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9189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4.麻曾经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这是由于A政府控制手工业的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冲击C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D资本主义萌芽使丝织业快速发展25.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A明清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B明清江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手工业发展促进市镇发展

2、 D工商业发展促进专业化分工26. 中国历代名商巨贾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彰显出高超的经商智慧,逐步形成独特的经商理论和技巧,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预测把握市场,用人所长,掌握时机的是A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B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C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 D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27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恰逢大革命100周年,法国建造了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物埃菲尔铁塔以隆重庆祝。世博会期间,大批游客搭乘铁塔电梯鸟瞰巴黎,晚上铁塔的灯光成为都市浪漫生活的组成。此后铁塔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由此可知,埃菲尔铁塔成为现代法国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为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9年巴黎世博会而建,

3、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B曾是世界最高建筑,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潮C代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D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28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A.调整农业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 B. 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C. 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D. 将环境保护与以工代赈有机结合29有学者认为:“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徳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

4、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印度本为资本主义国家却长期标榜为社会主义国家。”上述材料表明A.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来运行B. 宏现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C. 经济全球化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D. 罗斯福新政成功表明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有利于各类国家发展30从下表可以看出19521957年间我国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年份轻工业重工业1952年63%37%1957年54%46%A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D土地改革运动的推动31费正清说:“如果中

5、国领导人高傲地认为,中国可以在一种排外、反理智的孤立状况下并通过反复强调毛的思想改变阶级结构来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那他们也应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了解中国的实际。”作者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A片面发展重工业脱离了实际 B不可能自己解决现代化问题C思想的僵化影响了经济建设 D阶级斗争形势依旧比较严峻32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6、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萌发331631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赞叹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所指的城市是A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 B被喻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C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 D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的美国34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

7、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35全球通史:“(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着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该描述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着重强调的是A装备门槛提高 B诞生许多科学家 C科技投入不足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42.(2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该法案后来被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1930年5月,加拿大通过

8、法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16大类产品关税提高30%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61%。摘自文亭80年前的货币战争材料二 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最重要部分是新增加的对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授权总统和外国政府或机构进行关税协定谈判;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关税的改变适用于其他和美国签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摘编自谈谭美国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这一法案是“最愚蠢的法案”。(2)

9、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决策机制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43(20分)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这一时期,带“新”的词汇频繁出现。以下三“新”就是其中的代表材料一 美国之“新”罗斯福新政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苏俄之“新”新经济政策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

10、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材料三 中国之“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措施的作用。(3分)(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国家建设要关注农民利益”的观点,结合俄国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该观点。(8分)(3)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呈现出不断发展深化的趋势。依据材料三所提示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8分)44.(12分)近代史学家傅斯年说“史学就是史料学”。中国史料纷繁芜杂又浩如烟海,学史者要仔细鉴别

11、,从中得出正确的信息。材料 “诗歌里的古代经济”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诗歌里的古代经济”,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做到史论结合)。历史部分24-35:CCB CDB BBD BDD42.(1)内容:提高关税税率;增加征税的商品种类理解:关税法案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各国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根源之一(2)变化:关税政策决定权从国会转移到总统原因:经济危机(“大萧条”)冲击旧政策;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三权分

12、立下国会与总统(行政部门)的妥协(合作)43.(1)措施:强制农民减产;国家给予补贴;农产品定额生产;重税惩罚超额产品(3分) 作用: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的恢复(3分)(2)论证: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3分)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压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的发展后劲不足。(3分)(3)叙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2分)19791980年在广东和福建建立经济特区,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2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了新阶段。(2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2分)44.主题: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3分)阐述:这种经济形态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家庭为单位的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十分分散。到了近代,成为阻碍生产的因素之一。(9分)-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