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人文地理 第4章 人地协调发展练习.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09592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人文地理 第4章 人地协调发展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地理 人文地理 第4章 人地协调发展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地理 人文地理 第4章 人地协调发展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人文地理 第4章 人地协调发展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人文地理 第4章 人地协调发展练习.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人地协调发展第一部分 三年高考题荟萃2010年高考题(10年浙江文综第6题)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第1题。1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答案:D(10年全国卷2文综第6-8题)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洲。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24题。2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3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

2、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 D.方便产品运输4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 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 D销售环节答案:2.A 3.D 4.C(10年广东卷文综第1题)5.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 A. 改善局地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答案:B47用心 爱心 专心2009年高考题(09年全国卷文综第10 题)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

3、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表1 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8.9025.3010.403.105.701.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止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答案 B(09年全国卷文综第2题)2.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来答案 B(09年北京文综第2,3题)臭

4、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则随年份的推移,2.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维度的增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答案 C3.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答案 B(09年福建文综第9题)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4.促进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

5、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答案 C(09年浙江文综第2,3题)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这对地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56题。5.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答案 B6.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6、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答案 A(09年江苏地理第9,10,11,17,18题)图5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7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答案 A8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答案 C9.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

7、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答案 A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011题。10.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 B11.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答案 B(09年上海文综第14题)12.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

8、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 ( )A.节约用电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答案 C (09年山东文综第26(3,4)题)13.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题(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8分) 图8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目。读图回答第(4)题。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

9、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答案 (3)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4)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08年略有下降, 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 答案一: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09年海南地理第21,23题)14.图6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

10、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10分)答案 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负面影响及对策:(8分)(选任何一项变化,负面影响答对得4分,对策答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

11、人工沙滩。 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 (08全国卷911)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答案 B二、综合题2.(08山东32)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答案 (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