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陵中学高二地理开学考试 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18622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黄陵中学高二地理开学考试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黄陵中学高二地理开学考试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黄陵中学高二地理开学考试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黄陵中学高二地理开学考试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黄陵中学高二地理开学考试 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试题一、选择题。(35个,每个2分,共计70分。)1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2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的变化 B水分条件的变化C降水稀少 D地势高低变化3三大自然区中,人类活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D三大区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一样广泛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

2、4、5题。4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连续性 B差异性 C相似性 D联系性5有关图中三大区域划分,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按照自然要素差异划分的空间单位B其区域界线是模糊的C三大区域之间存在人员、物资、信息等的交流D三大区域是独立存在发展变化的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图,回答6、7题。6有关广东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空间结构形式变化不大 B交通运输没有形成网络状 C城市形态由独立的点状发展为岛状的城市群 D在此时期,广东的农业空间分布形态不会变化7在此变化过程中,广东省产业结构会出现 A农业比重下降,农业产值减少 B工业比重下降,工业产值增加 C第三产业比重

3、上升,产值增加 D三次产业比重变化不大,产值均增加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回答8、9题。8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9该市目前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从工业化时期迅速

4、崛起成为领导城市,到二战后沦为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据此回答1011题。10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平坦,水能丰富B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D临近海洋,海运便利11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我国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应从“匹兹堡复兴”中借鉴的经验有()。A积极整治环境B扩大工业规模C加快产业转移步伐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美国五大湖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迅速兴起,出现了匹兹堡、布法罗、底

5、特律、芝加哥等城市。据此回答12、13题。12.“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的形成说明“五大湖”区进入区域发展的( )A.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以手工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13.随着社会的发展,上述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应为( )A.钢铁 B.纺织C.机械 D.高科技产业14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aBbCcDd15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Bb土壤肥力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16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

6、漠草原荒漠17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18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B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增长的重要力量 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 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扩大19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产业结构的差异 资源分布的差异 距海远近的差异 开放程度的差异 C 20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给予西部

7、大量的财政补贴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C D21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 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 C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22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资源不足 下表表示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后判断23、24题。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位置、交通及信息23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

8、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A黑龙江 上海 香港 四川 B四川 香港 上海 黑龙江C上海 香港 四川 黑龙江 D香港 四川 黑龙江 上海24如果四个区域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可能是埃及 B与肯定是发达国家C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 D可能是新加坡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mm)统计资料,回答25、26题。25形成东西方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26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B工农业用水较少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D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27、28题。2

9、7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人口少 水资源利用率高 水资源总量少 A B C D28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C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问题西气东输一期工程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意义。阅读上述材料

10、,运用有关知识完成2931题。29“西气东输一期工程”主干道经过九个省市区,下列省市区中属于主干道经过的西部省区是A新疆 内蒙古 陕西 河南 B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C内蒙古 青海 山西 河南 D新疆 青海 宁夏 山西30下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A河套平原 路程最短 B宁夏平原 气候适宜C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D柴达木盆地 物产丰富31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们的生

11、活质量D该管线东西跨度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32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3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的叙述,错误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B加速新疆的经济发展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3435题。34“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35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

12、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二、综合题(共计30分)36读“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表”,回答有关问题。(共10分) 表一 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 年份产业结构1989年2001年第三产业()29.142.3第二产业()53.950.8第一产业()17.07.1表二 某市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表 年份产业比重195219601978198519922001重工业()2.120.633.231.230.526.3轻工业()34.753.947.157.561.266.6农业()63.225.519.79.48.37.1(1)该市产业结构有何变化?(2分) (2)表一中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说明了该市的_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2分)(3)该市重工业比重的变化特点是_;轻工业比重的变化特点是_。(2分)(4)1978年以后,该市重工业比重逐渐下降,下列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