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基础地理强化训练卷四 .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4332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综基础地理强化训练卷四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文综基础地理强化训练卷四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文综基础地理强化训练卷四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文综基础地理强化训练卷四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综基础地理强化训练卷四 .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文综基础地理强化训练卷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100分)我国某地一枝旗杆的周年影长变化如下图1,读图回答13题。1、该地可能是:A哈尔滨 B北京C武汉 D海口2、从夏至日到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A渐增 B渐减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3、我国另一地方在15时可以测得当天影长最短,该地可能位于 附近。A日照 B九江 C湛江 D喀什4、图2反映某国的经济结构,则该国可能是:A美国 B法国C中国 D孟加拉国5、图3为我国四种作物的分布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A油菜 甘蔗 冬小麦 水稻B水稻 冬小麦 甘蔗 油菜C油菜 甘蔗 水稻 冬小麦D水稻 油菜 甘蔗

2、冬小麦6、图4反映了四条河流的径流变化,其主要补给及分布地区都正确的说法是:A河多见于我国东北地区,多形成冰川消融的春汛和降水造成的夏汛B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常见于我国东南地区C河是以高山冰川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在我国分布以西北为主D河代表我国西南地区,因终年多雨形成的河流7、图5反映了“南水北调”工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线路的工程量和调水量最大,水质最差B线路的工程量和调水量最小,水质最好C线路需要逐级提水D线路上的甲处,是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库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9题。8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B春末C冬季

3、D初秋9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下面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1013题10中国上海宝山钢铁厂从哪几个国家进口铁矿石?( )AabcBbcdCabdDacd11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 )气候温和湿润 水稻种植业发达海上交通便利热带丛林密布ABCD12b、d两国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 )A苹果B棉花C油菜D甜菜13与北京时间比,c国首都的时间( )A晚2小时B早2小时

4、C晚4小时D早4小时请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回答1415题。14日光、气候、生物资源具有下列哪一项地带性分布规律A从赤道到极地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15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能够离开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B自然资源数量有限,但其中某些资源利用的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C可更新资源的分布有规律,非可更新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D自然资源不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读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东南、西南五个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占全国比例比较表,回答1617题。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5.56%8.76%16.97%46.4

5、4%19.55%14.44%33.72%38.04%25.41%6.14%26.01%31.19%8.14%7.64%11.99%16、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为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17比水资源丰富的原因A降水比多 B河网比稠 C比距海近 D比多高山冰川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题: 18下列气候类型在两大洲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19.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示日期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减慢。关于图示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O、70 O EB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 O 26N、70

6、 O WC北京时间是3时20分D23 O 26N正午太阳高度大于23 O 26S 20当一艘轮船沿北印度洋顺流返回我国广州时,下列自然带呈现:A北冰洋沿岸陡峭海岸的许多地方,形成繁荣的“鸟市” B巴西高原上高草密生,大地一片葱绿 C开普敦的无花果果实累累,正值气候炎热干燥 D西伯利亚森林里的鸟类换上更浓密的羽毛读下图,回答21-23题21四幅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渔场名称与图序一致的是 A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B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C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D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22四幅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洋流名称与图序一

7、致的是A 北太平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本格拉寒流;阿拉斯加暖流B 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秘鲁寒流、北大西洋暖流C 日本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D 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23.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的主要原因是A 寒暖流交汇处水温比较适宜鱼类的生长 B 寒暖流交汇处鱼的种类比较丰富多样C 寒暖流交汇使海水的盐度比较适中,有利于鱼类产卵D 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多样的饵料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2006年4月18日10时50分左右(以10时50分计)到达西雅图(西八区。当地采用夏令时,即比区时提早1小时的时间),开始了为期12天的对

8、美国等国的国事访问。据此回答2426题。24.此时北京时间为A 4月18日1时50分B 4月18日18时50分C 4月19日1时50分D 4月19日2时50分25.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西雅图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A 20W向东到230EB 20W向东到9230EC 230E向东到9230ED 9230E向东到160E26.访问期间A 曾母暗沙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B 高雄正午日影由长变短C 夏威夷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D 西雅图正午日影由短变长 图7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27图中a处盛行风向是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28.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9、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C 温和干燥 D 温和湿润29右图为四个地点的风向观测结果,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偏 偏东风 偏 北 南 风 偏西风 风 A北半球的气旋B北半球的反气旋C南半球的气旋D该区域为晴朗天气30. 对流层大气增温,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地面反射 D 大气逆辐射下图表示大气不同高度年平均风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31近地面风速为零,分布在A 气流下沉地区 B 气流上升地区C 地面气温最高地区 D 地面气温最低地区32. 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A 向东南飘扬 B 向西北飘扬 C 向西南飘扬 D 向东北飘扬33. 关于上海、罗马、里约热内卢、旧金

10、山雨季的叙述,正确的是A 7月,上海与罗马为雨季 B 1月,里约热内卢与旧金山为雨季C 7月,罗马与里约热内卢为雨季 D 1月,旧金山与罗马为雨季34.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泄油,下列渔场中可能受污染的是 A 舟山渔场 B 北海道渔场 C 秘鲁渔场 D 北海渔场 35.图示的四种天气现象中,会带来沙尘暴的是 A B C D36当我国贵阳阴雨连绵时A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B是进行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机C恒河平原上洪涝成灾 D美国东南沿海飓风频繁登陆 37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较慢B北印度洋的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意大利的罗马温和多雨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11、读下图回答3839题38若图阴影(陆地)与非阴影(海洋)表示海陆分布状况 ,该图位于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39图中沿海地区A7月前后河流进入汛期 B沿岸有一支自南向北流的暖流C12月前后河流进入汛期 D沿岸有一支自北向南流的寒流图1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4041题。40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准噶尔盆地41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沉积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

12、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4245题。42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A 2326B 4652 C 6634 D 9043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A 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 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出现C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位置附近 D 广东东南沿海地区可能遇有台风44.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内,主要目的是A 保护热水器,延长使用寿命B 起装饰作用,使其外观更好看C 减少热水器在夜间和阴天的热量损失 D 提高太阳辐射强度,从而增加热效率45.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A 吐鲁番B 拉萨C 海口 D 重庆3月22日是世界水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资源却不断减少。与19世纪相比,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类用水却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