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907516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Word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高考结束后几位同学相约去青海西宁的青海湖旅游,计划6月12日在图中黑马河乡看日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查询得知当日某地(120E,32N)昼长为14小时,该日青海湖黑马河乡日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A. 5:00B. 6:00C. 7:00D. 8:002. 当地牧民忠告他们观日出时需穿厚衣服或者羽绒服,而此时北京早已穿着短袖

2、夏装,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流C. 民俗文化D. 地形地势【答案】1. B 2. D【解析】该题考查地方时计算,我国气温差异。【1题详解】丹阳(120E,32N)昼长为14小时,图中黑马乡比丹阳纬度高一点,即昼长也略高于14,丹阳日出时间为5点,则黑马乡略早于5点,当黑马乡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6点。所以选B。【2题详解】黑马乡位于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气温较低;故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所以选D。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

3、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A. 苔原带B. 温带草原带C. 冰原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4. 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A. 收集大气降水B. 获取更多光照C. 抵抗冬季寒冷D. 吸收地下水分5. 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A. 人工播种B. 降水减少C. 气候变暖D. 冻土增厚【答案】3. A 4. B 5. C【解析】【3题详解】北极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

4、据了优势,该地为典型的苔原气候,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4题详解】苔原植被处于极不利的生态条件下,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苔原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其特点是大部分花向着太阳开放,并呈杯型,以便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光,这对于开白色花的植物尤其重要,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5题详解】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所致,这跟人工播种无关。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高纬地区降水会有所增加;气温升高,冻土层会变薄,C对。永泰古城,现址甘肃省景泰县寺滩乡,坐落于寿鹿山、老虎山前倾斜的冲积平原上部,山中蜿蜒

5、而出的水磨口沟距离古城仅有2千米。永泰古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20世纪50年代永泰古城有居民1300多人,城外草原繁茂,目前人口锐减到100多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 l.明朝修建永泰古城的主要目的是A. 作为开垦基地B. 牧民防御风雪C. 防御少数民族入侵D. 防治土地荒漠化7. 影响永泰古城选址的主导自然因素是A. 水源B. 地形C. 土壤D. 牧草8. 导致永泰古城目前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落后B. 生态恶化C. 交通不便D. 移民实边【答案】6. C 7. A 8. B【解析】【6题详解】由材

6、料分析,永泰古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该故城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这些机构都可以为战争提供物资资源,说明永泰古城的主要目的是防御少数民族入侵 ,故答案选C项。【7题详解】甘肃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作为抵御外来入侵的军队驻扎地,需要具备基本的生活物资和水源,由材料分析可知,古城距离水磨口沟仅有2千米,取水方便,说明影响永泰古城选址的主导自然因素为水源,故答案选A。【8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但由于人口增多,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草场资源的过度破坏和过度开垦,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人口外迁,人口数量锐减

7、,故答案选B项。人类活动切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破碎的栖息地间修建的“走廊”称为野生动物通道,如“绿桥”(左图)等。班夫国家森林公园(右图)的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 “绿桥”上面一般会种上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为动物提供食物B. 保持“绿桥”的水土C. 绿化美化环境D. 削弱过往车辆光线和噪声10. 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最可能是A. 针叶林B. 常绿阔叶林C. 落叶阔叶林D. 常绿硬叶林【答案】9. D 10. A【解析】考查区域定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地形对气候的影响。【9题详解】“绿桥”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留的通道,从材料中可知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从图中可以看出,通道下是公路,人类的干扰主要是过往车辆光线和噪声,故选D。【10题详解】从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可以知道该区域为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位于北纬50左右的大陆西岸,从西侧的等高线数值和疏密来看,有狭长的山脉(洛基山脉),所以该地区受海洋(盛行西风)影响小,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故选A。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1. 该地最可

9、能位于A. 大兴安岭B. 青藏高原C. 黄土高原D. 四川盆地12. 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A. 降雪量大B. 积雪消融快C. 枝叶繁茂D. 多大风13. 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A. 增加融雪量B. 减少融雪量C. 降低汛期水位D. 缩短汛期长度【答案】11. A 12. C 13. C【解析】【1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积雪期长且在三月中旬的空地积雪开始消融,结合植被类型(落叶松和云冷杉),可以判断最可能位于东北地区。故正确答案选择A。【1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地表积雪比落叶松人工林厚度小,由此可以判断其枝叶繁茂,对积雪的截留多,从图中

10、可以看出3月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积雪厚度下降慢,说明其林下积雪消融慢。故正确答案选择C。【13题详解】林地仅仅是对积雪起到截留作用,不改变其数量,因此融雪量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融雪速度会减缓,因此其水文意义是可以降低汛期水位,延长汛期长度。故正确答案选择C。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有“彩虹之国”之美誉,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保。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 与西岸相比,该国大陆东岸年降水的多少及原因是A. 多,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B. 多,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C. 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寒流减湿D. 少,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寒流减湿15. 南非南部沿海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11、 河流径流汇入B. 上升补偿流C. 大陆架广阔D. 寒暖流交汇16. 该国南部的好望角因风浪较大,被称作“好望不好过”。其风浪最大的月份是A 1月B. 4月C. 7月D. 11月【答案】14. A 15. D 16. C【解析】【14题详解】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打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南非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并受到暖流的影响,因此降水比西部多。故选A。【15题详解】南非南部沿海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西风漂流和厄加勒斯暖流的影响,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故选D。【16题详解】冬季的南半球,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气压带与风带也随之北移,西风带北移触及非洲大陆的南端,因此非洲南部的好望

12、角七月风浪最大。故选C。人口重心是人口分布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其演变反映了区域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过程,即由于地区人口增长和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拉动人口数量平衡点的变化。下图为1984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 1984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能反映出()A. 能源资源开发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B. 户籍制度变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缓慢C. 地区经济差异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D.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减缓18. 2010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移动可能是因为()A. 河南省人口出生率降低B. 四川省农民工回流增多C.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加剧D. 湖北省自然增长率降低【答案

13、】17. C 18. B【解析】【17题详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同时户籍管理制度有所松动,这些变化都有利于人口更快的迁移和流动,C正确,B错误;能源资源开发和计划生育政策不是影响人口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A、D错误。据此分析选C。【18题详解】图中显示,2010-2013年我国人口重心趋向西移,中西部(四川省)农民工务工地点主要在东部地区,回流增多可使人口重心西移,B正确。故选B。【点睛】从图中看,中国人口重心先向西南,再向东南,最后折向东;移动幅度有大有小,并非持续增大。地区间经济的差异是导致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近年我国人口重心趋向西移是因为中西部农民工回流增多造

14、成的。粮食虚拟耕地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耕地资源,即将地区间进行的粮食交易看作是相应的耕地交易。目前我国粮食虚拟耕地流动存在“北土南运”的趋势,由于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我国粮食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的原因是 ( )A. 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B.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C. 北方地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 南方地区可用耕地面积狭小,不宜进行粮食生产20. “北土南运”会降低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南北方 ( )A. 耕地资源分布不均B

15、. 水热条件分布不均C. 农业技术区域差异D. 人口分布空间差异【答案】19. C 20. B【解析】【19题详解】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错误。材料信息表明,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北方地区)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南方地区),因此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而不是较低,B错误。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说明北方地区粮食商品率高,这是因为北方地区多平原,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正确。南方地区多低山、丘陵地形,耕地面积较北方少,但南方地区耕地单产较高,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之一,D错误。所以选C。【20题详解】我国北方地区热量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而南方地区为一两熟至三熟,且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水份和水源条件较好,因此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北方地区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南方地区(即单产较低),从而使得耕地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因此粮食生产“北土南运”会降低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