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如画.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8850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展红旗如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风展红旗如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风展红旗如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展红旗如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展红旗如画.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展红旗如画古田,闽西上杭一个小镇,四面环山,青山如黛。苍翠的彩眉岭下是一座四合院结构的廖氏宗祠,前面万亩水田,种水稻、荷花或向日葵,风吹稻浪,接天荷塘,向阳葵花,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小镇游人如织,观光车如梭,大街小巷,遍布“农家乐”、家庭旅馆和特色旅游商品小店。黄昏,清风徐来,华灯璀璨,照例有跳广场舞的音乐响起,更多的人绕荷塘悠然而行。 /1/view-12291842.htm一个莽莽群山环绕的小镇何以吸引那么多人朝圣一样纷至沓来,何以打造成一个知名的特色景观旅游区?这一切缘于85年前一群衣冠褴褛、普罗米修斯似的“盗火者”在这里流连、驻足,缘于一次在历史深处熠熠生辉的会议在这里召开。19

2、29年冬,年关将近,雪花飞扬,山川河流,银装素裹,在廖氏宗祠又称“万源祠”的祭祖大厅里,一个浓重的湘音激越传出,墙上石印马克思、列宁像静静注视着这一刻,一侧当年很时兴的挂钟定格在那一时刻,天井旁平整的“三合土”地面上有火堆熊熊燃起,劈柴噼啪作响。这时,外面也许还有一个穿灰布军装,能断文识字的5号宣传员爬在梯子上,侧耳听了一会儿,微笑着随手写下:保护学校。红军5,中间那个句号画得又大又圆。这里,队伍开来前是“和声小学”,后改称“曙光小学”这些,著名军旅画家何孔德创作油画古田会议将那一刻镶嵌在往来人们的目光和记忆里。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红军席卷处,生机勃勃。人们也许会发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3、的队伍会师后,一年多时间里竟然开了九次党代表大会,平均不到两个月一次。辗转湘赣闽边界,军情似火,情势逼人,半日喘息,就在庙宇、祠堂、书院,或当地乡绅的大宅子里匆忙开一次会,大多就事论事,商讨敌情我情、筹粮筹款、行军路线等。7月,闽西大地,骄阳似火,蝉声嘈切。在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上,大多数代表对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和英明领导认识不足,以致其落选前委书记。在毛泽东“卷定包袱,买定草鞋”去地方工作时,一行人“轻车简从”,各人马匹上交军部,从龙岩到蛟洋100多里山路走了整整一天。当年他们可没像今天影视剧里那样意气风发,谈笑风生。和毛泽东同行的江华回忆:“那时我们真有点灰溜溜的样子。”一个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

4、争环境中,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党,如何建设成真正无产阶级政党?率领一支怎样政治面貌和精神状态的武装力量才能永葆其战斗性、先进性,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使命与担当。这道命题像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横亘在早期共产党人面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里没有现成答案,共产国际也无法回答。当时,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时任前委书记陈毅回忆:赣南山区艰苦行军,一进信丰城就抢当铺,开大会当场枪毙3个才刹一刹那次行军路上捆杀农户的猪,有的长官表示宽容,毛泽东得知后亲自干涉禁止,还当众大骂,结果引起很多官兵不满。时任一纵二支队支队长萧克后来撰文:有些干部喜欢“走州过府”,政权观念淡薄,对建立苏维埃政权、建立农民

5、协会、建立游击队和农村中党组织,不关心或不太关心,不积极做群众工作。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像住伙铺一样,真是“天将晚矣君何往?鸡即鸣兮我不留。”部队中打骂现象也比较严重,连长、排长打了战士,过两天开士兵委员会,也可以打连长、排长的手板。时任二纵四支队十二大队党代表赖传珠在古田会议前后一文中写道:有些人不把党代表制度看成是人民军队的一项建军原则,对党代表的尊重与否完全是看人行事。党代表如果能打仗,工作能力强,他们就尊重,否则,就看不起,甚至骂党代表是“卖狗皮膏药”的。有些人把红军的任务看成只是单纯的打仗,因此不重视根据地建设,不愿做艰苦的群众工作。他们认为群众工作是地方上的事,有的军事干部则认

6、为是政治工作人员的事情。“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毛泽东时年36岁,正是一个男人思想成熟、睿智的时候。后来在延安时美国记者斯诺第一次见到他,印象如此: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头发留得很长,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从这一时期毛泽东留下仅有的几张珍贵照片看,和斯诺说的样子差不多。毛泽东在离开红四军来到闽西特委工作后,仍殚精竭虑,没有停止中国革命路在何方的探求和思索。闽西山区山高露冷,毛泽东因过度劳累,患上了恶性疟疾,忽冷忽热,冷的时候盖3条棉被还如坠冰窖

7、。身患重病,敌人围捕,毛泽东几次闯过“鬼门关”。一次,他住牛牯扑的消息被敌人获悉,国民党保安团直扑而来。他身虚体弱,不能爬山,山高路陡又不好骑马,当地党组织就派陈添裕等几个村民用担架抬。山高路陡,荆棘遍布,抬着担架寸步难行,情急之下,陈添裕背起高大的“杨先生”就走,十几里羊肠小道,陈添裕等仅用了一个小时就背到目的地。毛泽东把他们的名字一一记下,说:“我忘不了牛牯扑人民。”1953年国庆,毛泽东邀请陈添裕去北京天安门观礼。赶巧,陈添裕的妻子即将分娩,他让胞弟陈奎裕代为前往。毛泽东一见到陈奎裕就说:“你不是背我的陈添裕,你是看茶桶的。”上杭苏家坡树槐堂,中共闽西特委驻地,在这座建于明末砖木结构楼的

8、后左侧,沿一道逼仄的楼梯而上,是一间不足6平方的小阁楼,晚上,毛泽东就着那盏昏暗的洋油灯看书、研究、写作,灯光经夜不灭。白天,爬上一侧的小山,那儿有一个人迹罕至的岩洞,圳背岩洞,他躲在里面冥想、思考。山势陡峭,山路难行,洞内阴冷潮湿,崎岖不平。现在,圳背洞已开发成旅游景点,一道木板栈道一直铺到洞口,上书“主席洞”3个红色大字,洞内虽然潮湿不改,但亮有彩色灯光。现在,当地仍然流传,那时候有一个瘦得几乎脱形,个子很高的“杨先生”进出,沉默寡言,几乎不和人招呼,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就是“如雷贯耳”的毛泽东。时任闽西团特委书记曾志回忆:我亲眼看到毛主席身上肿得很厉害,病情很重。他在那里住了40多天,一边养

9、病,一边指导中共闽西特委工作。同志们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心,特别是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对他照顾得非常周到,像对待尊敬的老师和益友一样,派人寻找好的中、西医为他诊治,托人买回牛奶、白糖等给他补养身体,每天还买两斤牛肉炖汤,再炖上一只母鸡。由于精心治疗和细心调养,毛泽东渐渐恢复了健康。 人生和革命事业一样,有低谷也有高潮,只要理想坚定,信念不灭,终有云开雾散、旭日磅礴的一天。这一时期,毛泽东即使在病中、在革命事业和个人际遇的低潮,依然信心百倍,豁达乐观,挥就“寥廓江天万里霜”的豪迈诗篇。伟人山谷般的胸怀和坚如磐石的意志由此可见一斑。这时,红四军军长、前委委员朱德也陷入沉思,怎样把这支以农民为主的军队

10、建设好?在红四军党的“八大”上,朱德代理前委书记主持会议,由于毛泽东的离开,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势单力薄,机关不健全,争论了3天,毫无结果。朱德深深意识到:要造成铁的红军,必须使全体红军指挥员战斗员首先完全信仰共产党的领导在政治上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就是把握着不可抵抗的无形武器,在精神上建立了铁的红军的基础,自然可以战胜革命过程中任何困难,经得住任何剧烈的斗争,愈斗愈奋去取得最后的胜利。朱德时年43岁,美国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中这样描述他:圆头,剪得短短的黑发间杂着白发,前额很宽,而且略微隆起,颊骨也颇突出。一对有力的上下腭,衬着大嘴,在堆满欢迎的笑容

11、时,露出洁白的牙齿。鼻子宽短,面色黝黑。看起来是一副普通相貌。要不是他穿着制服的话,很容易把他当做中国哪个村子里的农民老大爷,而忽略过去朱德形同“伙夫头”,亲切如红军士兵的老大哥,正因为这副神态,1929年2月1日途经江西寻邬被国民党军团团包围住时,他化装成伙夫,由妻子伍若兰率兵掩护,成功脱险,伍若兰壮烈牺牲。朱德一生钟爱兰花即缘于此。3月,在长汀“辛耕别墅”朱德经曾志等人牵线搭桥,和康克清结为伉俪,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在红四军的“七大”会议上,以毛泽东和朱德为代表就部队过去所执行的政策、路线中的重大问题,如要不要根据地及如何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等展开过激烈的争论,甚至彼此有很多过激的言辞。现

12、在有人说他们是个人权力之争。这种说法是对他们所走的伟大道路和他们的高贵思想品质缺乏最基本的认识。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当时的迷茫和焦虑在红军队伍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8月,暑气蒸人,陈毅一副日本商人装束,头戴平顶草帽,身穿和服大袍,从香港转道乘船去上海,向共产党中央汇报红四军工作。陈毅时年28岁,朝气蓬勃,血气方刚。他后来回忆红四军“七大”说:当时毛泽东找他谈话,争取他的支持。他说,你们是秦、晋大国,我是小国,处在你们之间,我哪一边都不好得罪。陈毅来到上海后,向党中央详细客观地汇报了红四军的建立发展情况,写了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等5份洋洋洒洒数万字书面材料。在此基础上,李立三、周恩来等决定由

13、陈毅代起草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指示信,俗称九月来信。信中中央充分肯定了红四军在全国的影响,肯定了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思想,最具决定性的“精神”是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周恩来后来曾对人说,陈毅起草这封指示信,他一个字也没有改。陈毅无畏无私的高贵品质如挺拔青松,屹然风雪中。腊月,古田小镇热闹得像过年一样,附近几个村庄家家户户都住满了红军。朱德住司令部驻地“中兴堂”。毛泽东住一箭之遥的政治部驻地“松荫堂”,后厅右侧第二个房间,一张木板床,一条黄色军毯,一张四方桌,一盏洋油灯,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墙脚那口铁锈斑斑的大铁锅,据说是贺子珍特地找来烧上木炭为他熬夜御寒用的。南国湿冷,漫漫长

14、夜,这间小屋里的灯光像八角楼、临江楼、树槐堂等他住过的地方一样彻夜透亮。红军指战员出操、开会、学习一切悄然无声,井然有序。乡村的空气里散发着喜庆,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喜气。荣屋村谢德金老人说:“红军战士一进门就捡大厅、走廊、天井边坐下,晚上席地而睡,我们让房间给他们住,他们都不住。经过女人睡的房前时总是低头而过。”豆腐店的生意出奇得好,一担热气腾腾的豆腐刚挑出门就卖完了。豆腐店老板廖华昌家住了几个红军战士,人手不够时,战士们就主动帮他推磨豆腐。古田大都是客家人,客家人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入夜,北风呼啸,战士们和房东一家人围着炉火喝“功夫茶”,品尝“客家米酒(后来改称红军可乐)”,一支接一

15、支唱扩红山歌:红军游击各乡村,第一要紧杀豪绅;因为豪绅十分恶,勾结军阀打穷人在这里他们就像回到了家。瑞雪初晴,山川大地,分外妖娆。篝火熊熊,笑语欢声,会议在祥和热烈振奋的氛围中进行,陈毅传达了中央的九月来信,朱德作了军事报告,毛泽东作了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报告,与会120余名代表一致通过由毛泽东主持起草和亲自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并选举毛泽东为新一届前委书记。古田会议决议以其真知灼见,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这个年轻的政党和这支朝气蓬勃的军队指明了前进方向: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在古田会议胜利闭幕的号角声

16、中,迎来了1930年新年第一缕曙光。在廖氏祠堂左侧有一块绿草如茵的空地,会议期间,指战员们就在这里开展军事训练,在最北端还搭了一座吊脚楼似的木建结构台子,作阅兵用。元旦军民联欢晚会召开,这儿就成了戏台。屋檐两边各挂一盏汽灯,气打得足足的,把能容万余人的阅兵场照得如同白昼,在鞭炮、器乐声中乡亲们扶老携幼、呼朋唤友潮水般涌来。红旗招展,标语飘扬,欢声笑语,开场的锣鼓响起来,吉祥的龙灯舞起来,客家的船灯打起来,时任红四军二纵队参谋长郭化若上台表演了他的拿手戏,变魔术,台下惊呼一片;萧克和杨至诚联袂唱起湖南花鼓皮秀英四告,引得湖南籍士兵连声喝彩。演出快结束时,坐在前排的官兵起哄:“军长,来一个!”一声比一声吼得凶。只见,朱德健步上台,双手抱拳,说:“同志们,我不懂什么曲艺,也没有这一方面的专长,既然同志们这么高兴,一定要我表演节目,我就凑个热闹,唱个四川调行不?”说完,他亮起浑厚的嗓子唱开了。军民联欢晚会连续开了3天,周边几个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