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南极洲知识梳理学法指导.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9187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南极洲知识梳理学法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地理 南极洲知识梳理学法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南极洲知识梳理学法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南极洲知识梳理学法指导.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极洲”知识梳理近年来,随着南极和北极考察的不断深入,南极和北极成为高考中重点考察区域。这里对南极洲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知识要点1.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几乎全在南极圈内,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未来南半球各大洲跨越南极的交通中,南极洲是惟一的中间基地。2.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五大洲。3.地形: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冰层最厚的大洲,平均厚度1700多米(最厚处4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文森峰是最高峰,海拔5140米。4.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原因:纬度高,海拔高,高压控制,冰层反射强。暖季:11月至次年3月。5.资源:淡水资源:固体

2、冰川,淡水丰富,海上多冰山;矿产资源:煤、铁储量丰富;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南极特有)等。原始自然环境:天然的实验室。6.考察:最佳考察季节:每年9月至次年3月,极昼,暖季;目前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的国家共有18个。我国在南极洲建有两个科学考察站,分别为长城站和中山站;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禁止核爆炸和放射性的废物处理。补充知识1.“白色沙漠”成因:南极洲降水量大部分为55毫米以下,降水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降水形式主要是雪。由于气温低,雪不易融化,所以这里十分干旱,其干旱程度如同沙漠地区,故南极洲巨厚的冰层有“白色沙漠”之称。2.“南极臭氧洞

3、”:每年的8月下旬至11月,在南极上空会出现“臭氧空洞”。导致大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过量的紫外线对生物有杀伤作用,严重时会导致人类的皮肤癌。强烈的紫外线对地面生物的危害,还表现在破坏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如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等,严重时会导致生物的遗传病和产生突变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洞对海洋生物也有很大影响。强烈的紫外线可以穿透海洋1030米,使海洋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降低了3/4,抑制了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对南大洋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3.雄伟的冰山:冰山是南极洲显著的自然景观。它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入海形成的。成千上万的冰山漂浮在南极洲周围的海面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那么,南极周围冰山较多的季节应是什么季节呢?许多人不能正确回答,答案应该是夏季(南半球)。原因是在夏季气温较高,南极大陆冰川消融崩裂,部分冰川滑入海中形成漂浮的冰山,另一方面,夏季南极周围海域不会结冰,冰山可以自由漂浮。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