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素材1人民必修3.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6707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素材1人民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素材1人民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素材1人民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素材1人民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素材1人民必修3.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也有“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之说。主流是儒学的发展,先秦原始儒学、两汉新儒学(经学)、宋明新新儒学(旧称道学,后称宋明理学)。西方思想史上(见第二单元导言),先后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大约公元前20世纪公元5世纪)人文主义兴起(兴起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中世纪(大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内含16世纪的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复兴,启蒙时代(1

2、718世纪)人文主义走向成熟(理性主义)等阶段。主流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复兴和成熟。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是人文主义。中国人文主义兴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方文人主义兴起是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大约与春秋战国时期同时。“轴心时代”出现“人类精神的觉醒”,在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中已经介绍了这个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历史的起源和目标提出的概念。他将人类文明史划分为史前时代、古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科技时代四个时期。他认为这四个历史时期的意义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史前时代与古代文明是两个间歇期,而轴心时代则是人类文明史的突破期,科技时代则为

3、第二个间歇期。根据亚斯贝尔斯的观点,轴心时代是历史的中心和重心。鉴于这一时期在人类历史上的关键作用,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轮轴中心,比喻“中心,枢纽”。“轴心时代”即中心时代、枢纽时代之意。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至公元前3世纪(大体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发生(涉及)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个时期这个地区有几个特征:一是在中国、印度、希腊等地首次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家。古希腊有自然学派(代表人物:泰勒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奥义书,

4、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印度最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据说佛教的思想缘于奥义书)、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这表明人类开始了对自身的反省。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二是创造了人们至今仍赖以生活的思想范畴和世界宗教。如儒家的仁政、德治,印度佛教、以色列有犹太教等;三是人们试图通过交流思想、理智和感受而说服别人,与此同时就产生了精神冲突。如中国的“百家争鸣”等;这次异地同时发生的文化现象,雅斯贝尔斯认为其主题是“人类精神的觉醒”,所以“轴心时代”又是“人类精神觉醒的时代”。简单地说,“人类精神觉醒”就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自

5、主意识的觉醒。具体表现有三: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关于自身对外部的自觉;反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对自身内部结构的自觉;反省人性。所以,“人类精神觉醒”实际上是人文主义的兴起。人文主义,又翻译为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不管“人文主义”歧意多大,一般认为,人文主义就是关注人,重视人,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轴心时代”以前,人类祭神拜天,这是人类依赖自然、迷信自然、对自然无知的表现。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是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一、背景(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1、经济上: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必修1讲到雅典民主政治的条件时,条件之一即是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其影响

6、一是发达的海外贸易和工商业产生平等而自由的交换原则,平等而自由的经济原则容易转化为政治原则;二是工商业奴隶主阶级成为雅典民主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力量。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人的作用大大提升。经济就是人类以外部自然界为对象,为了创造满足人类需要所必须的物质环境所采取的行为的总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完全是“人为”的结果,是人类活动的结果。2、政治上:(1)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的地位日益提高民主政治三大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有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有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有伯利克里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各级官职向一切成年男性公民开放

7、,向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补贴,工薪制和补贴制最受第四等级欢迎。民主政治三大机构: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三大改革形成了民主政治三大机构,即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公民陪审法庭。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城邦的政治由公民决定,既不由少数贵族决定,也不由神决定。人的因素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影响力加大。(2)雅典成为希腊政治、文化中心雅典成为古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人文学者。智者学派多非雅典人,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出生于雅典。 雅典成为整个希腊著名智者学派聚集的中心。人才聚集,学者聚集,各种思想聚集、交流、争鸣,形成思潮。3、文化上

8、:(1)古希腊神话、神学具有朴素的人文精神(神学的奠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古希腊时代还没有神学,但宗教神话却很流行。早期的哲学思想就是从古希腊神话中产生的,哲学家们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进行哲学思考。作为西方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思想资源,古希腊神学植根于希腊神话这一古朴的人文精神共同体中。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在荷马、赫西俄德等人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反映。希腊神话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像人一样,有情欲,有

9、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其中地位最显赫的神是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个主神。如天神、天父宙斯(“众神之父”“众神之王”,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就经常下界追逐引诱凡间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天后)则如同一个妒忌心极强的女人一样迫害她的情敌。太阳神阿波罗,是希腊奥林珀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宙斯与黑暗女神勒托(Leto)的儿子。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阿波罗身上找不到黑暗,他从不说谎,光明磊落,所以他也称真理之神。智慧女神雅典娜,十二主神之一,传说是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Metis)所生,因有预言说墨提斯所生的儿女会推翻宙斯,宙斯遂将她整个吞入腹中,谁知头痛不已,在忍无可忍下召来赫淮斯托斯

10、,劈开头颅,从宙斯的脑里跳出来的是一住全身甲胄,挺举金矛的女神,她就是雅典娜。雅典娜是处女神,具有威力与聪慧,为宙斯最宠爱的女儿。雅典娜是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最崇拜的女神,雅典城的名字就是用女神的名字命名的,而且亦是她专有的城市。她传授希腊人纺纱、织布、造船、治金和炼铁等各种技能,还发明犁耙,驯服牛羊,因此她也是农业与园艺的保护神。她还是法律和秩序的保护神。战神阿瑞斯,十二主神之一,罗马名字玛尔斯(Mars),九大行星中的火星。他是宙斯与十二主神之一、天后赫拉的儿子。他司职战争,形象英俊,性格强暴好斗,十分喜欢打仗,而且勇猛顽强,是力量与权力的象征,好斗与屠杀的战神。但他同时是嗜杀、血腥,人

11、类祸灾的化身。但神祗和人的区别也很明显:长生不老,可随意变形,各具特殊本领和巨大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杀祸福起着决定作用。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的,具有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许多系统,主要包括赫拉克利特的传说,忒修斯的传说,伊阿宋的传说等等。希腊神话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神的性格和职责以及故事情节都有发展变化。可以说古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后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曾从古老的神话中汲取养分。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并为诸神编制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古希腊人认为神经常干预并参与人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一神论,古希腊是

12、多神论的。(2)出现了许多自然哲学的学派,为神学到人学过渡创造了条件(早期哲学的奠基)从时间上说,古希腊哲学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形成。一般把古希腊哲学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希腊哲学 (前苏格拉底哲学)、中期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晚期希腊哲学 (亚里士多德之后诸派哲学)。早期希腊哲学的哲学家从一开始就把自然作为思考对象,先后曾有七位哲学家写过论自然这样的著作,所以早期希腊哲学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早期自然哲学的探讨,源于当时的哲人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世界从哪里来。换句话说,世界和宇宙的本原是什么。古希腊早期哲学主要讲的是本体论的问题,主要以对自然、本原的探讨为主题。古希腊早期

13、自然哲学有四大学派:伊奥尼亚学派:地处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地区是中东与希腊的交通要冲,东西方的文化最初在这里交汇。公元前6世纪时,希腊人在伊奥尼亚地区建立的城邦米利都和爱菲斯是重要的商业和政治中心,新兴的思想很活跃。第一批哲学家在米利都形成学派,爱菲斯的赫拉克特则是以为独立的哲学家。我们把他们合称为伊奥尼亚派;事实上,这两地的哲学家在历史上并无实际联系。这个派系有时又分为米利都学派和爱菲斯学派。由于他们地处同一个地区,于是将其合为一个派别。首先是泰勒斯的水本原说。泰勒斯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位哲学家,是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而他的观点就是:水是世界、万物

14、的本原。“水生万物”来自希腊人的海洋崇拜。泰勒斯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物质元素来解释万物起源的哲学家。另外还有“气本原说”、“火本原说”等。毕达哥拉斯学派:其成员大多是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毕达哥拉斯派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数是众多的,不变的。爱利亚学派:早期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 ,这一派别的中心思想是: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元素学派:如四根说,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四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自然哲学用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基本上属于唯物主义,否定了神创论,为神学到人学过渡创造了条件。从对神的关注,到对自然的关注,发展到对人的关注,此为

15、早期人类思想进化的一般路径。二、表现:1、智者学派的出现:在西方思想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第二次是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的城邦中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讲、雄辩和政治知识的职业人群,他们被称作智者。由他们倡导而引起思想和社会认识的巨大变革称之为智者运动。当时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一是公元前6世纪出现的自然哲学学派,侧重研究自然,代表人物是泰勒斯;二是公元前5世纪出现的智者学派,侧重研究人和人类社会,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的“philosophia”,即爱(ph

16、ilo)智慧(sophia),意思是“追求”和“智慧”,即“爱智”“爱智慧”。最早使用philosophia(爱智慧)和philosophos(爱智者)这两个词语的是毕达哥拉斯。“哲学”是日本从西方翻译来的词语,中国没有哲学的概念。中国有没有哲学?在学术界有争论,分歧的实质在于各方对哲学的理解各有差异。如傅斯年便认为中国上古只有“方术”,到汉代始可言“思想”,却从来没有什么“哲学”。后来他又重申中国没有西方意义的哲学。王元化清园近思录:“2001年9月,德里达教授应邀来沪,在餐桌上,德里达随口说了一句他对中国哲学的感想:中国有思想,但没有哲学。”(德里达19302004),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