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14752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余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必考题)和第卷(加试题)两部分,其中必考题满分7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加试题满分30分,答题时间为30分钟。卷(必考题)1. 结合西周分封制有关知识,观察孔子十四世祖示意图,由此可以得出孔子是受封于图1A宋的商朝旧贵族后裔 B鲁的周公长子后裔 C宋的姬姓贵族后裔 D鲁的微子启后裔2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3如果要研究明代设立内阁制的情况,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 东

2、京梦华录明史职官志明史太祖本纪明成祖实录 A B C D4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 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5“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寻找到这一“钥匙”最初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6

3、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史实,先后顺序正确的是血战台儿庄 大决战 八月一日 挺进大别山A B C D7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8.有学者认为:“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把

4、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发生的深刻变化。”下列各项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议 B中美联合公报发表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第9题图9在右图中、处依次对应的应是A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B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C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D十二铜表法、万民法、自然法10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的是A资本论的出版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四月提纲的提出11元王祯农书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上轮所用弦通缴轮前旋鼓,棹枝一侧随转。

5、其棹枝所贯行桄而推挽卧铀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 揙冶甚速,过于人力。”材料中所描述的工具主要用于A、灌溉 B、播种 C、冶铁 D、耕耘12图6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其中第2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图6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13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这表明当时我国A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14小说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

6、的社会风貌,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该小说中的是A举办新式婚礼 B苏式服装成为普遍的选择C通过互联网观看电影 D在北京城内乘坐地铁15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价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这种现象A主要是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B使封建地主的财力和社会地位提高C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D是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16在美国,农业调整署通过1933年同各州农场主签订合同,仅1934年就减少小麦和棉花播种面积各1000万英亩,玉米900万英亩,两年内共销毁牲畜2300万头。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减少农产品过剩 提高农产品价格 缓解失业压力 恢复

7、金融秩序A B C D17欧洲走向联合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之一。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欧盟成立 欧洲共同体建立 “马约”签订 欧元正式问世A B C D18韩非子曾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仁政德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19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技著作。下图为书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C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20鲁迅

8、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对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下列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 2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22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

9、“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 孙中山23“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赶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新三民主义中增加“节制资本”的主要目的是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C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D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2415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皮科曾说:“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社会契约 B禁欲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25巴黎伏尔泰纪念馆总是游人如梭。很多游人在瞻仰了这位伟人后还在留言簿上表达自己的敬意

10、。下列留言中,不能体现伏尔泰的思想,属于张冠李戴的是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C“你使人类懂得,自然赋予人类自由” D“你所提出的三权分立主张,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26(10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1)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在哪里?(1分)在其民主制度达到“黄金时代”后,其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1分) 材料二(2)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

11、则?这是哪部法律文献的规定?(2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当选”。近代中国宪政发展史(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一部宪法?当时颁布这一宪法的目的是什么?(3分)材料四(4)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根据材料四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3分)27(10分)英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十日谈虽然讴歌了人性,但主要集中在人性中的本

12、能方面。随着运动的发展,文艺复兴也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就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摘编自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哈姆雷特与十日谈中所歌颂的“人性”在侧重点上有何不同。(2分) 材料二 1718世纪英国相关重大事件表1687年牛顿撰写的 出版。 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782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2)在材料二中、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17世纪后英国快速发展的原因。(4分)材料三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起到中国,是他们积了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经济、思想的变化等角度分析“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4分)卷(加试题)28. 读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