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上传人:l****y 文档编号:12914810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教案: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教案: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教案: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内容分析】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抒发了诗人在春回大地时的欢喜、愉快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咏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满人间,婀娜多姿”的画面。这首诗旨在赞颂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其实,关于大自然的美,不仅仅在于春天,这种美好、蓬勃何尝不体现在夏天,秋天,冬天。咏柳重点在“咏”,用“咏”的形式赞颂其他的季节,既承接了课堂中的知识,有感受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精炼的语言组

2、织能力。【教学目标】、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优美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吟诗作画等方式来赞颂生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检测学生的文化底蕴。【教学理念解读】学习古诗文,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而语文素质的核心是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情趣、学习能力以及习惯、方法的融合。古诗文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学不同层次的古诗,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新教学大纲提倡:古诗教学应以吟诵为主。历史时隔久远,如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添之以情趣化,以诗引画,以画诠诗不失为古诗教学的一大契机。拓宽思维外溢美感,触类旁通,继

3、而举一反三,倡导学生吟诗作画。这也是一种诗文、诗情、诗理与学生的品味、感悟的无声对话交流。【案例】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从思想上、情感上渗透古诗文沉淀千年的精华之美。学习民族文化,展现的是历史长河的一幅隽永的画卷,过去的学者赋诗必画,远如苏轼、唐寅,近如徐悲鸿、齐白石,诗画交融,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而古诗教学中,美术素养不可忽略。融意象于寥寥几笔中,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师:春,是苏醒,是温暖,是成长,是绿色,是生命。咏柳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沐浴在春风中的柳树想象成经过巧手裁剪的艺术品”这么一幅生机蓬勃的画面,学了古诗,让我们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多美的春天,多美的大自

4、然。”同学们,让我们耳听着古曲,手持画笔画画着美景。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学生画咏柳春景图。投影示学生的作品。理念: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诵诗成画,渗透美术素养于古诗课堂,并非简单刺激视觉美感而已。师:同学们眼中的春天多美啊!其实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不是吗?在春天里,我们咏柳,在夏天里我们生:在夏天里,我们赞荷。生:在夏风里,我们咏荷。生:在夏天的池塘里,我们颂睡莲。师;原来,夏天也是多姿多彩的。我国古代许许多多的诗人也曾用他们的精妙之笔,写下诸多的“夏”的诗篇,不知在你的记忆宝库里,保存着哪些夏之诗?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