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教学论文 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08474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教学论文 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教学论文 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教学论文 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教学论文 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教学论文 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教学论文 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教学论文 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变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摘要:学习方式侧重表现为一个人的学习习惯问题,它对学习者学习所能达到的程度有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实施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人探讨如何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来构建高效英语课堂。关键词:新课程 学习方式 高效英语课堂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效的课堂教学应当任务定位准确、目标具体完整;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使80%以上的学生达到80%以上的具体目标,即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

2、,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来看,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的确,敢于怀疑和大胆想像是很重要的。从观念上讲,今天的高中生不能仍然停留在接受式学习的层次,满足于教师的经验、教材的结论和大量的习题,应当发挥自身充分的想像力和培养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对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不再局限于教师和教材的高度,而是重过程甚于结论,更重要的是尝试着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评价。因而,学习方式的高效性势必会促进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以

3、发展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探究性学习,它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是对自主、合作学习的进一步超越和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在我市新课程改革的几年时间里,课改中出现了许多喜人的新气象。各个学校和每位教师都各显其能,各尽其才争做教改“弄潮儿”。笔者调查发现,我市大部分高中均体现课堂教改的强劲态势,很多学校都在“教育周刊”上报导了自己的好的做法。且大都有这样的描述: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课堂效果明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过,在让学生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例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出现了变相“放任

4、自流”的现象,有的学生用一种很笨的方法“自主学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收获不大;课堂热热闹闹,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还是一个问号;课型不同也牵强地用同一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去适应。问题很显然,我们不能用“同一双鞋”去适应“所有的脚”!本人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它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世外桃源”。当然,新事物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会显现各种未预料到的发展现象。这正需要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作长期、大量和不懈的努力。“摸着石头过河”最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 发展“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的全面的发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

5、的关系:其中“自主”是后两者的基础;“合作”是对“自主”促进;“探究”是前两者的延伸。如下图所示:发展延伸 促进促进合作探究自主 促进 为了更好地建设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英语课堂高效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一、 “自主”需要引导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状态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笔者认为,自主性学习是一个内动力问题,也就是“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一定要让学生在兴趣的吸引下或自我约束下学习!学生是未成年人,还没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自控力。这需要一个教师的引导和调节

6、。心理学家布鲁纳就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主性学习进行建设:1、课堂任务活动在设计上必须具备可操作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对课堂任务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在设计任务型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的可操作性,要考虑活动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灵活机动地调整。2、问题解决模式。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

7、的。问题引领可以促进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提高。因而可以最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最大化地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3、具有指导性的评价方式。生活、学习当中我们面对的和解决的问题大部分还是靠个人的努力去完成的。所以我们要用赞赏的方式去鼓励问题的自主解决,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4、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因遵循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这时教师应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英语高效学习成为可能。二、“合作”注重实效任务型教学并不意味着给了学生任务,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交际。对于缺乏英语环境、以课堂学习方式为主的学生而言,外语教学应遵

8、循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即以“知”为先、从“知”到“做”的过程。教师必须在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先对任务的难度进行预测,要确保任务的切实可行。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许多时候演变成了无效讨论。若小组合作比个人学习效率低,为何要小组合作? 笔者认为,在合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班级现有情况下): 1、合理分配小组。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一定认真考虑,再三斟酌。可以依据班级情况和不同课型的要求来进行分组。可以进行优生和差生分别分组;也可以把优生和差生搭配分组。各有利弊。但是每个学习小组必须配备一个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学习小组长。为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提供保证。2、进

9、行有效的内、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源自学习小组自身的约束力。这种能力的生成也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也需要外力的合成作用。外部监督可以是来自于教师的巡回指导(这很重要),也可以来自于小组之间的相互制约。3、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目标。问题的设置不可多、滥,也不可过于简单和过于繁难。问题解决的时间要明确,解决过程中,对于好的做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4、每次问题解决完之后,各个学习小组一定要上交小组合作的成果或学习报告。这项活动可以延伸到课外,这就需要教师每天要做大量细致的批改工作。三、“探究”注重方法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探究学习在英语课堂上不适宜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就是学生

10、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抽查、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体验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促进情感和态度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我们现在所学的英语教材advance with English其中的project板块就是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一个好的典范。它首先提供与该单元话题有关的具体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引起用英语开展某一活动的兴趣。然后根据所给的具体步骤,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调查访谈、信息检索、交流汇报等形式的活动,用英语去做一件事情,最后呈现学习成果

11、,创造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由于该活动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不用说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在这里,笔者有如下的建议:1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策略,做到根据学生实际来实施教学。比如对某一部电影(有条件的可以在教室放映)、某一个歌星、某一首歌曲或国内外实事进行探究(包括评论、访谈、调查等)。探究的形式可以用“poster, exhibition board, display wall, b

12、lackboard, booklet等来展示。2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相结合。用班级、校园或家庭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在Module1, Unit2 当中的project就有这样的要求:“Work in your group to solve the problems Liu We and his father have.”这个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探究话题。3在问题激趣中进行探究。教师首先要提出一些热点并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激趣。例如教师问:“How healthy are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总之,教师要对一定要提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

13、情,实物或实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探究学习中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所谓最好的学习方式,而只有最适合特定课堂的学习方式;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最有效实现特定目标的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并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搭建脚手架、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层层诱导,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效的课堂。参考文献:、课程教材教法 2020年第2期 孟庆男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雷经国,杨敏.英语新课改视野下的任务型教学的实践反思J.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Advance with English (module 1)2020年8月译林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