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13769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经济学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网(http:/)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 经济学微观部分With the aspiration of success, all of you will be able to hew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 绝望之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第一章 导言 本章学习的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假定,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1、 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nomic goods) (1)自由物品:指人类无

2、需通过努力就能够自由取用的物品。例如空气、阳光、数量是无限的。 (2)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可得到的物品。例如小汽车、足球。它对人类有用但数量有限(稀缺)。 3. 经济学的产生和经济学的定义 (1)产生:由于人类欲望是无穷,而资源是有限的,于是就存在着(1)生产什么(what)(2)生产多少(how many)(3)如何生产(how)(4)为谁生产(for whom)(5)何时生产(when)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产生了经济学。 经济学:经济学是以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在何时生产何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其消费使用的一门社

3、会科学。 经济学的好处: (1)个人:懂得如何合理支配资源。 (2)企业:懂得如何赚钱 (3)政府:制定政策 2. 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和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经济物品和资源的这一特性称为稀缺性。 注:参照系:人类无穷的欲望。 人类的五层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1.机会成本:把一定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例1:一亩地用于生产 小麦 棉花 产值 500 600 例2:土地用于生产 水稻 小麦 棉花 产值 700 500 600 例:大学毕业后的

4、时间分配: 出国 工作 学习 3.生产可能性边界:假定社会在经济资源和技术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只生产两种产品(X ,Y),则该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性组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直角坐标系中又可以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经济含义:(1)在可能性边界以下:未充分利用 缺乏效率(2)在可能性边界上:充分利用(3)在可能性边界以外:不可能达到的点 特点: 凹向圆点。原因是成本递增,边际生产率递减。 一定经济资源和技术条件,会随着二者发生变动。 三、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 1、资源配置:指的是总量既定的相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如何合理分配给各种不同的用途。具体地说,资源配置问题包含以下几方面:(1)总量为既定

5、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那些产品。(what)(2)采用什么方法生产。(how)(3)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for whom)(4)何时生产,(when)即边际之间的资源分配问题。 2.资源利用问题:他研究一个社会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充分利用。例如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实际的国民收入 潜在的国民收入:给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 3.经济体制的分类及其与资源配置和利用关系( 1)自给经济:定义:每个家庭(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就其少数消费品用以对外交换。这种经济体制成为自给经济体制。( 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这种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和

6、利用由居民的消费决定,效率低下)。( 2)计划经济:定义: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分配等问题由中央计划当局决定。这种经济体制称为计划经济体制。 从理论上说,这种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可以达到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但实际上,由于政府不可能完全拥有计划和政策所需的信息,所以往往是缺乏效率的。 (3)市场经济体制:定义: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等问题基本上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即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同时又是产品的需求者,各自独立的分散的决定。这种经济体制成为市场经济机制。 这种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完全由市场的价

7、格机制决定。它也不能完全地解决资源的配置和利问题,往往会存在“市场失灵”的情。 (4)混合经济体制 四、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 1)定义: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确定及其相应关系的经济学。( 2)内容,见目录,国民收入决定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点、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 、微观、宏观经济学关系 结合生产可能性边界,西方经济学史。互为前提:微观经济学是以资源和有效配置为目标,采取个量分析方法,假定资源利用问题已经解决。宏观经济学则以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标,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假定资源配置利用问

8、题已经解决。他考察的是微观经济分析中被假定为已知和既定的被使用的生产资源总量的大小是怎样决定摹相当于做月饼:做多大由宏观决定,如合做以及做好后如何分配由微观决定。 五、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根据选择原则,西方经济学可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这种经济学称为实证经济学。 例如:研究上海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多少,全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多少,为什么只有这么多,等等都属于经实证济学范畴。 特点:(1)客观性,以客观事实作为检验标准。(2

9、)有正误之分。( 2)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这种经济学称为规范经济学。 例如:今年的发展速度应该不应该确定为8% 东西部差距应大些还是小些? 特点:不具有客观性,即规范命题没有正误分。( 3)二者的关系:互为补充,构成了完整的经济学。他们都与经济目标有关,目标的层次越低,越与经济运行密切联系,越具有实证性,目标层次越高,越具有规范性。第 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1.个量和个量分析:个量是单个经济变量的简称。它包括单个商品的产量、成本、利润、要素数量、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

10、价格等。个量分析即分析单个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它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总量和总量分析:总量即经济总量的简称,它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汇率及这些变量的变动率等。增量分析即分析经济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它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边际增量分析:指分析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或增加最后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如决定应变量的量值。例如:比如在研究价格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时,采用变量增量分析时,商品供求量变动多少。 4.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1)内生变量:由经济模型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2)外生变量:指不是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而且外部

11、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例如:假设商品的供给曲线为: QS =6+5P 商品的供给曲线为: QD= 10-4P+3M 均衡条件为:QS=QD 5.存量和流量 (1)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数值。 (2)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例如:我国于1997年的GDP、GNP、国民收入。 二、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1.均衡: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况。它可以分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均衡点时,供给等于需求。 2.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时的价格决定。这种假定其他经济单位、其

12、他市场与所研究的经济单位和市场互不影响。 3.一般均衡分析: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供给、需求相互影响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对确定。这种分析称为一般分析。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数理经济学:凹规划) 1.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的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他完全抽去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考察某些经济事物的方法。例如:考察目前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时,假定中供给状况与需求状况是即定的,在此前提下考察其均衡状态。 2.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

13、状态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也即变化前后均衡状态的比较。 3.动态分析:即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它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以及他们在每个时点上变动的速率。 总结最优化、边际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四、经济模型 1.定义:只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简言之,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就叫做经济模型。表示方法:数学方程式、图形、文字、例如:Q=8-5P 2.建立经济模型的注意事项:( 1.)模型

14、往往都有前提假设,离开这些假设,模型无意义。( 2)建立模型时,要抓住主要因素。( 例如研究茶叶出口情况时,应该研究价格、国外茶叶生产情况、国内替代产品价格等,其中,应该抓住价格。Q=f(Pt,q,P5) Q=f(Pt) ) 五、理性人假设 1.理性人假设:指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厂商、政府)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符合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这一假设称为经济理性人假设。 2.理性人的特征:( 1)完整性:他了解自己偏好。( 2)传递性:( 3)有理性的选择: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经济上体现为追求其经济目标的最优化。 注意:1、理性人并不等于自私自利的人,并不是经济人 2.这一假定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按照习惯办事。作业:本章习题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变动 一、需求的概念和分类: 1、需求:是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于某一商品的某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数量。 2、分类: (1)个人需求:是单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