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五章 第三节 共产党的诞生知识精讲.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9970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第五章 第三节 共产党的诞生知识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第五章 第三节 共产党的诞生知识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第五章 第三节 共产党的诞生知识精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第五章 第三节 共产党的诞生知识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第五章 第三节 共产党的诞生知识精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第五章第五章 第三节第三节 共产党的诞生共产党的诞生人教版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和共产党的诞生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第三节 共产党的诞生 二 重点 难点 1 重点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 2 难点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和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分赃会议 在会上 帝国主 义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这一侵略主权的无理要求遭到了人 民的强烈反对 于是引发了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2、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一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我们先看几段材料 材料一 军阀扩充军队数目 1914 年全国陆军 45 万多人 1918 年 85 万多人 材料二 对人民的压榨 1912 1919 年田赋增加了 7 倍 盐税 烟税 酒税增加了 3 倍 印花税增加了 6 倍 材料三 1916 1919 年 5 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 100 多次 债权国包括 日 美 英 法 德 俄 比 荷等国 以的银行 矿山 交通 税收 国库券 期货为担保 材料四 据统计 1913 日本在华投资总和 4 9 亿日元 1914 年输华货值 1 6 亿日元 1919 年增至 4 47 亿日元 美国对华贸易额从 19

3、13 年 0 35 亿海关两增至 1919 年 1 08 亿海 关两 材料五 日本首相寺内称 在他任期内 1916 1918 年日本对华借款 3 倍于前 日本在 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从这几段材料中 我们可以看到 在 20 世纪初 随着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革命运动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1 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无暇东顾 日本与美国乘机加紧侵略 这促使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的胜利 为人民指明了解放的方向和道路 2 国内 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权益 对内搞独裁 打内战 导致民族矛盾和阶 级矛盾加剧 这

4、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战期间 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壮大 这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 备了阶级基础 用心 爱心 专心 以上是五四运动爆发前国际国内的基本情况 除此外 还有哪些条件促进了五四运动 的爆发呢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促使青年知识分子 学生爱国热情高涨 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国际国内诸多方面矛盾交织和激化的结果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北洋军 阀的黑暗统治是造成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 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二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1 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1918 年 11 月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 年初 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在战争中曾派出 20 万华工参加战争勤务 所以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 政府代表提出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的特权 取消 二十一条 收回日本在大战 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但是巴黎和会实际上是一次帝国主义大国的分赃会议 拒绝 了的正义要求 消息传到国内 群情义愤 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 经过 第一阶段 1919 5 4 6 月初 这一阶段运动的中心在北京 运动的主力是学生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大学近三千名学生 在天安门集会 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揭 开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的序幕 在五四运动前期

6、 学生发挥了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游行过程中 他们高呼 外 争国权 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等口号 并放火焚烧了赵家 楼 体现出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志 第二阶段 1919 6 月初 月底 这一阶段运动的中心在上海 运动的主力是工人 从 6 月 3 日开始 为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上海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其他地方的工人也 纷纷响应 从此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在运动中发挥了主 力军的作用 五四运动进入了高潮 3 结果 五四运动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特别是工人阶级举行的大罢工斗争 使军 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三个卖国贼职务

7、政府拒绝 在和约上签字 这是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胜利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 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特点 1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2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3 李大钊 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指导推动运动的发展 起了领导作用 群众基础 波及全国 20 多个省 100 多个城市 比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更广泛 伟大功绩 在于 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 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思想基础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思想基础 国际地位 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历史地位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从世界革命的范畴来看 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 已成为无产阶级社 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从革命的领导和前途来看 自五四运动开始的革命按其性质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的 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然而这种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资产阶 级领导的以建设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 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革 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这种革命又恰是进一步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扫清道路 从五四运动的作用来看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的进一步传播 为共 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的异同点 1

9、相同点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2 不同点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结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发展 发动群众的广度深度 不彻底不充分 彻底广泛 第三节 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的爆发 促进了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工人运动 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强有力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一 成立的背景 1 历史条件 1 五四运动后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 力量 他们深入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 2

10、 工人阶级的觉悟进一步提高 他们要求成立能够代表自己斗争的政党 马克思主 义开始与的工人运动相结合 3 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成立政党的重要性 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 结合的桥梁 4 1920 年初 共产国际派俄共的维经斯基等人来华 了解的政治状况 先后 在北京 上海会见了李大钊 陈独秀等人 对共产党的成立给予帮助 2 早期组织 1 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 年 8 月 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 陈独秀任书记 它虽不是全国 性政党 但肩负着发起 筹备和组织全国性政党的重任 是建党活动的中心 在筹备建党 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1920 年

11、10 月 李大钊 张国焘等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李大钊为书记 他对北 方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起了重要作用 1920 年秋至 1921 年春 各地也相继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董必武 陈潭秋等在武汉 毛泽东 何叔衡等在长沙 王尽美 邓恩铭等在济南 谭平山等在广州 也成立共产主义 小组 开展共产主义的宣传和组织活动 另外 在日本和法国 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也组 成了共产主义小组 3 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及其意义 用心 爱心 专心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 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 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共产党的创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 上的准备 二 共产党的诞生 1

12、中共 一大 的召开 1921 年 7 月 23 日 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最后一天移到浙江 嘉兴南湖举行 出席大会的代表有各地共产党地方组织选派的代表毛泽东 董必武等 13 人 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 出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 2 中共 一大 的内容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共产党的成立问题 在大会上 通过了党的最高革命 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并指出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阶级 开展工人运动 大会还选举 产生了由陈独秀等三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 中央局 陈独秀为书记 张国焘 李达分 管组织和宣传工作 3 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共产党的成立是 开天辟地 的大事 自从有了共产党 革

13、命的面 目就焕然一新了 其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共产党的成立 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灾难深重的人民有了 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推动着刚兴起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二 共产党的成立 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 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就能够制 订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 保证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直至胜利 第三 共产党的成立 沟通了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 为 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三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 中共 二大 召开的背景 国际方面 1922 年华

14、盛顿会议上 再度被帝国主义宰割 国内方面 北洋军阀的 黑暗统治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 人民必须制定一个革命纲 领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 中共 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2 年 7 月 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 会议中心议题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会议分析了的社会性质 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 军阀 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 民 族资产阶级 必须联合这些人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即民主革命纲领是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 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是马克思主义原

15、理同实际相结 合的标志 表明党对国情的了解加深 共产党在人民面前 第一次明确提出 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大会还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作为其一个支部 四 工人运动的高潮 共产党成立后 工人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时间从 用心 爱心 专心 1922 年 1 月到 1923 年 2 月 这期间 全国大小罢工百余次 参加人数达 30 万人以上 运 动的终点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但这次罢工 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血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 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凶残 仅靠工人阶级单枪 匹马 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敌人的 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 组成最广泛的统一

16、战 线 才能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30 分钟 一 选择题 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日本侵占我国领土山东 B 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 北洋政府接受日本的 二十一条 D 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2 在五四运动中 起了先锋作用的是 A 青年学生 B 工人阶级 C 人民群众 D 先进知识分子 3 关于学生 工人 市民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的作用 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B 工人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 市民起了组织作用 D 李大钊等起了指导推动作用 4 下列对五四运动意义的表述 不准确的是 A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 使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C 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