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刍议.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5690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刍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刍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刍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刍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刍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刍议【摘 要】随着电视受众的日益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正面临发展瓶颈,其节目同质化、内容庸俗化、形式模式化等弱点日渐突出。如何实现创新和突围?本文着重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正确理解其概念和定位,以及坚持关爱民生理念等方面入手,阐析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的必要性,提出具体举措,以期提高此类新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民生新闻 同质化 品位近年来,各地电视台相继推出一批关注、反映百姓生活的新闻节目,即电视民生新闻,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并占据了电视新闻重要的一席之地。电视民生新闻“遍地开花”之后,当前正面临一定的发展瓶颈,亟待创新、突围,提升品位,进而最大限度

2、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一、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开辟电视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栏目。随后,各地电视台相继办起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此类新闻节目在履行媒体新时期社会责任,尤其在通达民意、引导热点、舆论监督等方面,受到了广泛欢迎。然而,目前一些电视民生新闻在竞争中变味,新闻娱乐化、媚俗化、低俗化现象日渐凸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节目同质化严重,品位不高稍微留意,人们就会发现,反映市民遇到的停电停水事故、出行不便等问题,在电视民生新闻中随处可见,而且经常出现题材重复、形式雷同的现象。这既使市民产生视觉疲劳,也削弱民生新闻发展的动力源,无法在群众

3、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2、内容庸俗化,缺乏深度从目前一些电视民生新闻中可以看到,报道内容往往浅尝辄止,缺乏对新闻主题的深度挖掘。甚至为吸收观众眼球,热衷于跟踪报道扫黄打非、凶杀等题材。这些新闻报道内容过度琐碎,出现媚俗化、低俗化、娱乐化,既没有为观众提供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新闻信息服务,更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缺乏应有的深度和思想性,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3、形式模式化,流俗单调电视民生新闻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决定了其“软”的表达方式。因思维定势影响,电视民生新闻采编日益模式化,导致画面刻板、单一,缺乏新意和人文关怀本色,使宣传效果大打折扣。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要办好电视民生

4、新闻,提升新闻品位,须正确理解民生新闻的概念和定位。在不少人的概念中,电视民生新闻就是与水、电、气、垃圾等相关的生活新闻。其实,从广义上说,电视民生新闻所涵盖的范围包括民生、民情、民心、民意、民风等等,不仅仅是“小民生”,更是“大民生”。有人认为,电视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而是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有机结合所构成的一种新型新闻传播方式。作为一种兼具传统、时政和社会新闻多重特点的电视民生新闻,首先应在观念上予以重新认识。民生的“民”指的是

5、人民群众,而不仅仅指社会的部分弱势群体。民生新闻的内容既应关注具体个人的生存状况和际遇,还应关注群体普遍的生存状况。同时,在做好“大民生”的前提下,涉及民生的释疑和服务,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大民生”与“小民生”并举,坚持服务性与引导性并重,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报道实现内涵与形式的双重提升。三、电视民生新闻亟待提升品位1、坚持以民为本,树立关爱民生理念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既是建设和谐社会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是明确价值取向。电视民生新闻在强化平民意识、服务受众的同时,必须坚持“平民视觉、关注民生、关乎民情、倾听民意”的价值取向,为百姓着想、排忧解难,

6、履行新闻的社会责任。二是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的职责所在,也是受众的期待需求。要坚持树立立足本土、人文关怀的理念,全方位、深层次地报道群众关心的“国计民生”,多角度体现人文关怀,才能创新和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为受众接受。2、重视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目前,电视民生新闻从业队伍的知识层面、社会认知等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这使得他们经营的民生新闻品位很难“高”起来。因此,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从业队伍迫在眉睫。(1)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电视民生新闻的立场就是要站在民众的角度,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坚持“政治家”办台,以正面报道为主,做到帮忙不添乱。要防

7、止电视民生新闻低俗化,让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民生新闻唱主角。(2)提高采编人员素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因此新闻从业者必须要做一个优秀的“把关人”,明白自己的权利和职责所在,要不断学习业务,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让采编人员心里时刻装着百姓,把镜头对准老百姓,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做到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又提升民生新闻的编播水平、思想性和艺术性。3、勇于探索创新,提高节目传播效果关注民生是新时期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大胆探索创新,加强选题策划等,才能提高节目的社会效益,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

8、形成新闻报道特色,闯出品牌发展之路。(1)注重选题策划,打造栏目品牌电视民生新闻是关注百姓生计的新闻,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报纸、网络、电台等多种媒体的强大冲击,要提高节目质量和收视率,选题策划过程中除了从传统途径寻找选题外,还要借助网络等新兴媒体,取人之所长,补已所短。要时刻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信息,贴近百姓的需要,切入时代主题,迎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强策划意识。既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也不能一味地重复自己,即使是同类的、相关的选题,也要力求做到有特点、有新意。在此基础上,要善于从小事出发,以小见大,进行专题、系列策划,以提升新闻的深度和内涵,为观众提供新闻精品,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9、。栏目定位,关系栏目的特色和生存。只有错位竞争,才能树立起特色品牌。据了解,一些民生栏目之所以能一如既往地被关注、喜爱,就是因为选题策划实现了“大民生”和“小民生”的有机融合,既满足了受众不同的收视需求,又扩大了栏目品牌的知名度和公信力。热线777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大型直播民生经济新闻栏目,下设四个子栏目。栏目以“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宗旨,倡导“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团结互助精神,不仅关注百姓生活中琐事,更延伸了“大帮忙”的理念,通过舆论监督和记者跑腿,解决辐射面广、影响程度深的问题。节目开播八年来,“热线777,热心帮你忙”的节目开篇语及帮忙理念已深入民

10、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注重表现形式,满足受众需求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应与时俱进,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新闻事实阐述清楚,还应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一是改变传播形态,提升节目的竞争力。在采访、编排和制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事件性、故事性、交流性、互动性,才能使节目既吸引观众,又不致出现导向性错误。要把“硬新闻”软化,就是采取平民视角,对重大事件、时事政策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用平民化的语言,从百姓的角度,用百姓的眼光,来解读,来报道。同时,要按照观众的爱好和选择安排播放内容和时间长度,用老百姓的日常语言来展现,贴近老百姓,为他们所接受,从而提高节目质量。如用“讲叙式”解说新闻

11、,并结合通俗化、幽默化的元素,努力把民生新闻做得轻松一点、活泼一点,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亲和力。在讲述新闻事件时,可按照故事化的方式进行剪辑,在关注事件结果的同时更重视过程与情节展现,挖掘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还要运用各种合理手段,发掘新的视角和新的细节进行报道,提升节目的竞争力。如可采取直播方式,将演播厅与新闻现场结合起来,随时插入最新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报道。多运用同期声和现场声,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声画同步的现场性特长。湖南经济电视台都市一时间栏目特意引进了SNG多讯道卫星直播车,每天出动在都市街头进行采访,一旦有重大突发事件便直扑现场,打破频道编排,采用特别报道的形式随时进行直播。而在都市一时

12、间的固定播出时段,记者则利用SNG直播车滚动发回连线,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深受群众欣赏。二是构建互动机制,增强节目的服务性。民众参与是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双重体现,通过构建互动机制,可以让新闻由原来的你说我听变成双方互动的交流,可采用场内场外的互动、主持人与观众的直接互动,以及栏目与职能部门、社会单位和公用行业的互动方式,改变传统的传受关系,建构起一种新型的沟通关系。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栏目演播厅特别设立了一个观众区,请部分观众集体走进直播现场,直接参与新闻制作,和新闻栏目的制作者“一起直播”,增加了节目的透明度、真实感,提高了节目的服务性。莆田广播电视中心今日视线与莆田市纪委、市纠风办建立了互动机

13、制。其中子栏目政风行风热线在市纪委、市纠风办的支持下,邀请了市20多个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性行业的主要负责人,走进演播厅直播。在直播过程中,相关人员直接受理百姓的咨询、投诉,接受市民的检阅、评议。此举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沟通和理解”的平台,在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栏目设置的宗旨。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不少不足,但仍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只要立足实际,以理性的态度审视当前的状况和以后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采访、编辑和播出方式,精心经营,就能形成独特的风格,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真正有益于广大受众。参考文献张志红,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新闻知识,2006(8)周雪芬,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创新之我见,今传媒,2012(3)凌引迪、刘国强,倡民生新闻 做精品节目,新闻战线,2006(5)陈力、张晟,民生新闻互动模式,视听天地,2006(9)(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广电中心城厢记者站)责编:姚少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