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908755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六)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六)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一战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欧洲的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在欧洲,欧洲列强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并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1、17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时期,也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时期。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向外扩张,抢占殖民地。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之后英荷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

2、建立“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多次组织反法同盟。1885年打败拿破仑之后,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格局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个体系中,英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实力增强。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和海外商品的市场,欧洲列强极力向外扩张,冲突不断。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德国崛起,欧洲大陆崛起的新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2、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各国实力普遍增强,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各国加紧对外侵略,资本

3、主义的世界体系形成。由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围绕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并最终导致一战,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二、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一战后,欧洲主要国家如英法因为战争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但综合实力仍很强大。美国虽然成为经济的霸主,但在国际事务中无法与欧洲传统强国抗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还在欧洲。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 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中东、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2) 形成标志:1919年的巴黎和

4、会和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3) 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1922年的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4) 维护工具:国际联盟(5) 评价: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 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存在着不稳定性(战胜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与战败国;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殖民地),使国际关系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2、 帝国主义与苏俄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经济封锁和长达三年的武装干涉,但最终失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转为共处和竞争。

5、(1922年的拉巴诺条约)3、 到了30年代年代,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出现了两种国家:一部分是以英美为代表的民主国家;另一部分是以德意日为代表的法西斯国家。(1933年和1936年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苏联从自身安全出发于1939年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久二战爆发,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三、二战后至今:这一时期国际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1、 雅尔塔体系(20世纪的40年代20世纪的90年代初)(1) 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

6、为资本主义的头号强国,要称霸世界,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矛盾。(2) 形成标志:二战中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特别是雅尔塔会议(3) 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洲和亚洲格局,重新划分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讲解,建立联合国等。(4) 工具:联合国1945年成立(5) 评价:原则上倡导自由民主,对战后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标志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的两极格局所取代。雅尔塔体系下形成两极格局,美苏展开冷战,争夺世界霸权。2、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7、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第三世界崛起,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会议召开)3、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崛起,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4、 社会主义阵营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社会主义阵营在60年代不复存在。5、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近代以来的世界大国主要矛盾的演变历史阶段主要矛盾总体特征主要史实结果与影响16世纪末18世纪中期从英西到英荷再到英法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以及英法争夺殖民霸权15

8、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英荷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打败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了“日不落”帝国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英法矛盾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大陆霸权英国多次组织了反法同盟拿破仑帝国灭亡,维也纳体系建立19世纪晚期1918年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普法战争、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成立、一战的爆发德意志的统一、同盟国战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919年1945年英美矛盾,法西斯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矛盾从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相对稳定,继而30年代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英美围绕国联和制海权等问题展开争夺,大西洋宪章的发表,联合国

9、家宣言的发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二战期间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联合国的成立,美苏的两极格局二战后至今美苏矛盾,南北矛盾两个阵营,三个世界,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美苏争霸,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专题专项训练1.(2010试题调研)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段材料表

10、明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平的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A B C D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主要是因为A国家利益决定的B西方大国推行中立自保、纵容侵略政策C旧的矛盾解决,新的矛盾产生D该体系建立在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矛盾重重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4.下列各项中,由“二战”期间苏、美、

11、英三国首脑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A.开罗宣言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处置德日 D.战后成立国际组织5(2011四川文综2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6(2011四川文综23)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1625年 战争与和平法(格劳秀斯)1899年 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海牙国际会议)1919年 国际联盟盟约(巴黎和会)1928年 巴黎非战公约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

12、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项中,由“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A.开罗宣言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处置德日 D.战后成立国际组织公约1945年 联合国宪章(旧金山会议)1949年 日内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总议定书(联合国大会)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A B C D7(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2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B一份“19401944年

13、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8.1971年,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不包括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与中国改善关系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与苏联缓和 A B C D 9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这说明了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出发点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1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两极格局走向终结 中国成为新一极形成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A B C D 1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世界独立国家的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12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