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华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 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6350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西华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西华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西华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西华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 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1-5 BADBC 6-10 ADBBB 11-15 BDBDB 16-20 ABADD 21-24 ABCD25(1)特点:制茶工艺取得新突破;宫廷起到推动作用;在社会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饮茶礼俗兴盛。(任答4点4分)(2)原因:具有药用价值;王室的推动; 饮茶成为身份的象征;新航路的开辟和航海技术的提髙,推动了茶叶大量流入欧洲;欧洲民众的需求等(任答4点4分)(3)影响: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丰富了欧洲各国的文化内涵;逐渐改变了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近代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等(4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6.(1)涵义:政治抨击

2、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君主立宪制;救亡图存。经济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思想文化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传播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6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思想: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等(任答2点3分)(3)相似: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1分)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护其利益的需要;封建思想(传统文化)的束缚。(3分)27(12分)示例一: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明末清初,中国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书立说,批判儒家思想,否定君主专制,提出了法治、民权、工商皆本

3、等思想,使儒家思想更加务实和靠近民生。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得到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以薄伽丘、伊拉斯谟、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基督教神学,揭露教会腐败,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歌颂人性。由此可以看出,在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的产生。示例二: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但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统治、文化上实行专制,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使得中国的科技仍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同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发展,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科技成果。28.(1)措施: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3分) 影响: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北方的发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等(3分)(2)制造舆论;利用君主权威;凝聚人心。(3分)(3)评价:改革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政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等(3分) 认识: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要符合实际。(3分)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