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余姚高三历史模拟考试.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13103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宁波余姚高三历史模拟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宁波余姚高三历史模拟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宁波余姚高三历史模拟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宁波余姚高三历史模拟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宁波余姚高三历史模拟考试.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19届高三历史4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该材料反映了世官制开始于西周,结束于秦王朝西周开始实行家国合一的政治体制西周分封制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结合执政集团权力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A. B. C. D. 【答案】D【解析】“皆世官位”并不能说明世官制开始于西周,故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西周开始实行家国合一的政治体制,故

2、错误;“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故正确;“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反映了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说明执政集团权力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某先秦思想家指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这位思想家是A. 孔子B. 庄子C. 韩非子D. 墨子【答案】D【

3、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思想家指出,现在国和国之间相互进攻,士大夫的封邑之中时常发生篡位事件,人和人之间相互欺骗,君主不给予臣子恩惠,臣子不对君主尽忠,兄弟之间不和睦,这些都是有害于天下的事情。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家认为社会之所以不和谐,是因为大家不知道相“爱”,解决办法就是让大家相“爱”。所以他是提倡“兼爱”的思想家墨子,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孔子主张仁、礼,与题意不符;B选项错误,庄子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公元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

4、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模刻),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据此可知A. 白居易的诗歌艰涩难懂B. 活字印刷普及C. 雕版印刷推动文学发展D. 市井开始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至于缮写,模勒(模刻)处处皆是。”可知,此时期的雕版印刷技术有利于书籍的制作,有助于文化的传播和文学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元稹没有评价白居易的诗歌,且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著称;B选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不是唐朝;D选项错误,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市井,不是唐朝。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唐初于禁中置翰林院,为内廷供奉之所。除文词、经学之士外,还有

5、卜、医、棋、术等各种专门技艺人员。他们定期入值当班,待诏于院中,以备皇帝宴闲时的召见。玄宗时,特于翰林院置待诏、供奉,命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敕。此时翰林学士亦与天子十分亲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翰林院的部分职责相当于中书省政事堂是翰林学士议政的场所翰林学士的地位有所提高唐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书省的职责是起草诏令,与材料中翰林院“分掌制敕”的职能相符,项正确;政事堂是三省长官共同议政的场所,不是翰林学士议政的场所,项错误;依据材料“此时翰林学士亦与天子十分亲近。”等信息可知,翰林学士的地位有所提高,项正确;依据材料“玄宗时,特于翰林院

6、置待诏、供奉,命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敕。此时翰林学士亦与天子十分亲近。”体现了天子近臣分割了丞相的权力,表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项正确。因此符合题意的项为,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5.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一张残缺官职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 秦朝B. 唐朝C. 宋代D. 元朝【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图示中“腹里”、“达鲁花赤”等信息可知,腹里是元朝中书省直辖的行政区域,达鲁花赤是蒙古语,原意为“掌印者,是元朝各级地方政府中掌握地方行政和军事实权的最高长官。因此该朝代为元朝,D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6.历史的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江城送别图、天工开物、董其昌汴路即事、玄秘塔碑、巧儿感天动地窦娥冤、赵孟頫、“腹里”四民月令、盐铁官营、表彰六经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江城送别图、天工开物、董其昌”结合所学可知为明朝,依据材料“汴路即事、玄秘塔碑、巧儿”结合所学可知为唐朝,依据材料“感天动地窦娥冤、赵孟頫、腹里”结合所学可知为元朝,依据材料“四民月令、盐铁官营、表彰六经”结合所学可知为汉朝,因此按时序先后排列为,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中国古代科技辉煌,无一不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

8、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可知,是曲辕犁,出现于唐代,为铁锄,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为水排,出现于东汉,为花楼机,出现于明代,因此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为,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这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臆想、神秘莫测的情节、缥缈离奇的幻境。但在浪漫主义之中又沉潜着现实主义的情怀。书中所写的天庭、地狱带有官府衙门的影子,所写的神、佛、鬼、怪都具有人的性格特征。此作品是A. 红楼梦B. 神曲C. 西游记D. 离骚【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作品是浪

9、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而且书中所写的天庭、地狱带有官府衙门的影子,所写的神、佛、鬼、怪都具有人的性格特征,在选项中只有西游记符合这一特点。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红楼梦是以现实主义为主的作品,并未描写神、佛、鬼、怪的内容;B选项错误,神曲并未描写神、佛、鬼、怪的内容;D选项错误,离骚并未描写神、佛、鬼、怪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写道:“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要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然此次议抚,实出于不得已。但使夷人从此永不犯边,四海晏然安堵,则以大事小,乐天之道,孰不以为上策哉。”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 清廷士大夫仍抱着

10、“天朝大国”的思想B. “此次议抚”的结果是签订了南京条约C. 曾国藩没认识到此战带来的深远影响D. 此战后洋务派掀起了全面学习西方的热潮【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但使夷人从此永不犯边”可知,清朝士大夫仍然把西方人称为夷人,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思想,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要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可以看出,英国的侵略威胁到了南京,所以这指的是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南京条约,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曾国藩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开始

11、的,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始,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10.竹枝词在形式上不拘格律,内容上咏风土人情、讽时俗流弊。民国六年,温州有竹枝词写到:“报社于今已数家,瓯潮温处又飞霞和议初成海禁开,美欧互市擅雄财。自从瓯埠通商后,屡见带轮鼓浪来。”据此判断当时温州A. 自然经济受到欧美冲击开始解体B. 已成为通商口岸被卷入世界市场C. 通俗性报刊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D. 交通工具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美欧互市擅雄财屡见带轮鼓浪来“结合所学可知,温州此时已作为通商口岸开放,便于西方加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及资本输出,反映了此时温州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建立联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是对竹枝词的阐述,与通俗性报刊的发展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温州的城市化发展。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1.某学者如此评价一场运动:“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材料反映了这场运动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 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C.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D. 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可知,人们反对皇帝的存在,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

1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不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革命思想;C选项错误,洋务运动迈出了西方学习的第一步;D选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2.近代有学者撰文:“说者或曰:孔子生于二千年前君主之世,所言治术,自本于君政立言,恶得以其不合于后世共和政制而短之耶?曰:是诚然也。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故不能已于一言。”该观点旨在考订孔

14、子学说宣扬托古改制批判尊孔复古维护民主共和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可知,该学者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不适应当时的中国,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想欺骗人民,儒学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反映了其反对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的要求,因此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该学者考订孔子学说和托古改制的主张,项错误。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排除A、C、D项。13.1938年4月国民党将领下达训令:“日军不顾将来的利害,企图急遽整理补充

15、河北、山西、山东、江南战线疲惫兵力,并尽力谋求挽回山东省南部的颓势。因此我国忠勇战士,应深刻认识敌军目前正在困境中,全军须协力一致完成其任务,以求最大的战果,为民族独立及抗战大使命尽全力。”这场战役A.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的计划B. 为八路军战史提供重要资料C.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 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938年4月”、“日军不顾将来的利害,企图急遽整理补充河北、山西、山东、江南战线疲惫兵力,并尽力谋求挽回山东省南部的颓势。”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役指的是徐州会战,徐州会战时期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的计划;B选项错误,徐州会战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与八路军无关;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