)出任主管全国农工商各业的农商总长责任重大,举歩艰难,前途难卜,他自己表述出任农商总长时的心态说:“盖际此时艰,不敢不出,勉尽国民一分子义务。然外观时事,內忖精力,此义务能尽到几分,能收几分之效,以报我国人期望之万一,则毫无把握。所可以告国人者,惟矢此勤勤恳恳之心,与国务院诸君,交成职责而已。”据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二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

7、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五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三(1915年)张謇最终虽然不无遗憾地离开了农商总长的职位,但他任职时的所作所为,为其在职时期,乃至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可以其自谦之词:“内不过条例(即制定经济法规),外不过验场(各种试验场)”,“日在官署画诺纸尾”,而低估张謇对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所作出的贡献。据虞和平:张謇

8、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请回答:(1)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张謇为什么说出“此义务能尽到几分,能收几分之效, 以报我国人期望之万一,则毫无把握”这样的话?【答案】中国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局动荡;封建势力还很强大;中国还没有摆脱外国的控制;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科技教育落后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张謇出任农商总长(19131915)前后,民族经济取得了哪些发展?【答案】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工矿业得到一定发展。(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对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所作出的贡献。【答案】作为农商总长时期的贡献:

9、制定经济法规,设立各种试验场,为民族经济发展制定规划等。实践贡献:亲身实践“实业救国”思想,成功创办一系列近代企业,成为民族工业的楷模。(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即可)一、选择题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答案】C【解析】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11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B官僚资

10、本壮大了民族企业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官僚资本以资金入股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12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利用该表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品种生产量(单位:千吨)百分比关内东北关内东北煤259352939850.549.5生铁239170212.387.7钢铁39519793水泥77415033466A.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B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D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答案】D【解析】1943年是日本侵

11、华期间,东北被日本占领,重要工业品的比重,东北远大于关内,这反映了日本疯狂掠夺东北资源。13下图公告反映了()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B日本“委托经营 ”的加强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答案】C【解析】民国三十七年是1948年,日本已投降,排除B项;发布公告的是中国蚕丝公司,排除D项;材料体现不出与苛捐杂税相关的信息,排除A项。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1913年159家57家52家1919年99家98家1920年475家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中国19121921年的对外贸易情况单位:百万海关两年份进口额出口额入超额191247337110219

12、13570403167191456935621319154544193519165164823419175504638719185554836919196476311619207625432201921906601305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一种什么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反映了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迅速发展。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侵略;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政府政策的鼓励等。(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答案】一战期间对外贸易进口额减少;一战结束后,进口额迅速增加;出口额呈增长趋势;入超额在一战期间非常低,一战后猛增。(3)综观上述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案】帝国主义忙于大战,我国的民族工业就发展;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就萎缩。说明帝国主义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资本主义要发展,就要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