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3必修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13881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3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3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3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3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3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周一测下图示意某地垂直于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中数字为岩层编号。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三处Aa、c两处地质构造线都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Ba处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Cb处附近多泉水出露,不宜建设大坝Dc处向斜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成谷2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侵入B断层作用C沉积作用D褶皱隆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沉积物,为岩石。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地质构造B图中乙处对应的地表形态为山谷C岩石中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图中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4下图中代表的沉积物和所代表岩石类

2、型之间的转化关系符合ABCD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蛇曲”景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海浪侵蚀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6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由至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相符的是ABCD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下图)。据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 D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8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3、流量比较稳定 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下图为我国某古镇分布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河流在ab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 d 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冬季ABCD10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A街区与冬季南下冷空气垂直,利于古镇疏风防寒B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C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D与夏季风风向一致,利于街区的通风散热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A沿线风景优美,为方便游客观

4、景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12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利,风景好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D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1314题。 13方框内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

5、低1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下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16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自然带的更

6、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长白山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而火山灰分布区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读图完成1719题。 17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A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苔原B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C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冰原D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针叶林18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A气温B降水量C光照D土壤19火山灰在东坡最厚表明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下面左图为“雪线景

7、观示意图”,右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例A代表_(自然带),该自然带常年受_(气压带)影响。(2)南美洲东部自然带按ABCDE的序列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分异规律,_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3)右图中甲处的热带荒漠带呈南北狭长分布,其影响因素有_、_。 (4)雪线即高山上部常年冰川积雪的下线,安第斯山脉的永久性雪线高度有很大的变化,在麦哲伦海峡附近为792米,南纬27附近为6096米,赤道附近为4572米。安第斯山脉雪线高度在南纬27附近最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C 2C 【答案】3D 4D【解析】向斜是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岩石是变质岩,岩层中不

8、可能有生物化石。沉积岩层下面的是老岩层,其它岩层后形成的将先形成的切断。沉积物只能形成沉积岩,三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物。3甲处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A错误。图中乙处是背斜,上面有沉积层,对应的地表形态为平原,B错误。岩石是变质岩,岩层中不可能有生物化石,C错误。沉积岩层下面的是老岩层,其它岩层后形成的将先形成的切断。图中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D对。4图中代表的沉积物,代表沉积岩,代表花岗岩,代表变质岩。根据箭头方向,沉积物只能形成沉积岩,图B中形成花岗岩,B错。三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物,图A、图C中变质岩没有形成沉积物,A、C错。沉积岩、花岗岩都能形成变质岩,所代表岩石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符合

9、图D,D对。【答案】5C 6B【解析】5由题中知,蛇曲是河流弯曲的景象。在河流的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深槽,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把从凹岸侵蚀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长时间便形成了“蛇曲”景象,所以形成“蛇曲”景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6内蒙古高原的海拔为10001200米,所以排除A、C。图中,是凹岸,是凸岸,所以至的地形剖面图中左边是不断被侵蚀,右边是不断堆积,选B。【答案】7D 8B【解析】7根据材料,扇三角洲从上游到下游,随着地势越来越平坦,地下水埋藏的深度越来越浅,A错;扇三角洲由河水

10、从高地向平缓的山口流出,堆积形成,由于流速不断减小,受重力作用,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B错;河流在山前形成冲积扇,图示水体可能是河流干流,C错;河流入海口,地势落差小,不会形成冲积扇,而河流出山口处地势落差大,常形成扇三角洲,D对。故选D。8辫状河流在冲积扇上面,它的流量与补给量有关,不一定是稳定的,A错;由于地势平坦,水流变缓,泥沙易沉积,河道较浅,B对;由于下蚀减弱,河水受离心力作用,侧蚀加强,容易形成凹凸岸,容易改道,C错;主要由河水补给,D错。故选B。【答案】9C 10D 【答案】11D 12A【解析】11从图中可知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为减小坡度,修路时多

11、呈“之”字型。12A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风景优美,适合建聚落和疗养城市。【答案】13B 14C【解析】13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所以具有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才有冻土和冰川,对应气温低、对应空气稀薄,对应太阳辐射强。故选B。14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A相符;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B相符;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应较薄,C不相符;青藏地区环境高寒,为高山草甸草原植被,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D相符。故选C。【答案】15D 16C【解析】15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带热量收入较高,干燥指数中等,

12、最可能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故选D。16自然带干燥指数差别不大,即水分条件相似,热量条件差别极大,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热量条件基本没有差別,水分条件差别极大,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C。【答案】17A 18D 19D【解析】17该山脉是长白山,山麓地带是针阔混交林带,B、C错。北坡自然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苔原,A对。高山草甸比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在针叶林上面,D错。18东坡火山灰分布广,易受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生长环境不稳定。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土壤,D对。气温影响植被类型,不是面积小的原因,A错。降水量丰富,适宜森林生长,B错。光照条件比北坡好,C错。19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火山灰在东坡最厚,表明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时吹西北风,季节是冬季,D对。A、B、C错。20【答案】(1)热带雨林带 赤道低气压带 (2)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3)洋流 地形 (4)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雪量少。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