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905329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第一篇:谈谈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谈谈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摘 要: 动物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生产最严重的疾病,认识动物传染病,积极做好防疫工作,对发展养殖业生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谈谈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 防疫 措施 动物疫病历来是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第一大敌,它能引起大批动物发病死亡和动物产品的损失,影响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和对外贸易,造成环境污染。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实效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就是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扑灭和消灭动物疫病,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 1 贯彻“预

2、防为主”的方针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 在防疫工作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养、防、检、治”等诸环节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对于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生与流行。预防工作做好了,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动物疫病在防疫方面有其共同的规律,只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动物的免疫力3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控,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控制、扑灭动物疫病,要因时因地制宜。兽医防治人员须根据每种传染病在不同时间、地区的具体流行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动物传染病是在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以后,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发生的。传染病的流行有3个环节: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这3个环节联结在一起,才能引起

3、传染病的流行。预防和控制、扑灭动物传染病,应针对些环节和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及时报告疫情与动物检疫 预防、控制、扑灭动物传染病,首先要了解疫情。只有掌握疫情,才能为制订有效的防疫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了解疫情、掌握疫情,是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首要条件,是控制、扑灭动物疫病工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掌握疫情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是“快、准、全”等三个方面。发现疫情尽早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及时做出正确诊断,迅速采取控制和扑灭措施;动物检疫是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及时发现疫病,防止动物疫病扩散蔓延,以及防止疫病传人、传出的重要措施。养殖人员应对养殖场所、圈舍及设备有充分的了解,对动物群体健康状况要心

4、中有数,每天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和正确处理,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各种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通过检疫可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对畜禽要勤观察,并按当地疫情定期检查,可采取临床检查和必要的血清学反应和变态反应方法等。把检出的患病动物和健康动物分开饲养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继续扩大,将疫情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就地扑灭。同时也便于对有病动物的治疗和对健康动物实施紧急免疫接种等防疫措施。新引进动物应坚持从非疫区购买,并经过免疫接种,免疫接种证明在有效期内,有检疫证明的动物方可引进。把新引进的动物放入隔离舍内进行观察,各种传染病的最长潜

5、伏期的期限,一般为1个月。观察期满,确认健康时,才能与原有的动物合群饲养。 3 预防接种和药物预防 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饲养数量大、相对密度高,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传染病的威胁与侵袭。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就要有计划地对健康动物群进行免疫接种,目前疫苗种类多、免疫方法各不相同,被接种的动物经一定时间的免疫力。根据免疫接种进行的时机不同,可以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类。 3.1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预防接种通常使用免疫原如疫苗、菌苗、类毒素等。免疫原接种后出现免疫力较慢,一般在接种后13周才产生,但维持时间较长,可达半年至数年。般

6、而言,活疫(菌)苗接种后免疫力产生快,持续时间长;灭活疫(菌)苗接种后,免疫力产生慢,持续时间短。 3.2 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在疫区用疫苗作紧急接种前,必须对动物逐头逐只地详细观察和检查,只能对没有临床症状的动物进行紧急接种,对患病动物及处于潜伏期的动物,应立即隔离治疗或扑杀。如果患病动物和潜伏期的动物按种疫苗后,不仅不能得到保护,反而促进其发病,造成损失。 防治动物疫病除正确和合理应用疫(菌)苗预防外,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同时,有许多药物对动物有调节代谢、促进生长、改善消化吸收、

7、提高饲科利用率等作用成为科学养畜、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用于养殖业中。动物传染病防治计划 4 及时消毒,搞好卫生工作 消毒的主要作用是切断传播途径。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由于动物饲养圈舍的利用率高等因素,其周围环境长期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严重污染,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对家畜、家禽的生产形成很大的威胁。因此,采用强化防疫消毒措施,及时杀灭各种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疫病流行,是保障动物安全、健康的必要手段,也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措施。尤其对于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是通过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传播的,因此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料、饮水等的消毒,在预防这类传染病上具有重要作用。 消毒过程中要注意搞清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消毒方法和使用浓度,不注明有效成分的消毒剂不要使用。消毒前应彻底清除有机污物、杀虫灭鼠,保证消毒效果。药液配制一定要达到规定的浓度,否则达不到消毒目的。消毒时使用的药液量必须充足,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消毒效果。药液在地面、墙壁等所有被消毒的物体上;必须维持一定的时间。消毒时室温及药液的温度应在20以上,温度高时消毒效果好。此外,要定期定时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以保证消毒效果。第二篇:动物传染病综合防制的原则和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