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千古第一村”流坑.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13103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3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千古第一村”流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千古第一村”流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千古第一村”流坑.docx(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千古第一村”流坑流坑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西南部,北距县城三十八公里,四面青山,自成天地。十多年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考察流坑,题写了“千古第一村”的横幅相送。流坑,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众多的学者,有人说,“董”氏在这里世代相传,延续千年,“五百年耕读,五百年农商,是中国封建氏族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有人说,“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体现了流坑古代的光辉。可是,像这样的“缩影”、“光辉”,可能其他地方的古村也有。是否这里还有与其他古村不一样的东西向游客展示呢?到这里来的学者,追求的是它古代社会的“文脉”内涵,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经商之富、家族之大和建筑聚落的完整。到这里来的一

2、般旅游者,追求的是它的视觉冲击力,有看点给他们以诧异。据介绍,这里有明代建筑、遗址19处。清代古典风范的住宅建筑190多处。但是破旧、低矮的房舍,不甚卫生的环境,不一定能撼动众多旅游者的视觉冲击。倒是那全村数以百计又货真价实的门额、堂匾、门对、柱联着实让人惊诧不已。走进每栋古屋,那古朴的,充满诱惑力的匾联,的确让人大开眼界。据说现在保存完好的木质油漆匾额有188块,门头墙壁的各种题榜362方,祠堂门额60处,楹联72副。这些匾联书法精湛,意境深远,代表了主人的身世。匾联有木、竹、砖、瓷、石,字体有篆、隶、楷、行、草,书法多出自名家之手,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确实是中国已开放的旅游古村中少见

3、的瑰宝。从宋迄清,王安石、梅圣俞、朱熹、文天祥、吴澄、罗洪先、罗汝芳、聂豹、曾国藩、左宗棠等名人都在流坑留有墨迹。在一家不甚宽大的厅堂,看见曾国藩、左宗棠的条幅竟然是用宣纸书写,直接贴在木板的墙面,那时的屋主,简单地用桐油裱抹,居然保留至今。品读流坑,这些存留的文物古迹,是游客眼中珍贵的亮点。与许多古村凭今人“仿古”篆刻的粗俗联匾对比,真是如隔天地。闭目沉思,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精湛的历史陈迹,居然能躲过“*”一劫,算得是人间奇迹!流坑交通:南昌长途汽车站(南昌火车站附近)每天7:45旅游汽车直达乐安,票价40元。抚州长途汽车站乘车到乐安,票价15元;乐安到流坑,票价5元,人满即走。流坑特产:霉鱼、霉豆腐、茶树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