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考试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5322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考试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考试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考试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考试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考试 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Cu:64 Ag:108 一、单选题(共60分,1-15每题2分,16-25每题3分)1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与解释一致的是( )编号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纯碱可以直接与油污反应B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光照条件下,Cl2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C漂白粉因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久而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D输油管道,为防止其表面被腐蚀与外电源负极相连电解池的原理,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2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2、集中处理废电池的首要目的是()A.回收石墨电极 B.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C.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D.任何情况下,温度都不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4下列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电解食盐水制备Cl2:2Cl-+2H2O=2OH-+H2+Cl2B.氯化铵的水解NH4+ H2ONH3H2O+H+C.醋酸的电离 CH3COOHCH3COO-+H+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2

3、H2O+O2+4e-=4OH-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AHBr、HCl、BaSO4 BNH4Cl、CH3COOH、Na2S 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6将H+、Cl、Al3、K、S2、OH、NO3、NH4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B CD7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Mg(OH)2(s) Mg2+ (aq) + 2OH(aq),若使固体Mg(OH)2的量减少,而c(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MgCl2 B加H2O C加NaOH D加HCl8下列事实,其

4、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向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pH增大B.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2建立2NO2(g)N2O4(g)平衡后增大压强,颜色比原来深C.在船舶的外壳上装上若干锌块,可以避免船体遭受腐蚀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慢慢滴入BaCl2溶液,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0molL-1Na2CO3溶液22.10mLC.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其pH10铜锌原电

5、池(如上图)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正极反应为:Cu2+2e-Cu11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A.氯化铝 B.硫酸镁 C. 碳酸氢钠 D.高锰酸钾12工业品MnCl2溶液中含有Cu2+、Pb2+等离子,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Cu2+、Pb2+等离子形成沉淀,以制取纯净MnCl2.由此可推知MnS(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小于CuS、PbSC.溶解度大于CuS、PbS D.溶解度与CuS、PbS相同13. 25四种水

6、溶液HCl,FeCl3,KOH,Na2CO3其 PH值依次为4、4、10、10,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14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42) =0.7 molL-1,则c(K+)为( )A0.1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15在下列情况下, 离子组间一定能在溶液中同时大量共存的是:A由水电离出的c(H+)= 10-14 mol/L 的溶液中: Na+、HCO3-、Cl-、SO42-BPH试纸呈现红色的溶液: Fe2+、K+、NO3-

7、、Na+CCO32-可以大量共存的溶液: Ag+、K+、NO3-、Al3+ DPH = 2 的溶液中: SO42-、K+、NO3-、Al3+16对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7在常温下, 下列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 PH 值一定小于 7 的是( )A.PH=3的硝酸和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溶液C.PH=3的硫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18100 mL 0.6 mol/L HCl溶液与等体积0.4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 )ApH2 BpH0

8、.2 Cc(H)0.2 mol/L Dc(OH)1013 mol/L19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 A42135 B21534 C54231 D3524120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mL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H+浓度约为( )A410-3molL-1B210-3molL-1 C110-3molL-1 D110-7molL-121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池(惰性电极)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

9、比为( )A.1:2:3 B. 6:3:2 C.6:3:1 D. 3:2:122右下图是一燃料电池的化学原理示意图,该燃料电池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电极A为电池负极 B电极B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 C工作一段时间溶液pH保持不变 D燃料电池工作时不会出现火焰23下列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24室温下,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的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 0.01mol/L B. 0.017mol/L C. 0.05mol/L D. 0.50mol/L25下列选项中,

10、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向硝酸钾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pH=4的混合溶液:c(K+)=c(NO3-)+c(Cl-)B.1.0mol/LK2CO3溶液:c(K+)=2c(HCO3-)+ 2c(CO32-)+2c(H2CO3)C.浓度为0.1mol/L的小苏打溶液:c(Na+)+c(H+)=c(CO32-)+c(OH-)+c(HCO3-)D.氯化铵溶液中:c(Cl-)c(NH4+)c(OH-)c(H+)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题目,共40分)26(14分)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已知:2CO(g)+O2(g)=2CO2(g )

11、 H1=-566kJmoL12H2(g)+O2(g)=2H2O(g) H2=-483.6KJmoL1 H2O(g)=H2O(l) H3=-44.0KJmoL1(1)氢气的标准燃烧热H=_kJ.moL1(2)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3)往1L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1.00molCO和1.00molH2O(g),在t时反应并达到平衡,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则t时CO的转化率为_;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此时平衡常数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平衡将向_(填“正”或“逆”)方向移动(4)为了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A.增大的CO浓度

12、B. 增大的H2O(g)浓度C. 使用催化剂D. 降低温度(5)H2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可作燃料电池;若该氢氧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7(14分)如图装置所示,C、D、E、F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请回答:(1)A极是电源的 _ (2)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_.(3)现用丙装置给镀件铜镀银,则H应该是_(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_ _溶液。当乙中溶液PH是13时(此时乙溶液的体积为500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_ _克,甲中溶液的

13、PH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若将C电极换为铁,其他装置都不变,则甲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28.(12分)用0.20mol/LNaOH溶液测定某浓度的HCl溶液,其实验步骤如下:(1)配制稀HCl溶液: 取10.00mL待测HCl溶液,配制成1.00L稀HCl溶液。在配制过程中,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用序号填空)_ _(3分)。烧瓶 锥形瓶 容量瓶 烧杯 酸式滴定管 漏斗 玻璃棒 胶头滴管 量筒(2)滴定: 用酸式滴定管取稀释后盐酸溶液20.00mL注入_中(1分),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摇匀后,用0.20mol/L NaOH进行滴定,直至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恰好使溶液_ 即可停止滴定。(2分)(3)计算: 根据图所示0.20mol/L NaOH溶液的用量,计算稀释后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 _ mol/L。(2分)(4)碱式滴定管在注入0.20mol/L NaOH 溶液之前,用水洗净之后,立即装入0.20mol/L的NaOH溶液,其结果将会使测得的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偏高、偏低、无影响)(2分)(5)滴定前,盛稀释后HCl溶液的容器用水洗净后,用HCl润洗,再准确量取20.00mL稀释后的HCl溶液,并滴入数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