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成语互译.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5330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成语互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成语互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成语互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成语互译.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成语互译【摘要】按照传统的语言观解读并翻译成语,会让译文读者感到晦涩难懂。译者可运用隐喻思维理解原语,并将自身的思维结果传递给译文读者,引导读者从文化、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理解成语,进而尽可能准确理解英汉成语的深层含义。【关键词】隐喻视角 英汉成语 互译1980年,Lakoff 和Johnson在其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 中提出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由此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语言观及隐喻观。隐喻理论并不主张提倡孤立地理解语言,而是将语言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思维既适用于对一种语言系统的宏观认识,也适用于语言成

2、分的微观研究。英汉成语互译时中可运用隐喻思维,从文化、修辞及情感三方面影响因素加以具体分析。一、英汉成语互译的影响因素1.文化背景知?R。一个成语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如果脱离这一文化,人们就很难甚至无法理解其意义。比如:(1)这个美女朝秦暮楚,在爱情上拿不定主意。中国读者一看到“朝秦暮楚”就知道其含义,可即刻理解作者所提及“女人”的特点。因为言语双方都承载共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即战国时期除秦楚两国之外的其他小国为了不开罪这两大国,在秦楚两大国经常开战时, 哪个国家打仗占上风就跟着哪个国家打这一行为。脱离这个文化背景的英语本族语者理解“朝秦暮楚”却很困难,因为他们不太了解中国战国

3、时期的历史,更不懂秦楚所指,不知将两国并列时所意为何。因此,翻译例(1)时,会有这样的译文:The beauty is fickle, in a state of drift should love which personal.译文直接取“朝秦暮楚”的隐喻意义善变的,使英语本族语者一看就能理解其含义。反之,在下例中:(2) It takes two to tango!如果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汉语译者可能会译为:探戈舞是要两个人一起跳的!然而这一习语暗指西方国家社交场合的交谊舞文化中探戈的特点。也就是探戈必须一对舞者步调一致,配合默契,才能展示出其高贵优雅的特点。因此,这一习语的隐喻意义可对应于

4、汉语译文“孤掌难鸣”。2.英汉成语中的修辞。有时,成语的构成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手法。比如汉语中有成语“挥汗如雨”。其运用的即是类比推理及夸张的表现手法。其义为一个人的汗多,人们把它和雨水联起起来,该词应用夸张的方法。英文中也有类似情形。比如:(3) I will paint even when I have one foot in my grave.如果按照“have one foot in my grave”的字面意思,可译为“一只脚在坟墓里”。这样读者可能根本无法理解例(3)的含义。如果将其放到语境下,就能理解这句话的夸张手法。“一只脚在坟墓里”可以形象地表现老者因年龄较大,身体、心理等各方

5、面机能都有所衰退的特点。此时,英汉语共享有关年老者的文化及丧葬形式,并理解其所用的修辞手法。汉语里有两个成语可与之对应,即“风烛残年”,或“行将就木”。因此,例(3)可译为:即便我已是风烛残年,我依然要坚持作画。3.英汉成语所蕴含的情感。有时英语成语表达的是一种情感,译者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理解词句含义。比如:(4) Luckily I did not buy it. Its not my pigeon.该句中“Its not my pigeon”可直译为“它不是我的鸽子”。如果放到(4)的语境中,读者可理解为“反正我没买过它家的,倒就倒了吧。”其中所含的读者之情感此时应接什么情感合适呢?这句话

6、的意思应为“与我无关”,结合中国成语可理解为“置身事外”。即我不会对这件事产生感情,也不必负责。二、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成语互译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隐身于原作者后,深刻理解原作者在写作时所及文化、修辞及相关情感三方面因素,并将这三种因素内化为自身的隐喻思维框架,传达于译文读者。译者应深刻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 解读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并结合文化语义找出与之最接近的译文成语。如果成语含有修辞用法,可以将其放在原文语境中,并以修辞为连接点,找到与其所述语境最相近的译文成语。成语也可传递一种情感,在从表层无法理解词句含义时,可以尽量深入体会原语文本语境传达的情感,从情感的角度揣摩成语要表达的含义,

7、进而以情感为连接,找到原语成语表达的语义,并选择相对适当的译文成语。三、结语在英汉成语互译过程中, 隐喻思维不仅可引导译者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认知成语后传达的内容,理解语词含义。还可指导译者将这一思维传递给读者,引导读者从文化、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理解成语,进而尽可能准确理解英汉成语的深层含义。参考文献: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3孙秋花.二次相似性:隐喻翻译的灵魂J.外语学刊,20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