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行业)长沙新能源与环保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11234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9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化工行业)长沙新能源与环保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能源化工行业)长沙新能源与环保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能源化工行业)长沙新能源与环保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能源化工行业)长沙新能源与环保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能源化工行业)长沙新能源与环保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化工行业)长沙新能源与环保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化工行业)长沙新能源与环保规划(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长沙市经济委员会长沙市能源管理办公室二一年六月36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技术与装备、节能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与装备和服务,环境治理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一、产业基础和优势20

2、09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2.8亿元,占全年GDP的6.74%,其中新能源117亿元,节能68.1亿元,资源循环利用36.3亿元,环境治理31.4亿元,形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26家。我市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能量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2009年,长沙光伏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占国产设备80%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太阳能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主要核心企业中电四十八所先后成功开发了扩散炉、刻蚀机、高低温

3、烧结炉、单晶炉、多晶炉、清洗机等光伏装备。我市居国内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支撑了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龙头集团企业开始涉入节能环保领域,如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营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成套装备,09年产值超15亿元,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永清集团下辖的湖南永清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拥有烟气脱硝技术及设备制造的大型环保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一批大型专业化设备制造公司,如湖南互创集团,主要制造高低速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和复合燃烧机,年产值过10亿元。此外,远大住工为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

4、业,形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体系。二是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目前长沙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将建设完毕,仅暮云污水处理厂、新港污水处理厂、坪塘污水处理厂、望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于2011年结束,四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今年年底完成湘江长沙段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完成47家国控重点污染源联网;从2008年开始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计划于2011年完成长沙四县(市)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乡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

5、40;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计划于2011年完成对长沙四县(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其中长沙县规模化生猪养殖,粪便的处理工作卓有成效;启动了农村沼气建设工程,计划于2011年6月前在长沙四县(市)完成户用沼气池18100个,大型沼气工程6个的目标。三是拥有一定研发实力。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大批具有从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研发能力的科研院所;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8家,占全省的46%,省级技术中心41家,占全省的43%,另有市级技术中心101家;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

6、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是积累了产业发展配套管理经验。我市率先执行长沙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长政办发200736号),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推荐了一批管理规范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节能服务公司;组织了多次长沙市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审批工作,节能专项资金超1亿两千万元,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共计1000多项;开展了能效标识与公共建筑空调温度状况大检查、绿色照明与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活动、节能宣传周活动、用能单位办理空调温度特殊备案登记。2008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长沙市工业企业上台阶奖的通知,关

7、于印发通知等文件以及2009年出台了关于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为长沙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较快,但从节能减排市场需求看,还存在很大差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新能源利用还没有形成规模,在能源消费中份额很小,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产业发展亟需统一规划。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本市新能源产品大多销往市外,而市内需求不足,没有形成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不利于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如太阳能光伏产业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光伏电池产能已居全国第6

8、位,但在长沙本地的市场份额不大。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新能源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不高,产品成本偏高,影响新能源产业的推广应用。此外,国家缺少太阳能发电并网政策,目前财政部出台的政策只限于对太阳能光电建筑物补贴,尚未直接补贴光伏上网电价。二是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础薄弱。针对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政策优惠不明显,导致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比开发利用耗竭性资源的成本还高,产业发展缓慢。三是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不很完善。目前还没有完备的节能环保法规及标准体系,而且未配套出台促进清洁生产、节能、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因此执法主体、执法程度、执法范围、执法手段等环节不明确。四是产业扶

9、持政策及激励措施有待加强和细化。政府还需在投资、税收、价格、财政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比较强的激励扶持政策,有序有效的引导和扶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三、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一) 发展思路抓住全球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机遇,结合长沙市产业基础和长远发展需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突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资源化、能源化和零排放企业、园区、社区和城区,建设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平台和龙头骨干企业,力争突破产业发展

10、瓶颈,把长沙建成中部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二) 发展原则优势产业优先发展 集聚要素,集中力量,优先支持市场需求高、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应用条件成熟、科技研究基础条件好的优势技术与装备、产品及服务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扩张,增强带动作用。创新科技引领发展 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避免引进即将淘汰技术设备,迅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创新能力的跨越发展。以企业为主导,立足自主原始创新,做好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和产业化储备,着力提升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制造技术自主发展能力,抢占科技经济发展制高点。集群规模带动发展 重点建设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

11、骨干企业及其品牌产品,加大优势企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迅速推动企业集聚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缩小与发达省市的总量差距,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利用先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政策引导推动发展 完善产业发展所需的约束和激励政策和机制,大幅度拉动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辅以政策支持、宏观调控和资金引导,整合各种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市场、政府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促进产业跨越发展。(三) 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2015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1250亿元(2009年不变价),占全年G

12、DP的14.63%(年均增速30.5%),其中新能源570亿元(年均增长30.2%),节能270亿元(年均增长25.8%),资源循环利用220亿元(年均增长35%),环境治理190亿元(年均增长35%)。2020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00亿元。2 具体目标园区基地目标 着重培育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年产值过500亿元的长沙光伏产业园,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高新区、年产值过200亿元的长沙节能环保产业园,位于浏阳市、年产值过100亿元的长沙再制造产业示范园,和位于长沙县、年产值过50亿元的长沙农村生态产业示范园。产业规模(企业)目标 推动建设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13个,过10亿

13、元的骨干企业29个。形成产业配套完善、有序集散的发展格局。产业技术创新目标 创新建立3-4个国家级、5-8个省级产业工程项目示范点;以企业为主导,加快研发自主创新10-15项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产业结构目标 提升节能环保服务业比重,到2015年,其比重占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5%。四、产业重点领域以太阳能光伏和光电为核心,智能电网为重点,加快研发利用生物质能和地热能,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 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利用 重点研发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装备、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开发太阳能热水器等高效太阳能应用产品,形成太阳能照明和发电的产业链;以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机为重点,太

14、阳能光电相关材料为支撑,发展太阳能光电产业链。智能电网 依托智能电表及智能用电终端技术、建设大容量储能电站,完善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重点发展智能电网设备及并网服务业,打造智能电网设备、并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服务、智能电网变站和电力应用的产业链。生物质能 重点建设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和炼制基地,发展清洁生产生物柴油产业,积极推广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沼气发电项目,使长沙市的生物质能产业成为湖南省生物质能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能源 在城市商业中心,公共事业机构,产业集中的工业园区,新开发的城区和大型的楼盘,支持建设分布式能源站,集中供电、制冷、供热、供气和在主电网出现故障时保障用户正常运行。地热能

15、(热泵) 重点发展小型地源热泵机组制造,空气能热水机组制造和建筑地热供暖应用,扩大地热能利用,为湖南省地热能产业链的形成和扩大奠定基础。(二) 节能产业以工业锅炉(窑炉)燃烧技术和余热余压余能利用技术为核心,节能服务产业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及拖动设备、节能家电、办公和商用产品、照明产品和建材产品,促进节能产业的壮大和发展。1 技术和装备工业锅炉(窑炉) 加快推广高风温燃烧,富氧/纯氧燃烧,高温空气无油点火和催化燃烧等技术;研发和推广高效燃煤锅炉和生物质锅炉;研发应用高精尖固体燃料燃烧分析仪器仪表。余热余压余能综合利用:加快推广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和轻工业的低碳工艺、新型燃料和余

16、热余压余能综合利用集成;推广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技术装备。电机及拖动 示范推广电机变频调速和变压器无功补偿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节能电机,节能通用流体机械和节能变压器等产品,提高电机系统总体运行效率。2 产品家电、办公和商用产品 研发和产品化示范的重点:驱动控制器,智能控制节电器、路灯节电器和空调节电器;推广普及的重点:微波加热炉、节能制冷空调供热机,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办公和商用产品。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能效等级在1级或2级以上的家电、电机等终端用能产品,使高效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到60以上,能源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照明产品 加快研发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和高纯金属有机源膜片、大功率芯片和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