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方法的培养及策略分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5129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写作方法的培养及策略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英语写作方法的培养及策略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写作方法的培养及策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写作方法的培养及策略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英语写作方法的培养及策略分析摘 要: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英语教育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学中多涉及词汇、语法、句型、短语等结构教学1。而英语写作模块教学就是对这些结构的整体考察,它对词汇、语法、句型等结构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是英语基本功的重要体现。所以,培养学生高中英语作文书写能力在教学任务中就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技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高中英语写作模块的题型设置也逐渐地突出交际性和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所以,学生在平时做题训练时就要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多关注身边的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习惯性地用英语来表达想法。至此,本文是结合作者多

2、年高中英语一线教学经验2,总结分析以下针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几点技巧要点,希望可以为众多一线英语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参考。一、培养高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必要性分析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写作模块是对“听”“说”“读”“写”各能力综合方面的具体考察。也是对英语基本功的有力体现。在高考英语中,写作的分值是25分,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考生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那就必须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不能在写作上丢太多分。然而许多学生因为很多原因导致写作能力偏弱,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多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写作是对词汇、语法、句型等基本结构,这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平时一定要注意词汇的积累,避免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二、高中

3、英语写作方法策略分析1.细心审题,正确把握题材方向纵观历年高考英语写作出题方向,大多数为应用题型,题材各异。这就需要学生要仔细审查题目,正确把握题材方向。在写作之前,要把握题目包含的各个信息点。这是为下一步的准确表达语言做出铺垫。只有准确把握题目信息重点,才能有针对性的得分。其次,要细心品味出题人的要求,仔细揣摩考察重点,避免出现信息误漏、表达不清、偏离题材等问题。从而正确使用结构时态,准确表达材料信息内容。2.选词组句,按照“就易避难”原则一是在明确题材信息,把握重点的前提之下,选词组句时要按照“就易避难”的原则,尽量避免因一些偏、怪、难词,或者较为复杂的句型结构导致出现语言表达不准确,句型

4、结构杂乱的现象。而在平时练习时要有意识地做到运用自己比较熟悉的词组或者句型结构,尽量将自己的观点流畅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临场变通能力。二是,在应用材料信息时,要避免出现对原材料进行“硬”译的情况。要善于将材料信息进行灵活表达,有时还需要从对立的角度展开讨论。三是,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英语用语及语法习惯,避免受到母语的用词习惯干扰,从而用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将材料信息及论证观点准确表达3。3.连句成篇,行文连贯词汇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而文章又是由多个句子组成。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就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4。考生在遣词造句时一定要注意用语习惯,一切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并适当的使用

5、相应的关联词将文章要点用流畅的句子准确表达5。在句型的使用上避免出现句型单调,生硬搬套的现象。不时的变化句型,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增强语句的表现力。只有语言地道、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才能文通语顺、层次分明。4.言语精炼,注意字数高考英语作文一般字数要求是不少于120字,不超过150 字。应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准确把握字数要求,避免字数“两极分化”。这就需要学生在考试中尽量使用能表现自己实力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同时不能出现语句前后矛盾、表达不清等现象。5.仔细核对,查漏补缺、卷面整洁考生在写作时,可能会因为把整体注意力都集中在写作的质量上,往往会出现笔误,这就需要考生在书写完毕后及时地对文章进行检查,力争做到语句流畅、表达准确。此外,修改时要注意卷面整洁,切记不能出现马虎潦草或涂改乱擦现象,避免给阅卷老师留下态度消极的现象,最终影响得分。三、总结总之,只有充分了解考试要求,熟练掌握应试技巧,在考试中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做到让文章语言结构流畅。只有多读、多写及熟悉评分准则,在加上平时的练习,才能够在考试中顺风顺水。参考文献:1徐东萍.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16).2345黎姝华.高中英语写作问题分析及基础训练J.知识窗(教师版),2011(04).(作者单位:贵州省绥阳县绥阳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