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08850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5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管理)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箕村旧城改造项目商住楼(自编号F1-F3)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1、工程简况11.2、编制依据11.3、地层构造11.4、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31.5、人工挖孔桩设计情况3第二章施工部署42.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42.2、施工准备工作42.3、施工进度的安排5第三章、施工方案53.1、桩分批开挖顺序53.2、工艺流程63.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63.4、护壁施工83.5、钢筋笼制安装83.6、验孔93.7、浇灌桩芯混凝土103.8、施工检测113.9、安全技术措施11第四章、资源配置措施144.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144.2、主要劳动力计划14第五章、

2、质量保证措施145.1、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收桩145.2、严格控制桩芯钢筋混凝土质量155.3、严格按方案跳挖155.4、其它基本技术措施15第六章、成本管理措施17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17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188.1、控制作业人员及作业时间188.2、进行毒气检测及预防188.3、保证用电安全188.4、做好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188.5、其它基本安全措施19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20第十章、安全应急预案2110.1、人工挖孔桩施工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2110.2、针对性应急预案2110.3、常规性应急预案2210.3.1、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2310.3.2、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24

3、10.3.3、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27第十一章、其他28 2 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简况杨箕村旧城改造项目商住楼(自编号F1-F3)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由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广州天富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工程北临规划中的杨箕大街,东临人保大厦,西临规划中的泰兴直街,南临规划中的泰来大街(东),场地呈不规则四边形。用地总面积12494。总建筑面积12745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8677m2,地下建筑面积38776m2。由4层地下室,3层裙楼及三栋塔楼组成。三栋塔楼分别为49层、47层和45层。塔

4、楼标准层为3.2m。结构形式为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 2 级。本工程场地空旷,周围无建筑物,场地内地下管线已清除。1.2、编制依据1、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5、广州市杨箕村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河源市工程勘察院提供)6、杨箕村旧城改造项目商住楼工程施工图及其他要求7、我公司有关项目管理的规定1.3、地层构造根据钻孔揭露,场地

5、内地基按其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分为: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2、第四系冲积土层(Qal);3、第四系残积层(Qdl);4、白垩系(K)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现将上述各土岩层特征从垂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综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ml,层号)土性主要为杂填土,主要由建筑垃圾堆填,含有较多的砖、砼碎块和风化的粉砂岩、砾岩碎块等。呈暗灰、灰、褐红等色,松散状。本层分布于地表,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其层顶标高为7.8513.33m,平均9.73m,厚度0.504.80m,平均2.87m。2、第四系冲积土层(Qal)冲积土层按其土性的不同,大致又可分为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及中砂3个亚层,各亚层的分布及特征

6、如下:1)淤泥质土层(层号-1):呈浅灰黑、灰黑色,饱和,流塑状,土质不均匀,局部含粉细砂。本层分布广泛,101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0.504.80m,平均2.80m,厚度为0.503.90m,平均1.73m,层顶标高为4.6112.53m,平均6.94m。2)粉质粘土层(层号-2):以粉质粘土为主,部分粘土,呈灰、灰黄、黄、灰白等色,湿,可塑状,局部含较多砂。本层分布较广泛,110个钻孔均有揭露,层面埋深1.207.30m,平均3.59m,厚度为0.607.50m,平均2.46m,层顶标高为1.629.82m,平均6.29m。3)中(粗)砂层(层号-3):呈灰白、灰黄、褐黄等色,饱和,稍密

7、状为主,局部中密,含少许粘性土。本层分布广泛,127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1.1011.20m,平均4.01m,厚度为0.707.40m,平均2.94m,层顶标高为-2.318.51m,平均5.44m。3、第四系残积土层(Qel)残积土层(层号):土性为粉质粘土,褐红色,湿,硬塑状,为砂岩、粉砂岩残积土。本层分布广泛,225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2.0013.70m,平均6.51m,厚度为0.708.40m,平均3.40m,层顶标高为-4.817.43m,平均3.26m。4、白垩系上统基岩(K2d2)基岩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部分砂砾岩及砾岩,砂砾岩及砾岩多以夹层的形式分布,分布规律性

8、较差。岩石的成份主要粉粒碎屑或砂、砾石碎屑和泥质胶结物组成,呈粉砂状、砂砾状及砾状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按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同,揭露到基岩可分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中风化岩及微风化岩,一般自上而下风化程度由强变弱,部分地段岩石风化均匀性较差,各风化岩常呈夹层或互层形式分布,因此,根据总体分布特征,将本场地基岩划分为全风化岩层(带)、强风化岩层(带)、中风化岩层(带)及微风化岩层(带),各风化岩层(带)的特性分述如下:1)全风化岩层(带)(层号-1):本层(带)基本由全风化岩组成,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部分砂砾岩及砾岩,呈褐红色,岩石基本已风化成坚硬土状,遇水易崩解,极软岩。本层分布较

9、广泛,96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5.7014.50m,平均9.63m,厚度为0.906.50m,平均2.63m,层顶标高为-4.453.94m,平均0.33m。2)强风化岩层(带)(层号-2):本层(带)主要为强风化岩组成,局部夹少量中风化岩。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部分砂砾岩及砾岩,岩石强烈风化,呈褐红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及短柱状,岩石胶结密实度差或较差,岩块大多数用手可折断,局部风化不均匀,夹少量中风化岩(详见夹层统计一览表,下同),为极软岩。本层分布广泛,全部钻孔均有揭露,层面埋深5.0027.50m,平均13.15m,厚度为4.5016.70m,平均7.93m,层顶标高为

10、-18.384.73m,平均-3.43m。3)中风化岩层(带)(层号-3):本层(带)岩石风化均匀性较差,完整性及强度均变化较大,常以中风化岩为主,夹部分强风化岩或微风化岩。岩性主要为粉砂岩,部分砂砾岩及砾岩,呈褐、褐红等色,岩芯主要呈短柱状及碎块状,岩石多数胶结较密实,岩质稍硬,但风化不均匀,常夹有少量强风化岩或微风化岩,为软岩,部分为极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本层分布广泛,全部钻孔均有揭露,层面埋深19.5032.50m,平均23.36m,厚度为0.507.10m,平均3.74m,层顶标高为-23.54-9.81m,平均-12.79m。4)微风化岩层(带)(层号-4):本层(带

11、)主要有微风化岩组成,局部夹少量中风化岩。岩性主要为粉砂岩,部分砂砾岩及砾岩,褐、暗褐等色,岩芯呈柱状,一般为连续完整,部分较完整,岩质硬,岩石大多数胶结密实,局部风化不均匀,夹少量中风化岩,本场地微风化岩为软岩,多数完整,部分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本层分布广泛,全部钻孔均有揭露,层面埋深16.7037.80m,平均23.99m,厚度为6.8012.20m,平均7.93m,层顶标高为-27.8116.59m,平均-14.39m。1.4、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一)场地构造稳定性:根据国家1:5万区域地质普查资料,本次勘察未发现有断层破碎带,场区内地质构造较稳定。(二)抗震设防烈度及地

12、震效应: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规定,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三)砂土液化: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条规定,本场地位于7度地震烈度区内,本场地砂层不存在液化现象。(四)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和特征,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判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工程。结合本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判定本工程的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综合上述三个条件,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

13、级。(五)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本场地土的类型多数为中软土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六)地震作用及场地适宜性:按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1、表5.1.4-2规定,根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影响为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max为0.04。根据场地类别及设计地震分组,地震设计特征周期值Tg为0.35s。综上所述,按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文说明规定,本地段类别对建筑抗震设计属一般地段,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适宜建筑。1.5、人工挖孔桩设计情况桩编号混凝土强度等级桩数量(根)桩直径尺寸(mm)桩端扩

14、大头尺寸(mm)桩净长(m)桩端持力层ZH1C4022130019001015微风化岩层ZH2C4030140020001015微风化岩层ZH3C4015160024001015微风化岩层ZH4C4022180026001015微风化岩层ZH5C4026130017001015微风化岩层ZH1aC304313002300610中风化岩层ZH1bC309413001900610中风化岩层第二章施工部署2.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现场成立项目部,按行项目法施工管理。项目部根据公司及监理、建设单位的要求,代表公司全权负责该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对该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项目部实行分层管理,定人定岗定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使管理工作上新台阶,质量水平上新台阶。2.2、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工作为了正确地组织施工,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细致地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调查和分析研究有关资料,研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进度控制计划,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劳动力准备工作根据施工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