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模拟卷7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5003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模拟卷7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模拟卷7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模拟卷7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模拟卷7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模拟卷7 1.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模拟卷7 (分值:100分,建议用时: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 32I 127Na 23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B“山东疫苗案”涉及的疫苗因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C2018年11月福建东港石化“碳九”泄露事件引发社会关注。“碳九”通常是指一系列含9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D有人称“一带一路”是“

2、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2(2019江西名校模拟)短周期W、X、Y、Z、Q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W和Z位于同一主族。已知W的氢化物可与Q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且Y、Q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Z单质反应产生常见的还原性气体单质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Z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化合,生成的产物可用作防火剂BY、Q形成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C电解X、Q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常被用于实验室制备E单质DW、X、Q三种元素都能形成多种氧化物C短周期W、X、Y、Z、Q

3、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W的氢化物可与Q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则W是C元素,Q是Cl元素;W和Z位于同一主族,则Z是Si元素;Y、Q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Y的原子序数比Si小。则Y只能是Al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Z单质反应产生常见的还原性气体单质E,则X是Na,2NaOHH2OSi=Na2SiO32H2,E是H2,据此解答。3(2019安阳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0.5 molL1葡萄糖溶液中OH键数目为2.5NAB5.6 g铁与硝酸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可能为0.25NAC0.1 mol苯与足量氢气反应后,破坏碳碳

4、双键的数目为0.3NAD10 g KHCO3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CO数目为0.1NAB1个葡萄糖分子中有5个OH键,但水分中也含有OH键,A错误;5.6 g铁与硝酸完全反应时产物可能完全为Fe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2 mol;若产物完全为Fe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3 mol,故实际转移的数目可能为0.25NA,B正确;苯分中不存在碳碳双键,C错误; KHCO3固体中含有K和HCO,没有CO,D错误。4四个课外活动小组为完成实验目的,均设计了两套实验装置(部分图中的夹持装置略去),其中一个活动小组设计的两套装置中,有一套装置存在原理错误,该活动小组是()A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B向

5、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C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D氯化氢气体的喷泉实验CCaO与浓氨水作用可产生NH3,属于固体液体气体,前一套装置可以,NH4Cl受热分解成NH3和HCl,NH3和HCl在试管口会重新化合成NH4Cl,NH4Cl直接受热分解不能制得NH3,后一套装置原理错误不能制得NH3,C符合题意。5(2019宝鸡一模)化合物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c、d互为同分异构体B除a外均可发生加成反应Cc、d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D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最多的是dCa、b、c、d分子式相同,都为C8H8,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a不含碳碳双键,b、c、d都含碳碳双键,则除a外均可发

6、生加成反应,B正确;d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则d中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C错误;a、c有1种H,b含有2种H,d含有3种H,则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最多的是d,D正确。6(2019四川名校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的质子数是W与Z的质子数之和的一半。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Y的气体单质,n为淡黄色粉末,相关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室温下,0.01 molL1 s溶液pH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WXY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YZC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ZYX DY、Z形成的化合物均含离子键D由已知条件可推出n为N

7、a2O2、s为NaOH、r为O2、p为H2O,W、X、Y、Z分别为H、C、O、Na。结合上述分析和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可知原子半径的大小为HOc(B)B水的电离程度:bcaC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bcaD溶液中离子总浓度:abc答案B10海洋动物海鞘中含有种类丰富、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种从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的流程如下:下列关于该流程中各步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选项步骤采用装置主要仪器A过滤装置漏斗B分液装置分液漏斗C蒸发装置坩埚D蒸馏装置蒸馏烧瓶C由流程可知,步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漏斗、烧杯、玻璃棒等仪器;步骤是分离互

8、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操作为分液,需要分液漏斗等仪器;步骤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等仪器;步骤是利用有机化合物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甲苯,需要蒸馏烧瓶等仪器。故C错误。11通过电解法分离NaHSO3与Na2SO3混合物,其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B阳极区c(H)增大,H由a室经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C外电路每转移0.2 mol电子,有0.2 mol Na从b室进入c室Dc室得到Na2SO3的原因是OHHSO=H2OSOC通过电解法分离NaHSO3与Na2SO3混合物,根据装置图分析,电解池阳极发生的反应为物质失去电子,发生氧化

9、反应,考虑到溶液是碱性,则阳极处OH放电产生O2,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为物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考虑到溶液是碱性,则阴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 据此分析判断。1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A、B、C、D、E是由其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F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AB=DF,AC=EF。常温下,0.1 molL1 D溶液的pH为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A、C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1.0 L 0

10、.1 molL1 E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D1 mol A与足量B完全反应共转移1 mol电子D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为C;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为O;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则X和W最外层都是1个电子,则W为Na;A、B、C、D、E是由其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F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F为氧气或臭氧;已知AB=DF,AC=EF,则A为过氧化钠,B、C分别为二氧化碳、水,常温下,0.1 mol D溶液的pH为13,则D为氢氧化钠,X为H,因此B为水,C为二氧化碳,E为碳酸钠。

11、A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WYZX,错误;B项,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二氧化碳中只含有极性键,错误;C项,1.0 L 0.1 molL1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错误;D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1 mol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共转移1 mol电子,正确。13(2019湖南衡阳二联)常温下,将NaOH溶液分别加到HA、HB两种弱酸溶液中,两溶液中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algK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12、()AHA、HB两种酸中,HB的酸性弱于HABb点时,c(B)c(HB)c(Na)c(H)c(OH)C同浓度同体积的NaA和NaB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D向HB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的混合溶液中10(pHpKa)CA项,a点lg 0,pH4,即1时,pH4,Ka(HA)104;b点lg 0,pH5,即Ka(HB)105,HB的酸性弱于HA,故A正确;B项,b点lg 0,1,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OH)c(B),pH5,则c(H)c(OH),所以c(Na)c(Na)c(H)c(OH),故B正确;C项,同浓度同体积的NaA和NaB溶液中,阴离子总数NaA大于NaB,故C错误;D项,10(pHpKa),故D正确。14(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一种电催化合成氨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方式共有3种B两极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C电路中每通过1 mol电子,有1 mol H迁移至a极Db极上发生的主要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