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4省2020高考4月联考 语文试题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906908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4省2020高考4月联考 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24省2020高考4月联考 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24省2020高考4月联考 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24省2020高考4月联考 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4省2020高考4月联考 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2020高考全国卷24省4月联考语 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分法符

2、合现代医学的观点。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它每次大规模发生都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夫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密丹”,他将这种方法称为“以类治之”,通俗一点说也就是以毒攻毒,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黄帝内经认为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的药治不好病。虽然古代的人们对疫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难以从机理上全面揭示疫病并提出科学的防疫措施,但以毒攻毒的免疫观仍然具有朴素的科学道理。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些先天性免疫功能

3、,被归结 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得到“获得性免疫”,它虽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但通过感染某种病原体或接种该病原体的疫苗可以产生针对该种疫病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的效果。以毒攻毒的免疫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该书主要记述了各种急性病症及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蟠等的描述都属首创。肘后方载有“治卒有狗犬凡所咬毒方”,也就是狂犬病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这种方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了不患上某种同样的疫病,人们用捣碎、研磨等物理办法把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等制成“药

4、物”,其作用相当于原始疫苗。这种办法虽然原始,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最早制造出现代意义上狂犬病疫苗的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九世纪末制备狂犬病疫苗时发现,在感染该病毒动物的脑组织和脊髓中存在大量病毒,于是设法将其接种到家兔的脑中,经过处理后制备出了狂犬病疫苗。在古代的各类传染病中,天花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病种。为了应对天花肆虐,人们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天花作为烈性传染疾病,注射疫苗才是最好的方法。中国古代医学有以毒攻毒的传统,也有在狂犬病、伤寒病等方面用类似注射疫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实践。针对天花,人们逐渐探索出了接种 “人痘”来阻止其传染的手段。所谓“人痘”,就是用人所感染的天

5、花病毒为材料,主动地让未感染的人接触这种毒素,以达到产生天花病毒抗体的目的。“人痘”接种法很早就在中国开始了应用,清代医学著作牛痘新书、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均有这样的治疗方法的记载。不过,由于相关记载较为简略,所以也有人认为“人痘接种法诞生于宋朝。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天花流行,当地的医师们用“人痘接种法进行防疫,这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将“人痘接种法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标志。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 通讯中专门称赞过中国人的这种伟大创造:“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的防疫与疫苗,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6、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以是否具有传染性区分“疾”和“疫”,说明古人对疫病的防治更加重视。B.以毒攻毒是古代治疗疫病的主要思想,在论衡与黄帝内经中均有相似记载。C.虽然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获得途径不同,但对疫病都具有产生抗体的功能。D.明代医师釆用“人痘”接种法防疫,这是人类历史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治疗的标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立足于“疾”“疫”之间的区别,阐述了我国古代应对疾疫的防治策略。B.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重点论述了古代的防疫方法和疫苗的应用。C.文章引用大量古代典籍,揭示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文

7、章采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有理有据,令人信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人们为了避免疫病发生,采取适当主动接触病毒以在体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B.肘后方中记载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虽然原始,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付诸实践后可以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C.采用获得性免疫的方式将“人痘”植入未感染人体以产生天花病毒抗体,可以有效预防天花病毒 对人体的侵害。D.在我国古代,人们对“疾疫”的防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为人类健康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8、,完成4-6题。材料一为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推动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工作,2019年 11月3日,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召开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会议。科技部王曦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其中,推进工作组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职责是推动6G技术研发工作实施;总体专家组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7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提出6G技术研究布局建议与技术论证,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会上,总体专家组代表 介绍了6G技术研发态势及未来发展思路与

9、建议。TD产业联盟、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代表分别介绍了 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未来6G畅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建议。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全球6G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技术路线尚不明确,关键指标和应用场景还未有统 一的定义。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高度重视、统筹布局、高效推进、开放创新。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总体专家组系统开展6G技术研发方案的制订工作,开展6G技术预研工作,探索可能的技术方向。(摘编自我国6G研发正式启动,“科技部网站”2019年11月6日)材料二2019年3月,全球首届6G峰会在芬兰举办。主办方芬兰奥卢大学峰

10、会邀请了 70位来自各国的 顶尖通信专家,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主要内容就是群策群力、拟定全球首份6G白皮书,明确6G发展的基本方向。近日,这份名为“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的白皮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白皮书认为,与从1G到5G的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类似,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 提升10到100倍。白皮书给出了几个衡量6G技术的关键指标:峰值传输速度达到l00Gbps-1Tbps,而5G仅为10Gpbs;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相比5G提高10倍;通信时延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 一;超高可靠性,中断几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每立方米超过百

11、个。此外,6G将 采用太赫兹频段通信,网络容量大幅提升。从覆盖范围上看,6G无线网络不再局限于地面,而是将实现地面、卫星和机载网络的无缝连接。从定位精度上看,传统的GPS和蜂窝多点定位精度有限,难以实现室内物品精准部署,6G则足以实 现对物联网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同时,6G将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融合,智能传感、智能定位,智 能资源分配、智能接口切换等都将成为现实,智能程度大幅度跃升。2018年,美国政府下属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国已启动6G研发,决定开放“太赫兹波”频率段,用于6G服务。“太赫兹波”频率段在95千兆赫(GHz)到3太赫兹(THz)范围内,将开放提供6G实验

12、使用。使用“太赫兹频率段意味着6G无线波能承载更多的数据量,也就意味着 6G网络将有更快的网速。目前,5G网络的理论下裁带宽为l0Gbps,是4G网络的一百倍。以此类 推,6G的下载带宽为1Tbps,是5G的一百倍,4G的一万倍。此外,6G网络使用太赫兹频率,其网络 延迟还能控制在微秒级别。(摘编自胡定坤全球首份6G白皮书出炉!,科技日报)材料三6G的高性能很诱人,但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也不少。第一个挑战就是攻克尚不成熟的太赫兹通信技术,实现理想中的通信速率;而随着波段频率增加,天线体积将越来越小,频率达到250GHz时,4平方厘米面积上足以安装1 000个天线,这对集成电子、新材料等技术是巨大的

13、挑战。白皮书认为,到2030年,数字世界将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人们的生活将愈发依赖可靠的网络运行,这对通信网络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G网络应具备缓解和抵御网络攻击并追查攻击源头的 能力。6G时代的到来必将带来万物互联,产生海量数据信息。一方面,这些数据关乎个人和企业隐私,实现可靠的数据保护是6G推广应用的前提;另一方面,实时处理这些数据需要成熟的边缘计算技术, 而边缘计算还面临数据访问受限、设备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不足等问题。奥卢大学“6G旗舰计划”负责人马蒂拉特瓦霍(Matti Latva-aho)在白皮书发布声明中表示,6G的根本是数据,无线网络采集、处理、传输和消耗数据的方式推动着6G

14、的发展。也就是说,6G的研究就是要按照6G的标准解决数据从采集到消耗中的技术难题。(摘编自芬兰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白皮书,有删改)4. 下列不属于“6G”的特征的一项是(3分)()A.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每立方米超过一百个。B.定位精准,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C.“太赫兹波”频率段控制在95千兆赫到3太赫兹范围内。D.使用“太赫兹”频率,其网络延迟能控制在微秒级别。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在继美国之后,正式启动6G技术的研发工作,说明6G的高性能很是诱人。B.与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相类似,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比5

15、G要先进。C.从覆盖范围看,6G无线网络已经实现地面、卫星和机载网络的无缝连接。D.6G网络有更快的网速,从理论上说,6G的下载带宽为1Tbps,是5G的一百倍。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研发6G技术的主攻方向。(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朱卫国霓虹初上之时,闹腾的城市开始缓过劲来,空气中也有了闲适的气息。老仁的“私人定制假发店 也才清静下来,他的额头被明亮的灯光烙上了温暖的黄,他习惯性地抬起头,望着对面肿瘤医院的大 楼,沉默良久,目光中也泛起了温润的光芒有客人进来,是一对挽着手的年轻夫妻,衣着不太讲究,妻子的面容很精致,虽显出病态的苍白, 但依然那么美丽。老仁热情地招呼着。妻子的情绪很低落,丈夫强作欢颜,仍掩不住内心的悲戚。老仁知道这是对面医院的化疗患者。妻子显然是被那些漂亮的假发样品打动了,脸上浮现出病容里难得的笑意。老仁细心地一一介绍,旁边的丈夫也替妻子出主意。都好漂亮呀。女人爱美的天性让她像个孩子。其实定制才是最舒服最漂亮的。老仁像一位父亲那样慈祥,语气很真诚。然后请夫妻俩进了里间的休息室,室内温暖如春,音乐低缓悠扬。主顾三人很快熟悉起来。交谈遇到了障碍,算不上是意外。妻子不肯摘下帽子,她很难有勇气向这个世界袒雾自己不堪的 病容,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