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6必修4.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6122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6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6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6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6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案6必修4.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创新的含义;理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体会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熟练运用相关方法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三)学法指导1查找资料撰文。借助有关事例,就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撰写相关论文。2角色扮演。作为一名营销主管,你将如何制订出营销方案,并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率领团队,针对某一商品进行促销,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3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分析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4归纳创新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内在联

2、系。二、知识点拨(一)如何理解创新1创新的含义第一,创新包括知识(理论) 创新、制度(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第二,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 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第三,经济体制创新调整的是生产关系,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相结合会使经济效益极大地提高。2为什么要创新第一,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要求创新,创新才能发展。第二,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造性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第三,创新是一个

3、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怎样才能做到创新第一,树立创新精神,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旧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采用新技术,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第二,勇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例题: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哲学上看,创新的重大意义在于()A只有创新才能否定旧事物 B只有创新才能使事物运动C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D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概念的理解。D项不属于哲学范畴;B项表述错误;A项中的“否定旧事物”与题干

4、无关。正确答案为C。(二)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2合理想象的含义合理想象是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设想出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的新的趋势和前景。3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二者有助于人们产生新认识,形成新理论,提出新方法,创造出新成果,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巨大作用。例题: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

5、级的过程解析:交通工具的变迁、发展,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趋势。A 否定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错误的;事物的变化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质变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C 项错误;B 项与题干表达的意思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D。三、学习自评(一)单项选择题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我们在近代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A B C D2事物发展的实质是()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

6、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3新生事物是()新出现的事物形式新奇的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有远大前途的事物A B C D4“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B他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C他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D他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从而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5关于学习书法,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

7、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A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 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的妙处 D学习书法不能模仿6鲁国有个人善于编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们准备移居到越国去。有人劝阻他们说:“二位去越国必然会穷的。因为屦是当鞋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二位的所长,到不使用鞋子和帽子的国家,怎么不会穷呢?”劝阻者的一番话表明()A他目光短浅,缺乏创新精神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C良好的愿望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事业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二)非选择题1“解放思想就能与时俱进。”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2辨析:用发展的观点

8、看问题就等于创新。四、能力拓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国策。有人认为:“提倡创新就是要求人们敢想敢干。”这种观点是否合理?为什么?五、相关信息(一)创新的哲学思考从唯物论角度看,创新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从辩证法角度看,创新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勇于支持新事物;要既批判又吸收,勇于推陈出新;要在积累的基础上勇于实现突破,促进事物的质变。从认识论角度看,创新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在21世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创新提出新

9、的使命和要求。这些新的使命和要求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经历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进入的又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以往的几个时代,竞争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或资本资源上的。过去的几个时代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也需要知识,但从来没有像知识经济时代将知识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人们可凭借体力或通过其他的手段去创造和垄断财富;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是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上的,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存在。由于知识的无国界性、无限供应性和非独占性这样三个特点,决定了知识经济必然是一种全球的经济。在这种全球经济的竞争中,竞争的焦点将不再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而是各种知识活动的成果,竞争已前移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甚至基础阶段。在这里,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精神和能力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事实证明,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鼓励、发扬人民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哪个国家就会在激烈竞争中处在十分有利的地位。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