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联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19301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联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海南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联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海南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联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联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高三化学期中联考.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S 32 Cl35.5 K39 Fe 56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8年6月,浙江发生“红糖馒头”事件

2、,不良商贩超标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甜蜜素”。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使用不影响人体健康B. 食品添加剂必须用天然的物质C. 柠檬黄常用来做着色剂,改善食品色泽D. 醋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品2. 某氯氧化物已经取代作为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氧元素质量约比为,该分子式为 A. B. ClOC. D.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研究和验证各种化学问题。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3、,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D. 在含杂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Fe,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溶液4.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生成物改变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Na2CO3和HClDNaHCO3和NaOH5.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YZNaOH溶液稀硫酸KOH溶液稀盐酸溶液Cu浓硝酸A. B. C. D. 6. 已知如下氧化还原反应则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

4、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B. 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石油中提取石蜡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C.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D. 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8. 清晨的树林可以观测到一束束的阳光射入林间,这是种现象源自胶体的A. 丁达尔效应B. 聚沉C. 电泳D. 折射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B. 溶液中加

5、入足量的氨水: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D. 溶液跟反应:10.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的数量为B. 与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C. 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D. 和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11. 对实验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 实验1: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B. 实验2: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C. 实验3:试管中颜色变为红色D. 实验4:放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12. 向含1mol的饱和溶液中缓缓通入气体充分反应,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 第卷三、非选择题:共64分。13. 现有七种物质,已知A是

6、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稀释E的浓溶液时会放出大量的热,G溶液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E 。在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反应是工业炼铁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物质C与E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4. 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的化学式是_;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而污染了环境。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C的化学式分别是:A_;C_。的稀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B气体,请写

7、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5. A、B、C、D、E五种物质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1)这五种物质中,A: _、 C: _(2)将CO2通入E的饱和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写出AD、CD、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D: CD: CE: .16. 某小组在实验室使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和浓盐酸通过加热制备氯气,并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探究。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欲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则“制取收集”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为:_装置C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该小组同学对氯气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将氯气通入到NaC

8、l溶液中,再加入1mL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将氯气通入到KBr溶液中,再加入1mL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将氯气通入到KI溶液中,再加入1mL振荡,静置,观察四氧化碳层颜色该小组的实验设计缺陷是_,改进的办法是_。常温下,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也可制得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某温度下,将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的混合液,经测定与的浓度之比为1:3,则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17. 甲乙两实验小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I.甲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过量铁粉与浓反

9、应产生的气体成分组装好实验仪器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中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D中收集到VmL水,说明A中反应产生气体的成分是_乙组同学对反应后圆底烧瓶溶液中所含金属离子进行探究铁与浓的反应过程中必有生成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不变红色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加人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先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继续滴加过量新制氯水,红色褪去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A.溶液中被氧化成更髙价;B._;C._请选用下列合适的化学试剂,验证结论A是否正确溶液、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

10、一定浓度的溶液操作、现象及相关结论为_18. 为验证、三者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向B中加入一定量KSCN溶液,混合液显红色,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红色加深,关闭活塞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中溶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为验证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华中师大琼中附中与屯昌中学20182019年度上

11、学期期中联考高三化学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9. 2018年6月,浙江发生“红糖馒头”事件,不良商贩超标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甜蜜素”。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使用不影响人体健康B. 食品添加剂必须用天然的物质C. 柠檬黄常用来做着色剂,改善食品色泽D. 醋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品【答案】B【解析】解:食品添加剂应依法合理使用,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使用不影响人体健康,故A正确; B.很多食品添加剂是合成的,所以食品添加剂不一定用天然物质制造,故B错误; C.柠檬黄具有黄色,可做着色剂,改善食品色泽,故C正确; D.醋能抑制细菌滋生,可作食品

12、防腐剂,具有酸味可以用作调味剂,故D正确; 故选BA.食品添加剂应依法合理使用; B.很多食品添加剂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 C.柠檬黄具有黄色,可做着色剂; D.根据醋的性质分析,醋具有酸味和抑制细菌滋生的作用本题考查食品添加剂,难度不大,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认为是无害的但违反规定,将一些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当作食品添加剂,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都会损害人体健康20. 某氯氧化物已经取代作为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氧元素质量约比为,该分子式为 A. B. ClOC. D. 【答案】C【解析】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只需比较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可得出

13、答案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研究和验证各种化学问题。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D. 在含杂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Fe,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溶液【答案】B【解析】解: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因乙醇与水混溶,二者不分层,不能进行萃取,故A错误;B.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则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氨气,故B正确;C.硫酸钡、氯化银均为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沉淀,则某无色溶液中加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可能有,可能含有,若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也能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在含杂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Fe后,氯化铁被还原为氯化亚铁,故D错误;故选BA.乙醇与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