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北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总结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915534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平北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平北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平北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平北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平北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平北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平北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平北 220kV 变电站施工总结一、 工程概况高平北 220kv 变电站位于高平市北王何南村东南高岗上,距王何南村约一公里。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 10.83 亩;站内建构筑物有:主控制楼一座(1020.60 m2) 、生活、消防泵房一座(27.00 m2) 、主变基础两座、60 m3 地下废油池一座,220kvGIS 屋外配电装置场地(2038.00 m2) ,屋外电容器、电抗器场地,进站道路 180m,站区围墙 349m,独立避雷针两支,地下深井泵室、 100 m3 地下蓄水池、一体化污水处理各一座。电气安装建设规模为 150MVA 主变压器 2 台;220kV 配电装置为 GIS 设备 7

2、 个间隔,两回出线, 110kV 配电装置为 GIS 设备 8 个间隔三回出线,35kV 开关柜 18 面,电容器 6 组;蓄电池 2 组;二次盘柜 29 面;综合自动化 1 套。本工程的主要特点是:110kvGIS 屋外配电装置置于主控楼屋面上,结构梁大,施工用脚手架多,是本工程安全和质量的控制重点。二、 施工情况本工程的外部施工环境较好,通过晋城供电分公司的积极协调,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自工程开工到结束,基本未受到当地村民阻挡,工程进展较顺利。土建工程:2006 年 2 月 18 日开工,电容器基础、220KVGIS 基础、主变基础、架构基础及附属建筑均为常规施工项目,基本按照计划进度

3、完成。主控楼屋面为 110KVGIS 设备基础,结构复杂,是本站土建施工的关键,3 月底完成主控楼地基处理,4 月中旬开始主体结构施工,主体框架用脚手架钢管近 200 吨,主体工程于 5 月底完成,7 月中旬完成屋面 110KVGIS 设备基础,具备设备吊装条件,7月底全面具备电气安装条件。8 月底完成土建工程。施工中未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电气安装工程:2006 年 6 月 25 日开工,8 月中旬完成除主变外的一次设备安装工作,8 月底完成全站电缆接线,9 月 5 日具备二次传动条件,9 月 14 日主变安装完成,9 月 20 日完成电气安装工作,经检验各项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具备验收条件

4、。三、工程管理本工程新建伊始,各参建单位就对该项目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积极开展“爱心活动” 、实施“平安工程” ,建设“平安文化” ,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创造优质工程。1、建立质量网络,完善质量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施工措施实施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网络,使质量责任明确,各司其职。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项目部按照质量和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工程管理,从而做到“人人有职责,处处有人管,批批有人查 ”。并制定了本工程的创优计划。为正确指导施工,项目部共归类编制了 16 种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和作业指导书,并经现场监理批准后在工程中实施,使施工

5、人员在现场施工中有了操作依据。名 称 状 态 名 称 状 态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安装) 已批准 屋面工程作业指导书 已批准地基与基础作业指导书 已批准 楼地面工程作业指导书 已批准主体工程作业指导书 已批准 装饰工程作业指导书 已批准雨季施工措施 已批准 软导线压接与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已批准GIS 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已批准 GIS 设备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已批准构支架组立安全技术措施 已批准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已批准变压器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已批准 变压器滤油安全技术措施 已批准电缆敷设现场作业指导书 已批准 继电保护作业指导书 已批准2、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施工人员的

6、质量意识和对施工工艺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施工质量的高低。要保证施工质量,首先必须消除人为的因素,为此,在施工的准备期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了质量及安全培训 900 多人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施工项目的特点及质量技术要求,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在开始作业前对参与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能充分的理解各自工作中的质量安全要求,掌握和提高施工的工艺方法,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本工程施工的实体质量。3、加强原材料及设备的进货检验,保证材料和设备的符合性设备材料是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和预期质量的根本。为此,项目部完善了工程物资的管理制度,在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每一

7、种类、每一批材料仔细地核查了出厂证明文件,在材料到现场后进行复检,检验合格报监理审批同意方才投入施工中。本工程对水泥、砂、石、砖、钢材、导线、电缆、瓷瓶、金具等主要的施工材料,在施工前都进行了检验和试验,并建立了跟踪台帐,保证了材料的质量和可追溯性。各种材料进行了百余次的抽样检测或复检,并对进场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标识,杜绝了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主要材料的检验频次见下表:品名 检验批次 总代表数量 合格率水泥 7 批 1240 吨 100%钢筋 4 批 245 吨 100%砼试块 202 组 100%砂浆试块 23 组 100%对进场的电气设备会同监理认真组织开箱检验计 60 批次,并做好开箱检

8、验记录及标识,对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厂方联系进行了处理。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完善质量检验制度为完善质量检验制度,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编制了质量检验范围划分表并经监理审批后投入施工现场工作中,作为质量检验的基本依据。隐蔽工程是百年大计,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比如:站区的灰土地基处理中,在驻现场检测单位的帮助下,我们始终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质量检验基本原则,每一步灰土的施工完成后在没有得到检测人员的合格通知以前,绝不进行下步灰土的施工;接地网、地下排水管线、灰土处理的隐蔽均通过现场监理监督检查后,方进行隐蔽。本工程 220KV、11OKV 配电装置均为 GIS 组合电器,

9、此项安装工作对天气、环境、安装工艺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厂家现场技术服务人员的监督指导下,认真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从安装对接、抽真空、注气、SF6 气体微水检测,我们精心做好每一道工序,确保了整体耐压试验合格。四、安全文明生产,确保施工顺利进行1、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网络安全文明施工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平台,是项目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网络,使安全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与安全监督体系,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施工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安全工作。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过程实施严格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管

10、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辩识及预控措施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工程的施工危险点辩识及预控措施和安全文明施工策划。施工过程中全力构筑企业安全生产施工的“五道防线”:即以安全规程为中心的各项规章与安全责任制相结合的制度防线,安全教育与安全文化相结合的人体防线,超前防控和主体防御相结合的预控防线,设备管理与落实反措相结合的现场防线,班组建设与岗位练兵相结合的班组防线。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专项措施在全体施工人员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大对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签订“三不伤害”责任书,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1、,加强现场安全监护力度。制定了应急预案、施工临时用电措施、脚手架搭设安全措施等。4、加大安全文明设施投入,营造安全文明现场施工氛围根据省公司对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 ,制定了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按工程施工进展分阶段购置、制作安全文明设施及各种安全标语牌,确保现场安全文明设施标准化。五、施工检验结果根据监理批准的质量检验范围划分表的规划和质量检验的程序,经项目部自检并经监理最后认定后,已完成工程的质量检验情况如下:(详见:附表)1、建筑工程:已完成分项工程数 207 项,自检合格 207 项,自检评定合格率 100%;已完成分部工程数

12、43 项,自检合格 43 项,自检评定合格率 100%。经监理组织检验后认定:已检验分项工程数 208 项,验收合格208 项,验收合格率 100%。2、电气安装:已完成分项工程数 199 项,自检合格 199 项,自检评定合格率 100%;已完成分部工程数 32 项,自检合格 32 项,自检评定合格率 100%。经监理组织检验后认定:检验分项工程数 199 项,验收合格199 项,验收合格率 100%。六、工程验收启动情况本工程于 2006 年 9 月 25 日至 9 月 30 日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组对土建工程共提出 32 项缺陷,电气工程共提出 100 项缺陷,主要问题基本处理完成。2006 年 10 月 10 日开始投产启动,2006 年 10月 13 日完成本站所有电气设备启动工作,顺利移交运行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