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绥芬河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6369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绥芬河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绥芬河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绥芬河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绥芬河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绥芬河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绥芬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考试高一历史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氏春秋当务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子日微子启,其次日仲衍,其次日受德,受德乃纣 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 启以为太子。大史据法而争之日: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材料最能 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出现2据春秋记载,西

2、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 “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3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 而制六合。”文中的“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4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 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

3、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5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B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D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6“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 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 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 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4、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A. B C D7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 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 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 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白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DT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8“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 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 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

5、称颂的“设计”应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9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 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 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 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哪一项最能体现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 A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员成为共和国总统 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C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10.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

6、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 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11.“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种情形 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中日甲午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国民大革命时期12.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利益 B维护鸦片贸易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英斗争 D教训清政府13.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天京变乱 B永安建制

7、、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D定都天京、天京变乱14.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 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5.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 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 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清政府完全成为

8、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T具 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16.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 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 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7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A.东京 B广州 C上海 D檀香山18.武昌起义以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实行总统制;1 912年3月8 日,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

9、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根据 宪政原则,参议院的行为 A.变更了政体使社会动荡 B分散了权力导致效率低下 C防止了专制维护了共和 D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1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 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20. 1919年5月3日,日本国民新闻有这样一则报道:“山东问题经过各国代表与日本代表的 商议,按照日本的主张解决,英美最终向日本的公义投降。”这一解决方案 A化解了中日两国的

10、矛盾 B引发了中日两国的对抗 C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D消除了帝国主义的冲突21. 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 段。”下列关于“新阶段”的表述正确 A无产阶级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B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C中国T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彻底否定旧民主主义革命22. 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 “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23

11、假如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你应该选择 1825年经济危机的状况马克思在柏林大学的求学经历 圣西门的论著 巴黎 公社起义的经验教训 A B C D24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 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直接选举制 B义务教育制 C社会主义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25列宁在1 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T党(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说:“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 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现在和平发展 和政权无痛苦的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

12、阶级手 中”。文中“第一次革命高潮”是指 A. 1905年革命 B二月革命 C1908年革命 D十月革命26.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 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号召俄国人民推出世界大战 B发动七月革命 C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建立苏维埃政府27.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 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

13、规律28.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 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 A.北伐战争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29.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 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 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30.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战役胜利 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 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挺进大别山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0分,共计40分)3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