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20高三历史开学验收考试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8359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2020高三历史开学验收考试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2020高三历史开学验收考试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2020高三历史开学验收考试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2020高三历史开学验收考试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2020高三历史开学验收考试 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开学验收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 共计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2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

2、六部制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 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3古代经筵官对君主负有“辅导劝诫”的职责。元代“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表明元代经筵官A比台谏和宰相的权力更大 B是君臣沟通的主渠道C能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 D与宰相台谏相互牵制4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A军机大臣参与决策 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C军机处、内阁的相互制约 D内阁

3、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出现“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C反映了唐代制瓷业的成就D反映了原始时代高超的彩陶技术6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7据唐六典记载,唐代

4、开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由此可知,“变造”制度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8明清时期,苏州既是物货所出之地,又是物货所聚之处,盛产的丝绸、布匹、书籍、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输往全国乃至海外。同时从全国各地输入各种手工业原料、居民粮食等,担负着转输全国各地商品的职能,与海外市场也有着频繁的联系。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A全国性中心市场形成 B政府的对外政策开放C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 D经济重心转移至江南9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5、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10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罪犯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这表明当时A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的现象 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强化C司法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 D儒家经典成为了法律的基本原则11“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

6、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12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语言文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艺术5种1种6种3种2种若干种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

7、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13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竞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B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C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 D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14根据公元6世纪的罗马法,有关奴隶解放的限制有所放宽,奴隶的处境也有较大的改善,奴隶不能再被随意处死;妇女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妇女从丈夫的独裁权力的支配下慢慢地被解放出来。这一规

8、定 A保证了妇女的权益 B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C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D是农耕经济发展的结果15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A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台的建筑理念 B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C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D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16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

9、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C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D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17“文艺复兴相信尘世是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反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种种乌托邦计划中的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这些都并非来源于古代,而是来源于基督教。”这一观点认为文艺复兴A摒弃神学信仰,主张以人为本 B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C立足宗教传统,建立理性王国 D传承近代文化,追求现世幸福18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对德国来说,路德最大的意义

10、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得到萌发 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19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试图限制君主的权力,剥夺君主及其政府干预司法事务的权力,以保障人民的政治自由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此,启蒙思想家主张A分权制衡必须成为建制原则 B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C权力的运用须体现人民意志 D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20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

11、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2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教皇发挥重要组织作用 B宗教狂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C教会蜕变成了殖民机构 D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22在荷兰画家维米尔(16321675)窗前读信的少女画作中(如图),前景处有一条颇具东方风情的毛毯和中国风格的瓷碗。从中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A印象派画风盛行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C中国

12、瓷器进入西方寻常百姓家D世界市场已经形成23地理大发现探幽中评价新航路开辟时指出:“它让各地出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新品种,改变了大陆的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其观察视角立足于A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 B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C物质文明改变了政治文明 D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24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说:“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有共同的社会条件,生存条件而团结起来,摸索摆脱他们处境的出路,一部分人则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乐土的坚实桥梁。但到了马克思才用这个特别的历史任务把他们联合起来,使他们上升为阶级。”材料所指的“特别的历史任务”指的是A通过议会斗争颠覆资产阶级政权 B通过国际联合破坏资本主义经济C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通过行业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