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电视与山湾村民的日常生活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16612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7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传媒)电视与山湾村民的日常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告传媒)电视与山湾村民的日常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告传媒)电视与山湾村民的日常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告传媒)电视与山湾村民的日常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告传媒)电视与山湾村民的日常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告传媒)电视与山湾村民的日常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传媒)电视与山湾村民的日常生活(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湾村民的日常电视使用潘月圆 张卓 王瀚东【内容摘要】 在电视已经普及的背景下,本文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对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浏阳市一个名叫“山湾”的村民小组展开田野调查,力图从受众自身的逻辑出发,呈现山湾村民如何在农闲季节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电视,以及电视与村民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关键词】电视 山湾村民 受众 民族志Television and Shanwan Villagers Daily Life【Abstract】Television has already popularized in China, wherever in city or in rural a

2、rea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thesis, with the ethnography research approach, carries out a series related investigations in “Shanwan” village, Liuya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by ways of some concrete methods such as observation and the depth interview.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present how

3、 the villagers enjoy TV programs in the slack farming season from the audiences own logi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rs daily life and their entertainment brought by TV. 【Key words】 television, Shanwan villagers, audience, ethnography引言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而巨大的变化之后,即使在农村,电视也不再是一件奢侈品。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电视

4、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6%,城市居民家庭彩色电视机拥有率达到137.79%,农村居民家庭彩色电视机拥有率为94.38%,农村居民家庭黑白电视机拥有率为12.14%。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中国统计年鉴2008. 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2008电视的普及成为绝大多数地区毋庸置疑的现实。在电视普及的背景之下,电视迅速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被严丝合缝而又强制性地融入日常生活中。这种融入是通过家庭这一具象载体得以显现的。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Nicholas Abercrombie)认为,电视是家用的,也是供家庭成员共同享用的。 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 电视与社会M. 张水喜等

5、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4 戴维莫利(David Morely)也坚持,只有充分了解家庭生活才能理解电视收看行为。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日常生活批判一书中认为,虽然日常生活是单调、重复的,但却隐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意义。因此,探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视使用过程也就具有了学理上的价值。 当收看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惯例与仪式的一部分时,由电视构成的媒介环境也成为人们真实的日常生活背景,而媒介使用行为只有在日常生活的整体语境中被解释才有意义。康拉德科塔克(Conrad Kottak)提出,电视的影响根据进入人们生活的时间长短而四个。当它是一种新奇之物时,它的奇

6、异性俘获了观众的全部注意。随着人们习惯于它的经常存在时,电视偶则具有了选择性与伴随性的影响。 Kottak, Conrad. 1990. Prime-Time Society: 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Television and Culture. Wadsworth: Belmont.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浏阳市官桥镇一江村山湾组中部农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小组的常住居民,本文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结构性或非结构性访谈)等田野调查,试图真实呈现处于这一阶段的村民们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如何是使用媒介的;并由此深入理解在村民的自身世界中,电视于他

7、们自身而言所产生的意义。电视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的?它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如何?电视对村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调查时间从2010年1月20日正式开始,直到2月23日结束,总计34天。由于农村生活普遍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天的农忙季节和冬天的农闲季节是两种很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而本次调研正处于冬天,所以村民的生活体现出了强烈的农闲季节特征,这在本文的叙述中都会有所呈现。 调研期间笔者入住了三户山湾家庭,分别是潘晓文、潘伟映以及潘自和家,每户观察时间总计约为5天。为了方便及时反馈和印证其他信息,参与观察是非连续性的,即每户先入户观察一到两天,轮流之后再进行了回访性质的新一轮观察和访问。然后,根据

8、对前面三户家庭参与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笔者又对潘晓文、潘伟映、潘良成和潘东飞等四个家庭,以及年轻一代的潘林、潘田鸣、彭静、潘云英和潘笑阳五个人组织了两场小组访谈。最后,笔者选取了山湾组22位村民进行深度访谈,其中有结构性访谈,也有非结构性访谈,以及非正式访谈。1. 鸟瞰山湾1.1 山湾概况山湾所在的官桥镇地处浏阳市西南部低丘陵地区,为浏阳河支流涧江河中下游的河谷盆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冬季潮湿低温。水稻一年两季,是该地区人们最主要的粮食作物。7-8月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双抢时节,早稻收割、晚稻插秧接踵而至;11月-次年2月是一年中的农闲季节,地里收拾好了,除了零碎活村民

9、几乎无事可做。境内大型自然灾害较少,夏季连降暴雨有时会导致涧江河泛滥,殃及河边居民。山湾组离涧江河直线距离约有400米,因此处于安全区域,旱涝无忧。官桥镇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依托的中部农村乡镇,截至2009年底,全镇人口为2.8万人,户数约为7600户,全镇共112个姓氏,其中以潘氏人口最多,约占到总人口的1/6,张、刘、彭等次之。境内居民多为明清两代由广东、河南、江西等外省及周边邻县迁入。人口历来集中于涧江中下游即镇中北部地区。当地人一般把东、西、南部山区称为“冲”,而把中北部人口和耕地比较集中的地方叫做“塅” “塅”的意思即是宽阔且平坦的地方。一江村山湾组位于镇中西部的群山之脚,正是“冲”

10、与“塅”的汇合之处,与邻近的石灰嘴村三丰组之间仅部分相隔一条一米见宽的小路,并无明显分隔界线。山湾,之所以被命名为“山湾”,是因为从这里连绵的小山脉都为南北走向,像个水湾一样,又如同母亲的双臂,怀抱住了山湾村民世世代代的栖息之地。山湾背靠的半山腰处有一座坟墓,上刻有一副对联“虎踞旋坡远眺易江 即涧江。北去,龙磐山湾仰承紫气东来”,气势恢宏也很形象地描绘了山湾的地理概貌。山湾组共有30户居民,户籍人数131人。其中24户姓潘,占总户数的80%。另外有黄姓家庭4户,何姓与胡姓家庭各一户。这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组内居民的社会关系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间以姻亲、地缘等关系。组内各种关系相互交织,看上去

11、错综复杂毫无头绪,但正是这些构成了生活在这个不完全共同体单元之中的人们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网络。根据2010年年初的调查,常年居住在村中的人数约为76人,占户籍总人数的58%。其中 60岁以上的老人有25人,15岁以下儿童及婴儿17人,30-59岁年龄段的人为23人,15-29岁有1人。夫妻双方均生活在村中的有18对,另有11位丧偶老人,6个留守妇女,3个终生未婚男人(2人有轻微精神病,1人家境贫寒)。山湾组人均拥有耕地一亩三分,没有集体企业。2006-2007年在隔壁大冲组曾有一家由株洲商人投资的炼铅厂,曾吸引了山湾组大部分留守的中年男性劳动力加入,从事的主要是铲煤烧炉、翻搅矿物等体力活,9小

12、时工作制,日工资30元。2007年底,由于铅厂附近生态破坏严重,当地多人被检血铅超标,在村民联合上访后工厂被强制关闭。浏阳是全国闻名的“花炮之乡”,但产业一直集中在浏阳东部和南部,花炮厂进入位于西部的官桥乡只是近几年的事情。2008年底以来山湾组附近的两个村庄分别开建了花炮厂,吸收了少量进厂工作,工资按件计算。为求多挣钱,妇女常常早上7点不到就骑着自行车出门,直到傍晚6点左右才赶回来。一天报酬在20到30元之间。山湾没有小卖部,村民如果急需日常生活用品,一般都会选择邻近山丰、九江或宝塔组的小卖部。如果要购置大宗或其他不是很急用的生活用品,村民则往往会等到赶集那一天集中购买。在官桥镇内有两个墟场

13、集市,一个是距离山湾组两里不到的石灰嘴墟场,每逢公历2、12、22日开市;另一个是目前只相距五里路程的集镇墟场,每逢8、18、28日开市。在水泥公路修成以及摩托车尚未普及之前,村民一般选择去石灰嘴墟场,男人往往骑单车来回,妇女则多结伴步行来回,边走边聊习以为常。2009年底,作为上瑞高速公路入口建设的水泥路建成通车,使山湾组离官桥集镇的距离从十里缩至五里。由于处在集镇的中心地位,货物齐全选择空间大,官桥墟场的优势逐渐盖过石灰嘴墟场,加上摩托车普及之后出行的便捷,山湾村民开始越来越多地涌向官桥集镇办事、购物。1.2 山湾媒介环境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当时人们所身处和

14、面对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本身创造出来的” 沃尔特李普曼. 公共舆论M. 阎克文,江红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2.,因此是一种“拟态环境”。由于人们所直接面对的现实生活环境太庞大、复杂了,因此不得不在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对它进行重构,这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媒介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今天的媒介已经由单一的渠道向多维的数字空间发散延伸。山湾乡民所身处的媒介环境没有现代都市般光怪陆离,但也开始浸染于现代传媒之中,其中尤以电视为胜。电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山湾,迄今已将近三十年。大部分村民早已脱离初见电视的新鲜与好奇。今天,大多数年轻人已经无法了解没有电视之前的

15、生活是什么样子了。据2010年年初的调查,山湾组30户居民家庭除一户 这一户是30号潘红九。他今年55岁,有中度精神病,独自一个人住在土屋中,从不与外人接触。之外,全部都有电视机。其中28户是21英寸以上的彩电,1户为14寸黑白电视机 这台电视机属于9号潘自中。他今年58岁,至今单身一人生活,家贫。原与哥哥潘自和住一同栋屋,2004年潘自和家另盖新房,留下他一人住在老屋。14寸的金星电视机是1997年哥哥家换彩电时淘汰了送给他看的。,22户拥有VCD或者DVD播放机,2户有两台彩电,都是新婚的陪嫁。除黑白电视机外,全部安装了卫星接收机,其中26户为大锅卫星,平均能够收到的频道数有40多个 山湾

16、的大锅卫星规格都为1.5米,可以接多颗卫星,理论上可收到54个频道,实际上由于信号传输或安装设置的问题,一般都只有40多个频道。;1户为小锅卫星,但是2010年1月初直播卫星信号升级加密后,只能收到6、7个频道。 为了解决偏远山区20户以上自然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2008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射了直播卫星中星九号,以政府采购方式将机顶盒免费发放给偏远农村牧区,解决群众收看电视节目的问题。但是在其他地区,市场上流通的却是大量非法生产的山寨版机顶盒。2010年1月初直播卫星信号升级加密,导致山寨小锅都只能收到中央电视台一套、七套以及西藏卫视和藏语、新疆卫视与维语和哈语、内蒙古卫视和蒙语以及吉林延边卫视等共12套节目。由于信号传输或安装设置的问题,这户人家最多只能收到7套。有线电视线路尚未铺设至山湾,据官桥镇广电站经营商介绍,要到大约2010年下半年才可以接过来。无线电视在山湾的信号很微弱,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