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适应性检测.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14096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适应性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化学适应性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化学适应性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适应性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适应性检测.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5月考前适应性检测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3338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Mg:24 Fe:56 Cu:64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解”操作中可用酸性条件下不断鼓入O2 代替H2O2B铜帽溶解后,将溶液加热至

2、沸腾以除去溶 液中过量的H2O2C与加入锌粉反应的离子为Cu2+、H+D“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干、高温灼烧即可制取纯净的ZnO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 g Cl2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Cl2、HClO和ClO-三种微粒总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 环己烷中含有17NA个共价键C常温下,将5.6 g铁块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0.3NA个电子D用电解法精炼铜时,若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阳极质量减轻64 g9.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氧杂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消耗5.5molO2 B

3、二氯代物超过3种C该有机物与环氧乙烷互为同系物 D该有机物所有碳、氧原子处于同一平面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具有漂白性B将铜粉加入1.0mol/L的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Fe比Cu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D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11.X、

4、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R属同族元素;Z和U位于第VIIA族;X和Z可形成化合物XZ4;Q是其中唯一金属元素且可与氮气反应;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小于R的氢化物的沸点 B. Q的氮化物溶于盐酸生成两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Z单质可以从U的钠盐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 D. CuSO4溶液能用作T4中毒的解毒剂 12.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断开K2,闭合K1时

5、,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Cl-Cl2+H2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Cl2+2e-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13.向xmL 0. 1 mol/L氨水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 ,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和pOHpOH=-lg c(OH-)随着加入稀硫酸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实线 为温度变化,虚线为pOH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40 B. a, b,c三点由水电离出的c(H+)依次减小 C. b点时溶液的pOHpH D. a,b,d三点对应的NH3H2O的电离常数:K(b)K(d)K(

6、a)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26. (14分)锡是第五周期第A族金属元素,四氯化锡(SnCl4)是重要的媒染剂,易与水反应,熔点为-33、沸点为1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MnO2过量)制备SnCl4。(1)仪器E的名称是 加热装置D前要先排出装置内的空气,排出空气的方法是 。(2)锡粉被吸附在硅胶上,其优点是 ,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装置C中的试剂是 ,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可观察到的明显现

7、象是 。(4)反应开始生成SnCl4时,可以先熄灭 (填字母序号)处的酒精灯,理由是_(5)该实验装置设计尚存在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SO2酸性Cr(+6)废水吸收塔中和池NaOHCr(OH)327(14分)含+6价铬的废水毒性强,对环境污染严重。化工厂常用SO2处理含铬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Cr2O72- + H2O 2CrO42- + 2H+(1)将吸收塔中1mol Cr2O72-与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补全。Cr2O72-(aq) + SO2(g) + + + H = -1145 kJ/mol(2)其他条件不变,研究吸收塔中pH对反应的影响。pH246Cr(+6)最大去除率

8、99.99%达排放标准99.95%达排放标准99.5%未达排放标准时间30 min35 min45 min 由上述数据获得的结论有 。 实际工业生产控制pH = 4左右的原因是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 a. 该酸性含铬废水中一定含有CrO42-,pH越大其含量越高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吸收塔中反应的K增大,有利于除去Cr(+6) c. 理论上看,SO32-、Fe2+等也可以用于除去Cr(+6)(3)其他条件不变,研究温度对Cr(+6)去除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图1 图230min前相同时间内,80的Cr(+6)去除率比40高,30min后80的Cr(+6)去除率低,原因分别是

9、; 。(4)图2为Cr(+3)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示意图,中和池中应控制pH范围为 。(5)废水中Cr(+6)总浓度为a10-3 mol/L,处理1000 L废水,去除率要求达到99.95%,理论上需要SO2物质的量为_mol(写计算式)。28(14 分)合理利用或转化NO2、SO2、CO、NO等污染性气体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2NO(g)N2O2(g)(快) v1正k1正c2(NO),v1逆k1逆c(N2O2) H10N2O2(g)O2(g)2NO2(g)(慢) v2正k2正c(N2O2)c

10、(O2), v2逆k2逆c2(NO2) H20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NO(g)O2(g)2NO2(g)的H (用含H1和H2的式子表示)。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2)决定2NO(g)O2(g)2NO2(g)反应速率的是反应,反应的活化能E1与反应 的活化能E2的大小关系为E1 E2(填“”“”或“”)。.(3)反应N2O4(g)2NO2(g),在一定条件下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有如下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NO2)。其中k1、k2是

11、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一定温度下,相应的速率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点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点是 ,理由是 。(4)在25 时,将a mol/L的氨水溶液与0.02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25 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 。用质量分数为17%,密度为0.93 gcm3的氨水,配制200 mL a mol/L的氨水溶液,所需原氨水的体积V_ mL。(5)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SO2分别转化为NH4+和SO42。物质A的化学式为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9.(10分)光合作用中的Rubisco酶是

12、一个双功能酶,在光下,它既催化C5与CO2的羧化反应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催化C5与O2的加氧反应进行光呼吸,过程如下图。羧化和加氧作用的相对速率完全取决于CO2与O2的相对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題:(1)由图可知,光呼吸的加氧反应发生在 (填细胞器)中,形成C3的过程有 ,当植物发生光呼吸时,会明显减弱光合作用,请从C5角度分析原因 。(2) 由图可知,在高温、干旱和强光照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很强,叶片气孔大量关闭, 的供应量減少,植物可通过光呼吸为光合作用提供的物质有 。(3)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来讲光呼吸与有氧呼吸的不同是 。30.(8分)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请回答以下问题。(1)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答出两点) 。(2)有研究表明,适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某实验小组欲以家兔为实验材料对该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请写出实验设计步骤,预期结果及结论。31(9分)秦岭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中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