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岳池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人民必修3.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6704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岳池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人民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岳池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人民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岳池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人民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岳池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人民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岳池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四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人民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一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背景、内容以及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所做的努力,认识三民主义对资产阶级革命所起的作用;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通过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掌握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及教师补充的史料,设计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及作用,并学会分析史料、评价历史事实的方法;通过列表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对比、探讨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三民

2、主义是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与旧民族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哪些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教学课时 1课时课前预习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经济上: 思想上:西学的传入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 2、提出过程 年8月,孙中山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在同盟会制定的纲领中提出,“ ”。后来在 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大主义”,即 主义、

3、主义、 主义,后简称为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民族主义(前提):包括“ 、 ”两项内容,即 , 。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 。把反对清王朝统治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要求。 民权主义(核心):主要内容是“ ”,即进行 , ,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 ,是政治革命的 。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生主义(补充与发展):主要内容是“ ”,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 的纲领,它反映了孙中山维护 的美好愿望。4、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性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比较完整的 。 进步性: 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

4、对 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它反映了中国人民 的愿望,在 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 。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 的要求,没有彻底的 纲领,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提出原因: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接连失败:十月革命的胜利 和 的帮助。孙中山个人因素: ;2、提出标志:1924年,地点: ,国民党一大通过的 3、主要内容:民族主义的方面,提出 的口号,并主张各民族 。在民权主义方面,主张 的民权,即“ , ”。在民生主义方面,提出了 和 的办法,承认 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生活。3、意

5、义:它和中国共产党的 基本一致;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 和 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的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规范完成导学案内容。2、把导学案中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教材助读1.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第一次: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第二次: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中共合作。2.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出:同盟会的组

6、建,以及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传播: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实践:武昌起义 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的相继失败. 发展: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3.三民主义对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2)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

7、张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重大意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继续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为捍卫民主共和进行不懈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也使复辟帝制的活动以失败告终。新三民主义(1)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使革命的力量空前团结。(2)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指导,国共两党进行了国民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反动势力。预习自测1、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

8、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 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哪一方面为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 B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暴力革命 3、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平均地权”方案在本质上( ) A.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纲领 B.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C.没有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 D.实行后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4、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粹主义 民生主义 5、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满洲贵族 D.反对帝国主

9、义 6、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三民主义重新解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反对民族压迫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 ) A. B. C. D. 7、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表叙,不正确的是( )A.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国民打革命的发展 D.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完全一致的 8、孙中山实现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其具体因素不包括( )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D中国共产党的帮助9、阅读材料,谈谈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哪些精

10、神值得我们学习?材料一:他为了国家独立、民权自由、民族幸福,不知疲倦地奋斗了一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任何外来威胁,内部分裂和暂时失败,都不能动摇他的革命意志。他所说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材料二:他一生追求真理,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从失败中学习,从不停止探索前进的步伐,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材料三:孙中山关心人的尊严与幸福,尊重人生价值,从上书李鸿章到倡导三民主义,都是为了人群的幸福,民族、国家的幸福。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他吸取中西文化的精华,创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发动武装斗争,十次起义,十次失败,毫

11、不气馁,愈挫愈奋。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 质疑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912年到1924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若夫革命主义,为吾辈所倡言。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191

12、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五: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同盟会宣言(1905) 材料六:“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 “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2.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