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4475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开学考试.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开学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A. 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B. 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C.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D. 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据材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孔子借助孝悌等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

2、序,故D正确。依赖外在礼仪,没有突出人伦情感,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故B排除。孔子时期没有形成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故C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人伦观。材料意为孝悌之道是仁善的根本。一个遵守孝悌之道的人,触犯的长辈和上级是很少见的,因此也不会喜好造反作乱。君子应致力于根本,仁善之道,做人立世的原则自然就会产生。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人伦观,从孝悌之道到不好犯上作乱,体现出孔子以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的秩序。2.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说明A. 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B. 人才适应时代

3、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C. 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D. 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答案】B【解析】材料“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不等于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游说谋官是主要的做官途径,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孙武主张军事手段谋国,前者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统治者需要,后者切合统治者争霸的内在需求,故B项正确;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片面理解材料,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需要的是能够对国家增强实力的学说,而不是泛泛而谈的道德理论,故D项错误。3.汉初刘邦要陆贾总结秦亡的教训,作为借鉴。陆贾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这体

4、现了汉初A. 把孔孟思想奉为治国思想B. 推行积极无为的哲学观C. 法家思想遭到摧毁性打击D. 抛弃了中央集权的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可知陆贾主张政府应该无为而治,故B正确;材料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不是孔孟仁政思想,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家思想遭到毁灭性打击,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故D错误。4.某道观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共同拜祭雕像,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这主要是因为朱熹A. 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B. 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 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答案】B【解

5、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朱熹与孔子在道观中一同受祭祀,主要是因为朱熹的理学思想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故选B项。A项是孔子的成就;C项是董仲舒的成就;D项是朱熹的成就。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朱熹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5.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 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C. 批判八股取

6、士,倡导学以致用D.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实际上是强调学术自由,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因此选D。其他三项都无从体现。考点:儒家思想点评:“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其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

7、实际。6.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A. 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 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C. 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 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王夫之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主权在民学说,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董仲舒的君

8、权神授理论,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王夫之7.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印刷术的革新B. 造纸术的改进C. 装订技术的提高D. 科举制的盛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印刷术。材料中以宋朝为节点说明了书籍格式的变化以及书籍发行量的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题干所示现象与纸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B;C项有一定干扰性,但没有依

9、据,不能够成为主要原因,排除;题干所示现象与科举制盛行有一定联系,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8.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它在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了时代的光泽。这里“时代的光泽”是指商业兴盛国家统一城市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清明上河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其描绘的是北宋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北宋的商业繁荣,城市获得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夜市普遍,新兴市民阶层出现,故正确,选D;北宋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故错误,ABC不选。【点睛】本题考查北宋商业的发展。本题主要采取排除法,北宋不是统一王朝,由此排除即可。9.苏轼

10、在凫绎先生诗集叙中赞扬颜太初的诗文:“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要以伐病。”这表明苏轼在文学创作上倡导A. 浪漫主义笔法B. 现实主义文风C. 音节和谐作品D. 奇特幻想著作【答案】B【解析】材料中“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表明苏轼主张著述应有感而发,反映社会现实,在文学创作上倡导现实主义文风,故答案为B项。【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联系现实主义文学特点即可。10.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其原因,当然也离

11、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兴起的还有A. 文人画B. 农书C. 昆曲D. 风俗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昆曲在明代初年就已流行,后来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经过魏良辅等人的总结,吸收了南戏诸声腔的特点和长处,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就流传开来,后来人称昆山腔,也叫昆曲,故C正确;文人画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A错误;农书是元朝时期王祯的作品,故B错误;风俗画兴起于北宋时期,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朝文学艺术成就。结合材料各项艺术成就出现的时间即可知文人画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书是元朝时期王祯的作品,昆曲在明代初年就已流行,风俗画兴起于北宋时期。11.文德尔班

12、在哲学史教程中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A. 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B. 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C. 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D. 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给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由材料中以前只知“服从法律”到现在去“检验”法律合法与否,由此可判断出智者学派兴起后,人们开始对命令、法律进行重新审视,即开始用

13、理性思维去判断事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重视人的利益和感受,反映智者学派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故B为正确答案。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的社会作用12.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B. 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C.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D. 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无法推断人们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与“甚至普通民众

14、都流行写自传”的现象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肯定,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出现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传播13.恩格斯说“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却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材料表明恩格斯的观点是A. 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肯定加尔文的改革B. 从宗教思想阻碍近代科学发展的角度否定加尔文的

15、改革C. 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上是一致的D. 加尔文孕育的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信息可知,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上是一致的,C正确;恩格斯针对“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一事上,持反对态度,排除A;材料仅论述了恩格斯在新教徒迫害科学家一事的态度,并未全面否定加尔文改革,排除B;“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不属于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排除D。所以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加尔文14.“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A. 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 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C. 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D. 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所示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