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word教案 (14)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2914778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word教案 (1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word教案 (1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word教案 (1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word教案 (1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word教案 (1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word教案 (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word教案 (1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青蛙卖泥塘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青蛙根据小动物们指出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本文共12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第1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青蛙想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第2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青蛙改造烂泥塘;第12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青蛙不再卖泥塘。本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结构是相同的: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谁来了,然后是来者指出泥塘存在的问题后离开,最后写青蛙改造泥塘。这两次卖泥塘写得比较具体,来者(老牛、野鸭)具体说了什么话,青蛙听

2、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都有清楚的交代。从青蛙第三次卖泥塘开始,行文出现了变化,只列举了有哪些小动物指出了什么问题,此后青蛙对泥塘的多次改造也是一笔带过。最后,青蛙又一次叫卖泥塘时,对改造好的泥塘的介绍具体而生动。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喜欢听,也喜欢讲。教师可以借助文本结构相同的特点,引领学生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会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

3、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教学重难点1.正确识字、写字。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会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回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谈话导入。师:小青蛙和妈妈天天去捉害虫。日子一天天过去,池塘的环境不断被破坏,变成了烂泥塘,许多动物都搬走了。青蛙住着住着,还是决定卖掉泥塘。青蛙的泥塘能卖出去吗?2.板书课题(板书:青蛙卖泥塘),齐读课题。(1)

4、质疑激趣: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青蛙是怎么卖泥塘的?有哪些小动物来过?青蛙的泥塘卖出去了吗?)(2)看课题,认读生字“卖”。比一比识记:卖买(上面有东西就“卖”,没东西就“买”)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圈出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再多读几遍。(3)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指导识字。故事情境1: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些钱搬到城里去住。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卖泥塘的牌子。(1)出示带词语的图片,学生认

5、读词语“烂泥塘”“牌子”,注意“牌子”的“子”读轻声。(2)学习生字“烂”。“烂”的声母是“l”,前鼻音;加一加识记:火+兰=烂。(3)学习生字“牌”。加一加识记:片+卑=牌;回忆前文蜘蛛的店招牌,巩固识记。故事情境2:青蛙站在牌子旁边大声吆喝起来。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1)认读“吆喝”一词,学习多音字“喝”。“喝”在文中读第四声“h”,可组词“吆喝、喝彩”,在“吆喝”一词中,“h”音变为轻声。我们之前还学过它的另一种读音“h”,可组词“喝水、喝茶”。谁来学着青蛙吆喝一下?(指名说)青蛙站在哪里吆喝的?(学生读句子: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6、(2)学习生字“坑、挺”。“坑、挺”都是后鼻音;加一加识记:土+亢=坑;扌+廷=挺。(3)提问:要是在水坑坑里打打滚,会是什么感觉?(舒服。)学生认读“舒服”一词,注意“舒”是翘舌音,“服”读轻声。“挺舒服”是什么意思?(很舒服。)再读“牌子、吆喝、舒服”三个轻声词。故事情境3:跟老牛一样,好多小动物都被青蛙的吆喝吸引来了。他们有的说缺点儿树,有的说缺点儿花,有的说缺条路(1)学生认读词卡“缺点儿树”“缺点儿花”“缺条路”,读好儿化音。(2)学习生字“缺”。出示残月、缺口碗图,直观地让学生了解“缺”字的意思;再组词识记:缺少、缺口、残缺。故事情境4:为了把泥塘卖出去,青蛙做了很多事。青蛙采集草

7、籽,播撒在池塘周围;青蛙砍些竹子,把水引到池塘,把池塘灌足了水(1)出示词语“采集、播撒、灌水”,学生认读。(2)学习生字“集、播、撒”。“集”的偏旁含“木”;“播、撒”都与手的动作有关,所以是提手旁。(3)顺口溜识记“灌”:三点水,草字头,住进一口又一口。故事情境5:池塘周围长满了绿茵茵的小草,多美啊!池塘里灌满了水,可以在水里尽情地游泳,多好玩啊!(1)学生齐读词语“绿茵茵、游泳”,并练习用这两个词各说一句话。(2)学习生字“茵、泳”。“茵”是前鼻音,形声字;“泳”是后鼻音,形声字。加一加识记:艹+因=茵;氵+永=泳。3.编字谜识字:东西南北一条心。(愣)4.集中识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

8、片,学生可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如抢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指名用生字口头组词,评选出“组词之星”。(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巩固识字。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引导观察,按结构给生字分类。(“蛙、搬、倒、籽、破”是左右结构的字,其中“籽”左右等宽,“蛙、搬、倒、破”左窄右宽。“卖、泉”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窄下宽。“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2.(课件出示动漫笔顺)学生观察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教师重点指导“蛙、搬、泉、破、应”。左短右长, “圭”中两个“土”分别居于右上格、右下格,两个“土”的第三笔都越过竖中线,末横最长。

9、“扌”居左;“舟”居竖中线左侧,笔顺是撇、撇、横折钩、点、横、点,第五笔横与横折钩的竖段相接;“殳”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白”的竖和横折的折段均向内收;“水”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左侧,第三笔撇和第四笔捺相接于竖中线。顶部“石”低,底部“皮”低。“皮”的第一笔横钩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第二笔撇要撇向“石”下,第四笔横撇的横段压横中线,撇尖过竖中线,第五笔捺收笔略低于横撇。外部的“广”横稍长、撇舒展;里面的部分最后一笔横略长,超出上面的横。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个别指导。5.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再练写。四、整体感知,作业设计1.整体感知,梳理角色。(1

10、)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用“”标出来。(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青蛙、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等。)2.整体感知,了解青蛙付出的劳动及泥塘发生的变化。(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泥塘发生了哪些变化?(2)全班交流,完成下列表格。前状青蛙做的事情泥塘发生的变化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小结。师:这节课我们读了青蛙卖泥塘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识记生字、词语,并了解了它们的意思,大家的学习兴趣格外浓厚。课下同学们还要去读一读,写一写,把这堂课学习的内容牢牢地记在心里。5.抄写词语:青蛙草籽野鸭泉水竹子应该

11、花丛尽情道路6.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3.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朗读课文,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词。(1)(课件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再齐读、分组读、男女生合作读。卖泥塘 烂泥塘 牌子 吆喝 灌水 缺点儿水坑坑 挺舒服 采集 播撒 游泳 愣住 绿茵茵(2)同桌合作,听写词语,再互评互纠。青蛙 草籽 泉水 应该 买卖 搬家 倒立破坏 野鸭 竹子 花丛 尽情 道路2.谈话导入。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

12、生字词,还朗读了课文,知道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很多事情。那么青蛙具体是怎么做的?泥塘最后卖出去了吗?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起因青蛙打算卖泥塘。(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2)理解“烂泥塘”。(课件出示插图)了解“烂泥塘”的样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烂泥塘”是怎样的。2.学习第25自然段,了解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1)为了卖泥塘,青蛙是怎么做的?(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2)引说:听,青蛙正高声叫卖呢!(课件出示句子及插图一)“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吆喝”是什么意思?你平

13、时听到过谁的吆喝声?青蛙是怎么吆喝的?你扮演青蛙帮忙吆喝一下。(抓住“喽”,前半句读得稍长一点;抓住“!”,后半句读得短促一点儿。)指名读,师生评议。过渡:同学们的吆喝声可真响亮!这不,一头老牛被你们的吆喝声吸引,他缓缓地走过来了。(3)了解老牛的做法和想法。(课件出示句子)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指名读,想一想:老牛对烂泥塘是否满意呢?指导朗读:老牛说话的语气应是慢条斯理的,抓住“不过”读出前后意思的转折。老牛的说话方式有什么特点?(先说泥塘的优点,再说泥塘的缺点。)中间用“不过”来连接,这样说有什么好处?(这样的

14、表达让人听了舒服一点儿,即使有错也更能让人接受。)师生合作读第4自然段:所以老牛(生接)不想买泥塘,走了。过渡:听了老牛说的话,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4)读课文第5自然段,了解青蛙的想法和做法。学生自由读,再和同桌说一说听了老牛的话,青蛙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指名读。(抓住“就能”,读出青蛙迫切想要把泥塘卖出去的心理。抓住“采集”“播撒”两个动词,读出青蛙为卖泥塘做的第一件事种了草。)想象画面,感受变化。A.教师激趣导引:青蛙采集草籽,把它们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然后经常给它们浇水、施肥。在青蛙的辛勤劳动下,池塘周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B.学生想象说话: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3.

15、学习第68自然段,了解青蛙第二次卖泥塘的过程。(1)教师引读:到了春天,青蛙的辛勤劳动终于有了回报,大家看(生接)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2)想象:(课件出示泥塘周围长满绿草图)此时,青蛙会怎么想?(池塘一定能卖出去。)于是,青蛙又站在牌子旁边大声吆喝起来(生接)“卖泥塘喽,卖泥塘!”(3)这吆喝声又引来了谁,他说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指名读野鸭的话。(野鸭说话简洁,读的时候可以快一点儿。)野鸭的话有几层意思?(两层。“这地方好是好”是说泥塘的优点;“就是泥塘里的水太少了”是说泥塘的缺点,中间用“就是”来连接。)齐读野鸭的话,抓住“就是”读出前后意思的转折。(4)教师提出疑问:同样一个水坑坑,为什么老牛觉得在里面打打滚挺舒服的,可野鸭却认为水太少呢?(各人需求不同。)(5)师生合作读第7自然段:所以野鸭(生接)没有买泥塘,飞走了。(6)听了野鸭的话,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学生默读第8自然段,找出表示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