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9796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摘 要】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而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背景展开,进而讨论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从而提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双重属性的计量模式,最后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提出完善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1/view-13010820.htm【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计量 双重属性计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各种措施来应对金融海啸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在寻找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很多学者经过研究都将矛头指向了会计上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通过

2、2009年和2010年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有所缓和,世界经济进入相对平稳期,有些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为方便表述,就称这个时期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我们应该更深入的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理性的看待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计量模式。1.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会计是一门社会学科,它既服务于经济基础又密切依存于经济基础,会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会计计量作为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3、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产生于美国1929 - 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时期,它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因此也称“历史成本会计”。1940 年,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于合写了经典会计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该书的问世为历史成本计量的引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历史成本成为会计的基本计量属性,不仅被会计与审计实务界所普遍接受,而且得到会计与审计理论界的高度支持。由于历史成本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会计信息,选择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成为财务会计形成与发展近80 年来的历史选择。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市场经济也发生了变化,主

4、要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不少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更希望得到未来的预测信息,而对历史信息不感兴趣。二是金融创新引起了企业投资结构与融资手段的重大变化,不少金融企业的投资更多的采取大量买入衍生金融工具,或者通过发行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融资。正是基于这两大变化,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问世,使得市场经济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于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2.会计计量两种属性的利弊分析会计计量的两种属性分别是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每一种会计计量属性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经济背景。它们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每一计量模式在发挥其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我们应充分理性的认识

5、这两种计量属性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1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历史成本是财务会计的传统计量属性。它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买卖双方自愿达成的交换价格,作为过去的市场价格的历史成本已经排除了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它具有可查核的原始凭证。(葛家澍:会计理论

6、)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点是:一是可靠性。历史成本作为反映一个企业实际的资本耗费,资本的流动和通过现金收回增值的资本,最能如实地描绘该企业经济活动和经济业绩的财务轨迹,从而传递的是真实和可靠的信息。二是凡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只要企业继续持有,它可以不必随着市场的改变而改变,即不必在后续每个会计期间进行新起点计量,不须确认由此产生的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当然,历史成本计量也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其一是历史成本计量是面向过去的,它仅仅反映企业的投入,而不能预测未来,特别是有关产出的信息,不利于使用者对经济做出决策。其二是历史成本计量实际上只反映了过去交易发生时点的信息,不仅不能反映未来,而且同市场

7、价格的变动也丝毫没有关系。因此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使数据缺少预测性和相关性,在决策时不能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导致财务报表的相关性降低。2.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谓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性.有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取代沿用了几百年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不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将不需要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按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但没有对应的现金流量。公允价值是以契约为基础对未来交易的估计,是估计的未实际发生但将进行现行交易的价格,这与历史成本以过去交易和事项为基础的当时交

8、换价格不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在于,公允价值反映的数据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它能公平、公开、透明的反映市场信息,能较为及时的反映出资产和负债的变化,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在投资者决策时具有高度预测性和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允价值只有在真实的交易发生时才是确定的,其余的时候都是估计数。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估计计量的模式,主要参照市场的估计价格,这种估计并不一定是准确的。这种建立在主观判断和估计基础之上的价格,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金融危机的爆发,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也是有一定的责任。例如在市场大幅下跌和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将导致金融机构按市价大幅减计资产,使亏损增加,资

9、本充足率下降,引起市场加大资产抛售力度,进而形成“公允价值下跌报表反映巨亏投资者因恐慌而抛售公允价值进一步下跌报表继续确认巨亏”的恶性循环,从而推动并加速恶化了金融危机。 3.双重计量属性模式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单一的计量属性,不论是历史成本计量还是公允价值计量,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更何况现实的交易和事项是复杂多变的,单一的会计计量模式已不能满足实务的需要。因此,我认为在经济高速发达的现代,应科学的采用双重计量属性。即综合的运用这两种计量属性才能同步实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希望财务报表如实地反映已发生的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业绩的历史真实水平,那么在财务

10、报表表内,就必须主要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来确认主要项目。另外,凡是初始确认后无须后续确认的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在财务报表内确认比较恰当,而需要后续确认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都以在表外的财务报告中披露更为恰当。由此可以得出,历史成本信息由财务报表提供较好,而公允价值信息由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提供更佳。因此,双重会计计量属性是合理计量会计核算对象的现实要求,是两大会计目标并行的客观需要,是现代资本市场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4.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的影响我国目前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可靠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占据了会计计量的统治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

11、发展和完善,由于公允价值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因此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能反映特定时点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而历史成本只能反映资产或负债的过去价值。因此,公允价值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从而帮助信息使用者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第二,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表中能够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但它有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因此难以满足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而历史成本计量以实际交易为基础,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因此所提供的信息也十分可靠。从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给信息带来

12、相关性的同时却给信息的可靠性带来了质疑。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社会和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允价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尽管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但这并不是公允价值造成的。因此,只要公允价值是科学的、本身不存在问题的话,我们应立足于它的运用问题,在它的运用过程中,能迅速反应资产价格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5.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整个世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敲响了警钟,2009年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但处在2010年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更应该保持审慎而客观的态度面对公允价值计量。首先,借鉴美国证监会指

13、导意见,提出在非活跃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当没有活跃的市场作为直接参照时,企业应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对被计量对象风险、收益等参数的估计为依据来估计公允价值。如果允许公司采用自己的模型和判断,应当给出一些限定条件。会计政策制定机构应制定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应用指南,并考虑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与可比性。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公允价值计量表外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通常来说,公允价值反映的是点估计,它自身并不能够说明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因此对于公允价值估计的附加信息披露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要注重表外信息的披露,即要求企业用描述性的语言在表外披露影

14、响公允价值估价的关键因素、公允价值估计的范围以及置信区间,从而达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再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公允价值具有明显的估计性质,这就对会计人员及相关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达到此标准,就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消除其操纵利润的主观动机,强化法制教育,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另外还需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对复杂会计事项的判断处理能力,减少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失误。最后,要大力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督,完善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公允价值的确定取决于活跃市场上的报价,以及最近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或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

15、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要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与客观性,防止其成为误导市场和投资者的工具,我们就应该下大力度加强对其的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信息披露的制度。参考文献:1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2010 ,(2).2孙晓彤.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中国商界,2010 ,(2).3葛家澍.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3-9.4黄世忠.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论战J.财会通讯,2008,11.作者简介:张卉,1986年4月生,陕西宝鸡人,兰州商学院2010级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理论研究。(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会计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