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13798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案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泰实验中学2020学年上学期初二物理第3章学案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学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凹透镜,了解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作出相关的光路图。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学习难点: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会正确作出光路图。学具准备:凸透镜(若干)、凹透镜(若干)。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一队旅行者冒着-48的严寒长途跋涉着。到了中午,当他们拣来了一堆干草准备生火做饭时,却发现打火机丢了,怎么办?一位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博士拿着这一冰块迎

2、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二)自主探究探究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身边的凸透镜或凹透镜,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完成下面的问题:1中间厚、边沿薄的是 ,例如: 2中间薄、边沿厚的是 ,例如: 3认识教材中图3.1-1中的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我们继续认识凹透镜和凸透镜,大家仔细观察教材中图3.1-2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 叫主轴,光心的特殊性在于 。 探究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现象?(做做看)有亮点出现,那你知道亮点是怎么形成的吗? “亮点”会随着

3、纸的来回移动而在亮度上、大小上发生变化。亮点变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变多。归纳: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现在,请你动手,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并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 (做做看)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归纳: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巩固练习1.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到某透镜后,光线发散了,这个透镜一定是( )A.凸透镜 B.凸镜 C.凹透镜 D.凹镜2.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

4、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3.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探究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如下图左所示),这个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字母 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因此它没有实焦点(如上图右所示),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合作探究:1.让平行光通过厚薄不同的凸透镜,观察焦点位置的变化?(认识焦距和凸透镜的厚薄的关系) 2.将一点光源(如小电珠)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观察它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怎样传播?这掲示了光的什么性质?讨论交流:

5、如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三)课堂小结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2.依据下图叙述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四)达标检测1.我们所指的薄透镜是( )A.厚度很薄的透镜 B.中央很薄的透镜C.中央比两头薄的透镜 D.厚度比球面半径小得多的透镜 2.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3.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4. 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玻璃对光 的 作

6、用而产生的. 5.如图是一束平行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穿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6.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 光线全品中考网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编写教师:刘恒桥 徂阳学校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大小的关系。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重点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学具准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挂图。 学习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让大家欣赏一些运动会时拍摄的照片和一段电影视频。同学们都喜欢,顺势提问:

7、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二)探究新知:1、照相机 (结合实物、挂图、课本第一自然段)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讨论交流: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怎样调节,可使胶卷上的像变大?想想做做:结合教材63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把模型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

8、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来自像点进行判断)2、投影仪(结合实物、课本)了解投影仪的主要构造。做一做: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并回答: 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 物、像哪个大、哪个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 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 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3、放大镜用课桌上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

9、到的情况:(与其他同学交流)(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 (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 (倒或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 侧。联系生活: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举例说明)4、结合教材65页示意图,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情况: 实像总是 立的,虚像总是 立的; 实像和物体在透镜的 侧,虚像和物体在透镜的 侧。(三)课堂小结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成 像投影仪成 像 放大镜成 像(四)达标检测1、投影仪中投影片上的字或画相当於_,他通过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一个倒立、_的_像.我们所看到的像

10、是正立的,是应为投影片是_(选择正或倒)放的2、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镜,它成的是_、_、_像。3、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5、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

11、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6、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12、。乙丙甲7、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是:_。(2)灯泡的作用是:_。(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_。全品中考网 第3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编写教师:刘恒桥 徂阳学校学习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习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一、思维启动: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它们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到底取决什么呢?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情况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猜想假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三)制订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