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练习专题08常见的力(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913105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练习专题08常见的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练习专题08常见的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练习专题08常见的力(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练习专题08常见的力(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练习专题08常见的力(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练习专题08常见的力(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练习专题08常见的力(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练习常见的力考点一:力的概念及作用是相互的1(2019恩施州)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2(2019湘潭)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

2、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木星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C正确。3(2019天津)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答案】B【解析】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故ACD错误。4(2019邵阳)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

3、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C错误,D正确。考点二:力的作用效果5(2019桂林)“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注意题中的关键词:“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A、虽然力的作用是相

4、互的,但是该现象不能说明该结论,故A不正确;B、虽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是该现象不能说明该结论,故B不正确;C、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足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变化),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因C选项正确,故D选项不正确。6(2019广西)“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答案】C【解析】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阻力和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足球在草坪上滚动时,受到摩擦力的

5、作用,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越滚越慢,故B不符合题意;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到静止,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7(2019内江)如图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只船,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状态。【答案】相互;运动【解析】: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只船,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2019怀化)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松手后箭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答案】

6、形状;运动状态【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在拉力的作用下弓变弯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放手后弓对箭产生了力的作用将箭向前推出。考点三:力的图示9(2019大庆)如图,小球静止,墙壁光滑,以球心为各力作用点,作出小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解析】挂在光滑墙上的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沿绳向上的拉力F拉、墙壁对球水平向右的支持力F支作用,从球的重心,沿力的方向作出球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10(2019铜仁市)一个物块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请你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解析】物体所受重力竖直向下,滑动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上。重力与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示:11(2019贵阳)如

7、图所示是运动员百米赛跑赛跑时的情景,请画出它的右脚对地面的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是力的作用点)【解析】运动员的右脚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为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故摩擦力方向与之相反,是向前的,所以地面受到右脚的摩擦力向后;右脚对地面有向下的压力,作用点在地面上,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如图所示:12(2019泰州)如图,货物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该货物的受力示意图。【解析】货物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货物与传送带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货物不受摩擦力,只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

8、心,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也画在重心上,其受力示意图如下:考点四:重力的理解及应用13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 (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读数为 N。【答案】是;05;0.2;2.6【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制成的,则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一个大格表示1N,一大格又分为5个小格,则分度值为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14(2019台湾)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桿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公克重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公克重及W2公克重

9、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资讯判断W1:W2应为下列何者()A1:2B2:1C2:3D3:2【答案】B【解析】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解得:,故B正确。15(2019柳州)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理最合理的是()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成正比B宽为4 mm的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8N47.2 NC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不可能成正比D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

10、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答案】D【解析】由题知,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这仅仅是两次实验,所以不能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即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故D是正确的。16(2019贵港)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A5N,0NB0N,5NC5N,5ND5N,10N【答案】C【解析】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同理,B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

11、5N。17(2019秋沂水县)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时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B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C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D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测量范围的力【答案】B【解析】A、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否则会造成测量错误,故A正确;B、弹簧测力计可以在竖直方向测量物重或拉力,也可以在其它方向测量力的大小,故B错误;C、为测量准确,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故C正确;D、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会造成测量不准,甚至损坏弹簧测力计,故D正确。18(2019春罗

12、湖区)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110N拉弹簧,弹簧伸长了2cm。现在两端同时用F2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如图乙所示,要使弹簧伸长2cm,则每个力F2为()A5NB10NC20ND40N【答案】B【解析】取甲、乙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将甲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拉甲的右端,弹簧伸长了2cm;在乙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水平拉力,弹簧仍伸长2cm,由于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所以加在弹簧乙上施加的力也是10N。19(2019株洲)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

13、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R1、R2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1)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 cm;乙图中测力计读数为 N。(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 (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 (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3)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 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 。【答案】(1)3.00;1.6;(2)均匀;成正比;(3)3.50;

14、2:1【解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3.00cm;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0.2N,由乙图可知,测力计的读数为1.6N;(2)图乙中,弹性细绳长度为6.00cm,伸长了3.00cm,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图丙中,弹性细绳长度为9.00cm,伸长了6.00cm,测力计的示数为3.2N,图丁中,弹性细绳长度为12.00cm,伸长了9.00cm,测力计的示数为4.8N,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均匀伸长的,且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3)由图甲可知,R2位于2.00cm时,R1位于1.00cm;由图乙可知,R2位于4.00cm时,R1位于2.00cm;由图丙可知,R2位于6.00cm时,R1位于3.00cm;由图丁可知,R2位于8.00cm时,R1位于4.00cm;综上可知,R1的长度是R2长度的一半,则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cm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3.50cm位置由图甲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2.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1.00cm;由图乙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4.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2.00cm;由图丙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6.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3.00cm;由图丁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8.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