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军庄中学-赵春雪-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教学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914870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头沟-军庄中学-赵春雪-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门头沟-军庄中学-赵春雪-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门头沟-军庄中学-赵春雪-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门头沟-军庄中学-赵春雪-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门头沟-军庄中学-赵春雪-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头沟-军庄中学-赵春雪-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头沟-军庄中学-赵春雪-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教学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中小学第一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初中武术健身拳套路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体育与健康学段: 初中学段年级八年级教材书名:体育与健康 八年级全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赵春雪门头沟区军庄中学15901046211实施者赵春雪门头沟区军庄中学15901046211指导者刘文祥门头沟区进修学校13716582816其他参与者高连民北京市大峪中学13671104665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技能教学为载体,注重体能的练习,结合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

2、广泛、乐于参与、求知欲强烈的特点,设计了此课。教学中以传授武术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主,使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特点有较深入的理解,课堂中注重合作学习和多样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武术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运动。开展时不受年龄、性别、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条件的限制,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因此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健身拳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项内容。它属于长拳类型,是一套朴实、简练、舒展大方、节

3、奏鲜明的武术套路。它由12个动作组成,其中包括拳、掌、肘、爪、勾的打法和脚踢、膝顶、头撞、按摔等技法,内容丰富,攻防特点明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健身拳的全套动作及动作的攻防含义,了解动作的特点,规律和锻炼方法,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接受武术传统文化熏陶,传承民族精神;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运动,弘扬民族精神的现代中学生。本次课为第六次课。第一次课学习武术基本手型与步法,第二至五次课分别学习健身拳的十二个动作。本次课复习武术健身拳成套动作,要求学生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提高武术的节奏与力度,辅助教材是素质练习。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校是门头沟区的一所山

4、区中学,有6个教学班共115人,学生主要来源于周边自然村落。本课教学对象为我校八年级女生,她们正处在青春期阶段,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身体素质一般,在小学时接触过武术有一定基础,但基本功较差。通过前五次课的学习,学生们学习态度认真,但武术讲究的是基本功,本次课在加强基本功练习的前提下,力求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创新,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缓解学习压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内容初中武术健身拳套路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作准确连贯以及动作节奏的把握2教学难点:展现武术的精、气、神,做出动作劲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健身拳套路动作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动作概念和

5、武术相关攻防知识。进一步强化健身拳套路动作节奏以及精气神的展现。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90%的学生能够完成健身拳套路动作,30%的学生能够标准的独立完成健身拳套路动作。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勤学苦练,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教学手段、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1.教学手段:(1)准备活动采用武术操英雄少年,不仅复习了武术的手型与腿法而且弘扬了民族精神。(2)合理运用学生骨干在练习中进行监督和辅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利用挂图和多媒体视频,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4)每人一块小体操垫,进行教学和素质

6、练习。(5)检验学习效果采用录视频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了解自身运动水平。2.教学方法:直观法、语言法、分解与完整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练习法3.教学资源:场地1块、挂图1份、小垫子12块、电脑1台、显示屏1块、录像设备1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时间教学内容运动负荷组织教法与要求次数时间开始部分1分钟一、体委整队,报告出勤人数二、宣布上课,师生行抱拳礼三、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1、武术健身拳2、素质练习四、安排见习生,安全教育1次1分钟组织:两列横队要求:集合快、静、齐;行抱拳礼时目视对方。 准备部分6分钟一、一般性准备活动武术操英雄少年二、专门性准备活动1、手型变换2、马步冲拳3、弓步推

7、掌目的:为了防止运动损伤进行的练习,抓好武术基本动作的规格和质量。1次2*88次8次4分钟2分钟组织队形: 武术操要求:动作到位,有精气神。要求:专门性准备活动动作到位,幅度大。基本部分30分钟一、健身拳套路动作要点:预备式:挺胸收腹,两腿夹紧。起势:拳掌变换要准确戳掌冲拳: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平稳。 抽拳弹踢:抽拳、弹踢要同时,动作要有力。进步蝶掌:连续上步要连贯,蝶掌推出要有力,两掌根上下相对。转身按摔:上步勾手要迅速,转身下按要用腰。提膝架推:架推双爪,两肘均要微屈。分拳前撞:双拳后摆要有力,前撞要收下颌。托撞双肘:双拳握紧,两臂夹紧。跳步顶膝:跳起要轻,下拍前顶要有力。转身横打:转身

8、与横打拳要同时完成。转身插掌:转身、插掌要同时完成。收势:分掌要舒展,收拳、转头要迅速。教学重点:动作准确连贯以及动作节奏的把握教学难点:展现武术的精、气、神,做出动作劲力二、素质练习1、“跷跷板”练习目的:新颖的练习方式进行锻炼2、“猜拳”游戏目的:活跃课堂的同时进行锻炼3、跳小垫子练习目的:发展学生弹跳力5、合作收垫子游戏方法:分成人数相同的四组,站在标志线后四人手拉手准备,听到口令后,其中一位同学拿起小垫子,四人手拉手跑到顶点将小垫子放下后,跑回继续拿剩余小垫子,每次只能拿一块,将四块垫子摞成一摞,小组讨论出最好的方法后开始,先完成的组获胜。规则: 全组按照游戏方法不犯规的完成规定路程,

9、以全组同学顺利完成为成功、胜利。目的: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1次12次12次23次1次12次1次1次20分钟7分钟3分钟武术组织队形: 教学方法:1、事件引入,大屏幕播放视频,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要求:学生积极主动思考。2、教师示范整套健身拳动作,学生观察。3、集体练习:分动口令和连续口令的引导下练习。 要求:分动口令的引导练习注重动作的规范性,连续口令的引导练习时,在发力时喊“哈”以增强练习者士气和动作劲力。4、分组练习:教师根据学生之前的练习情况,提出问题,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学生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组长起到骨干作用5、集中纠正错误动作 节奏掌握

10、不好纠正:强调动作节奏并讲解“转身按摔”的攻防含义。 弓步、马步不标准纠正:强调弓步、马步的动作要领和基本动作,学生练习。 出拳无力击打小垫子练习A撤步戳掌B跪步冲拳C 弓步蝶掌D 马步横打A撤步戳掌B跪步冲拳C弓步蝶掌D马步横打6、跟随音乐小组练习,提高武术动作的节奏性,改正错误动作,教师巡回指导要求:纠正自身错误动作,注重提高自身武术动作的节奏。7、 检验学习效果,教师录像要求:动作路线准确,协调自然,劲力较好,精力充沛8、 个人展示要求:认真观察优秀学生动作,学习并认识到自身不足教法:1、学生配合老师进行素质练习,按照要求完成练习内容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3、教师总结素质练习和游戏活

11、动情况。练习方法:要求:1、 认真听讲,明确练习方法2、 练习时注意安全。 游戏队形:要求:1、学生认真体会,理解规则。2、动脑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团结合作完成游戏。3、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结束部分3分钟一、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放松。二、教师总结讲评。评价学生完成本次课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三、课后作业:1、填写课堂反馈评价表2、练习健身拳成套动作四、归还器械,师生再见。1次2分钟1分钟组织队形: 要求:1、集合“快、静、齐” 2、充分的放松身心。场地器材场地1块挂图1份小垫子12块电脑1台显示屏1块录像设备1套预计运动负荷运动密度35%40%左右安全措施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

12、是否有安全隐患。2、准备活动要做充分,加强武术基本功的练习,避免运动损伤。3、认真讲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强调学生练习时不要打闹。4、击打小垫子练习时,注意掌握好两人之间的距离。5、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防止意外事故发生。6、认真进行放松,养成积极放松的良好习惯。课后小结在本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健身拳的套路动作,初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对套路动作的反复强化,学生基本能够做到动作规范,节奏鲜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讨论非常不错,但教师仍需从多方面加以改进,如:击打小垫子时候的两人间距加大,课堂上教师应语言精炼,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练习时间。教学设计特点分析1、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武术健身拳套路动作的节奏,我采用口令分解练习,节拍练习,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