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第17.3周.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14872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第17.3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第17.3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第17.3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第17.3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第17.3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7.3周今天复习:高中历史选修3-4【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从考点重点看,仍将以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及相关历史现象、国联和联合国、局部战争和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考点作为高考命题的重点。2.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命题形式都有,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的有全国课标地区、山东等;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考查的省份有安徽、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海南等。3.从考查角度上看,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及战后重建与反思、雅尔塔体系、国联与联合国、大国关系与和平发展问题等是考查的重点。4.从社会热点看,本专题与当今国

2、际局势、地区热点问题紧密相连,特别是朝鲜半岛的局势、日本极右势力抬头、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历程、东南亚动荡局面等重大国际热点问题,将会与本专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联合国的作用”“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等历史问题链接显性或隐性考查。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从题型上看,多数新课标省份高考以非选择题为唯一命题形式,且不与必修模块链接考查;但个别省份偶有选择题形式考查,凸现出自主命题的特点。 2.从内容上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亚洲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杰出革命领袖等是本专题命题的重点。3.从命题角度看,近年高考特别重视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方法、角度等方面,选取

3、教材没有讲述过的历史人物进行命题。4.从热点考查看,通过中外杰出历史人物言行、活动,隐性考查社会现实热点。如考查古代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的命题,隐性考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热点;从对东西方先哲的命题考查,折射出当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热点等;从中外科学家的贡献命题,隐性考查当前走科学发展观之路的改革等。我要练习: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8)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答案】D【考点定位】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甲午战前商品输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认识,

4、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近代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分为商品输出为主和资本输出为主两个阶段,甲午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主要形式有倾销商品、设立洋行等,主要以英国为主;甲午战后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形式有大量贷款、创办工厂、兴办铁路等,主要以日本、美国和德国为主。“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几乎每年都会考到,考生一定要注意。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迄今,

5、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A项的表述错误;图片中未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故排除B项;C项的表述与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不符,故排除;图片中“一五”计划期间,工人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展重工业建设的场景体现了工人投身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热情。故选D。【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50年代探索“一五”计划【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热点考查试题,今年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三大改造完成60周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一知识点在现代中国经济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年高考都会从中命题。今年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60周年,更应该引起重视,复习要联系政治

6、史、思想文化史以及经济历史综合梳理。3、(2015年江苏卷历史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解读表格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表格体

7、现是1914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使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故C项正确;A 项错在“直接导致“;B中递增和表格中体现的递减不符合;体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帝国主义压迫特点,故C项正确;A 选项错在直接,应该是一战,B中火柴厂递减影响华裔投资信息表格汇总没有体现;D中反对二十一条是1915年,时间不符合。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短暂的春天”。【名师点睛】解题必须立足于图片材料,分析图片可以先分析其表层信息,然后分析其深层次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的表层信息即可以直接阅读或观察到的表面信息。而深层信息则是把表层信息与已知的有关历史背景知识相联系,做出正确的推理而得到的信息。主要有两个步骤:第一步,观察图片,概括出图片外在的、表面的形象特征。第二步,进一步理解图片的深层次信息,这一步关键要结合图片信息所反映的教材相关历史知识作答。-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