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6909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共48分。)1.“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这段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是故教化立而奸邪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说明作者主张教化百姓而非严刑峻法,这是儒家的主张,因此选A考点:儒家思想点评: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

2、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2. 江苏省作为教育部新课程试点地区,从2008年开始在2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程。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A. 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B.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C. 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D. 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抓住关键词“历史知识” A项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C项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D项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均与“历史知识”没有关系;B项

3、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项。考点:京剧的特点点评:京剧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注意灵活掌握:第一,京剧具有综合化的特征。京剧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与内容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等。第二,京剧具有虚拟化的特征。京剧利用虚拟化的手法可以完全省略掉舞台上一切实在的景物,把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融化在演员的表演里。第三,京剧具有程式化的特点。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

4、是A. 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B. 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 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D. 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领袖,他的主张对于天主教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他主张世俗权力应该高于教会的权利,教会的权利应该受到制约与监督。因此他改变了传统的认识,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4.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他借“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之口赞美“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A. 苏格拉底B. 莎士比亚C. 亚里士多德D. 但丁【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

5、料“戏剧天才之一”“哈姆雷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中可以分析出,此人是指莎士比亚,故B项正确;AC项是古代雅典时期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是意大利人,排除。5.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A. 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黄宗羲【答案】C【解析】AB不对,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春秋战国时期,两人的主张都没被统治者采纳;D不对,黄宗羲在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董仲舒为了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思

6、想,指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天子如果无道,上天便会降罪于他。由此可知董仲舒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故答案为C。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A. 提倡“经世致用”B. 主张以德治淳化会风气C. 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众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抓住材料的核心观点即可,根据材料“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可知,顾炎武的目的在于通过“朝廷的教化”来淳化会风气,因此本题

7、选B选项。A、C选项不是材料所体现的内容;D选项说法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7.英国诗人William Wordsworth在他的短诗中写道诗人最有可能称赞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A.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C.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本质属性D. 用数学方法精确地表述了宇宙运行规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智者运动,是普朗克的量子论,项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项属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D项正确。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8.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

8、,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 黄帝内经B. 几何原本C. 九章算术D. 天工开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可知题目设计的情境是数学知识的运用,与此相关的数学著作是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A属于医学著作;D出现于明朝;B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内容9.下图为某校社团历史情景剧对话节录,该剧最可能的主题是A. 儒家文化的传播B. 辉煌的科学技术C. 早期的西学东渐D. 启蒙思想的传入【答

9、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中的信息正确认识的能力。由图片中的信息“甲:我们有孔子论语”、“乙:我们有耶稣圣经”可知甲方的儒家文化并未被乙方所接受,故排除A项;由题目中的信息“乙:我们有几何原本”、“甲:我们没有几何原本,但我们可以把它翻译过来”可知乙方的自然科学传播到甲方,故排除B项,选择C项;题目中未涉及启蒙思想的传播,故排除D项。10.古代中西方思想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下列人物中,接近此思想的有A. 孔子B. 墨子C. 亚里斯多德D. 泰勒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主张“道德

10、自觉”,另外“善人”是先秦儒家思想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即一种兼具道德与地位的人物,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良之人,与材料中思想接近,故A项正确;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思想,在题干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逻辑学,故C项排除;泰勒斯认为万物皆由水生成,故D项排除。11.两千多年前,古人写“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时就深刻揭露了“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思想僵化”的愚蠢可笑,这个故事的作者痛批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荒诞不经,他是A. 孟子B. 墨子C. 韩非子D. 庄子【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

11、史实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深刻揭露了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思想僵化的愚蠢可笑”可知此应为先秦时期法家学派反对因循守旧,倡导适时变法的主张。A、B、C、D四项分别为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本题应选C项。12.唐律疏议资贼规定:“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这反映唐朝A. 提倡“重罪轻罚”的原则B. 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发展趋势C. 宗族关系凌驾于法律之上D. 经济发展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

12、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可知儒家思想对封建法律具有一定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强调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才能减轻处罚,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法律制度受经济发展影响,排除D。13.乡兴贤能论里概括某制度的特点:“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他评价的是A. 宗法制B. 察举制C. 世官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官制。材料中关键信息“大夫以上皆世族”表明这种制度是靠血缘关系世代为官,而“世官制”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 C正确;A不属于选官用官制度,B、D两项与“太古至

13、春秋”的时间不符,故排除。14.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A. 儒学观念的世俗化B. 儒家思想的法制化C. 程朱理学的系统化D. 外儒内法的社会化【答案】A【解析】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其目的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特别强调“忠君就是爱国”“孝悌”思想,材料中“逆子”“乱臣”“卖国”是世俗道德、政治、人生观领域里不遵循“三纲五常”的体现,人们对此极为鄙视,说明了儒学观念的世俗化,故答案是A。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法制化和程朱理

14、学的系统化,故B、C不准确。外儒内法的社会化与材料表述没有任何关系,故D不准确。15.宋明时期某思想家有诗曰:“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此诗旨在强调“求理”应该A. 从理先气后到知先行后B. 从向外穷理到内心体悟C. 从重知轻行到重行轻知D. 从格物致知到经世致用【答案】B【解析】从“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可以看出这位理学家认为,认知世界需要探求身外之物,并逐渐根据内心的标准进行评判与端详,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没有体现理和气的关系;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知行的关系;D选项错误,这是明清时期的理学发展。16.历史纪年的方法有很多,如世

15、纪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民国纪年法等。若按世纪纪年,公元前476年的正确表述是A. 公元前四世纪初B. 公元前四世纪末C. 公元前五世纪初D. 公元前五世纪末【答案】C【解析】公元前的年代数字是逐渐减小,公元前476年应该是公元前五世纪初,故C项正确,其余选项均错误。17.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A. 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B. 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C. 认为不要忽视其它工艺D. 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答案】D【解析】材料认为小处也有理,也能获得对“理”的认识,是理学中格物致知的体现,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探究,排除A项;重视经验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探讨的问题是通过“格物致知”获得对“理”的认识,排除C项。点睛:朱熹认为“物皆有理”,通过“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才能得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18.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